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对策

时间:2022-09-21 08:00:28

浅谈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对策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家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建立健全现代管理制度、规范用人机制、搞好企业文化方面建设和建立家族企业传承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家族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用人机制;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92-02

家族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最具生命力的组织形式,在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其已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加剧,加上自身机制的不足,我国家族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发展困境。家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仍面临一系列发展难题,因此,分析当前家族企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家族企业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迅猛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今,家族企业已在中国的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据2010年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私营企业中85.4%都属于家族企业。同时,2012年的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7月,中国的2422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数量达到1394家,而家族企业在民营公司中所占的比例达到49%。

二、我国家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管理制度缺失

在家族企业创业时期,家族企业主往往是凭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简单信任去经营企业。随着企业的壮大,家族企业主一般还会延用自己在企业创业初期的简单管理制度,很少去进行现代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建立。很多家族企业没有品质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正式制度,而正是这些现代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其一直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粗放型管理,极大地阻碍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许多家族企业基本没有正式的公司治理结构,普遍采用家长式管理模式。家族企业主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和感官认识来做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用人机制不完善

在用人机制方面,家族企业有浓厚的亲缘化、本地化特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家族企业会在企业核心领导岗位和一些关键岗位安插自己的亲人或熟人。而正是这种机制会让以血缘亲情联系起来的管理层对外来职业经理人产生排斥,致使外姓管理人员没有归属感,积极性和能动性也得不到相应的发挥。高级人才的才能得不到施展,势必成为家族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隐患。

(三)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中所有成员所共享并作为精神层面的东西传承给企业新成员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工作理念、分析和解决经营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协调功能。然而,大多家族企业主受小农思想影响,只关注实实在在的短期经济利益,而对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视而不见。

(四)企业生命周期短

据2010年全国私营企业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现在家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仅为2.9年。而日本的家族企业平均寿命为12.5年,大大超过了我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如此短的生命周期无疑对家族企业长远稳定发展产生极大的危害。

(五)家族企业传承难

传承家族企业不仅是传承企业的所有权,更是传承家庭的文化和价值观。尽管如此,在位的家族企业主还是很少认真探索过家族企业传承这个问题,致使传承中出现断层现象。目前家族企业传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许多家族企业主都将避谈有关自己“退休”的话题,在位时不愿意从企业继承人候选人之中进行选拔挑选;被选中的继承人没有意愿或没有能力对企业进行管理;存在多个继承人,企业内部因权力和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内部纠纷;继承人先期未受过相关培训,匆忙上任,没有能力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

三、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对策

(一)建立健全现代管理制度

现代管理制度对于家族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建立并完善企业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去制定公司的生产战略、发展战略以及各项具体政策,能够深层次地改变家族制企业在决策上的随意性。第二,实行职业经理制度,面向社会招聘经营者,逐步实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能够使公司做出的决策更独立、更理智、执行也更坚定。第三,完善家族制企业的监督机制。分散股权,将一部分股权授予非家族成员,这样利于权力的分散和对企业的控制。第四,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完善品质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其可操作性。

(二)规范用人机制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家族企业若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能够吸纳、造就和留住优秀人才的用人机制。一方面家族企业要摈弃“小家”建“大家”,增加对外来人员的感情投入,形成“企业大家”,让外来人员产生归属感;另一方面家族企业必须要在家族成员与外来成员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考核、晋升、薪酬制度,从而激发外来成员充分发挥其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三)搞好企业文化方面建设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虽不能同具体经营活动一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其却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家族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认清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鉴于家族企业的特殊性,在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企业文化。最后,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上升到战略和决策层次,视其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四)建立家族企业传承制度

选择合适的企业继承人和交接班安排对企业保持繁荣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建立家族企业传承制度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综合培训、竞争选拔、测评和完成接续四个环节,才可能使得家族企业的传承和谐有效。家族企业主应尽早将继承人培养问题提上日程,有计划、有步骤的移交管理职责,杜绝家族企业传承出现断层现象。

参考文献

[1] 杨卫燕.民营企业不必急于走出家族制[J].科学咨询导报,2008,(8):132.

[2] 郑锐洪.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8):11-12.

[3] 赵超,张蔚红.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探析[J].经济师,2006,(9):223-224.

[4] 王予尧,马明涛.浅议家族企业治理弊端及改进措施[J].2009,(7):59-60.

[5] 蔡海静.私营企业管理制度变迁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109-110.

[6] 王东升.我国家族企业的管理创新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6):35-38.

上一篇:如何有效实施对集贸市场的计量监管 下一篇:论如何加强高职校园活动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