浅谈水利工程质量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09-21 08:57:11

浅谈水利工程质量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1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因素

水利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运用地质、土木建筑、机械、电气等多种学科的技术手段,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需要穿插完成。因此,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因素非常复杂,但概括起来,主要有:

1.1料

指为用于建设项目需求而进场的并消耗掉的各种建筑原材料,包括砂、石、水泥、石灰、钢筋、木材、机电设备、装饰材料、特种材料等。即凡是为建设项目所需而进入施工现场,并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实际消耗掉的原料、材料应该都属于料的范围,这是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内在因素。

1.2具

指为满足建设项目施工基本技术要求而需要借助应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可分为固定资产类、低值易耗类。 如土(石)方施工机械、桩工机械、起重吊装机械、钢筋加工机械,混凝土(灰)拌制和输送机械等均属固定资产类。另外还有胶轮车、模板支撑、架手脚具、度衡量具等你值易耗类。为满足施工需求和各种机具设备是形成建筑和产品质量的生要外部手段之一。

1.3艺

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作业顺序方法、操作流程等。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按照规范规程操作,顺序方法作业得当,工艺水平熟练具有技巧,不但有安全生产、经济上、工效上的成效,而且是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可靠性、稳定性重要性重要条件之一。

1.4环

指外部环境,主要有自然、劳动、保障系统等,其中外界自然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复杂,如气象、水文、地质等。计划工期是否合理可行,劳动力安排、组合搭配得当否,工具设备调度保障与否,原材料供应是否脱节、施工机具设备有无故障等。外部环境与保证工程质量形成密切相关。

1.5 人

指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者和操作者。凡直接或间接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部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程质量。只有保证工作质量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工作质量的关键在于保证参与人员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思想素质、质量意识、责任心和敬业爱岗精神、专业技术水平等。工程施工质量要靠人去创造,只有高素质的人及其高水平的工作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

2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正真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的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2.2 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体,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一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

2.3 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要严把资质审查关;不仅要看投标单位的资质,更要着重其实际业绩。特别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是否到位。杜绝层层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分包商必须要满足相应资质要求。要加大对监理单位监管力度,切实改变少数项目监理不到位的现象。

2.4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证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么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2.5 强化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凡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这样就避免了因准备工作不充分、施工措施不落实、人力物力不到位或因质量安全措施不完善而仓促开工所产生的质量问题。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它能将工程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的高标准施工。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

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工程指挥部复验,经复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负责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另外,质检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督,监理工程师随时巡视工地,主要部位、隐蔽工程、关键施工过程等实行行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对工程质量问题,推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处理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接受经验教训不放过。施工单位及负责人要彻底查明原因,提出积极措施及妥善处理意见,并向项目监理部提出书面报告备案。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后,设计就成为基本建设的关键问题了。在建设的时候能不能加快速度、保证质量、节约投资,在建成后能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设计工作起着决定作用。一个先进的设计,应是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合理地布置场地,组织好生产流程;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光辉,我国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现状研究[J]吉林水利,2009,11

[2] 赵日,浅析水利工程造价控制[J]水利科技,2008,0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占敏,男,1971年11月出生,高级工程师,单位:济宁市洙赵新河管理处

第二作者:耿勇,男,1961年10月出生,高级工程师,单位:济宁市洙赵新河管理处

上一篇:简述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检验与质量监督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