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加压治疗腹腔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分析

时间:2022-09-21 07:21:28

腹部外加压治疗腹腔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加压治疗腹腔出血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腹腔出血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腹部外加压和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率、腹腔出血量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有效率更高,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腹部外加压; 腹腔出血;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56-01

腹腔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诊疾病,该疾病的死亡率通常较高,患者常会由于出血量过大而需要急救,甚至因此而死亡。本次临床实验对腹部外加压治疗腹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实验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腹腔出血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120例,女性8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8岁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4.3)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66±0.4)d。出血部位包括:胰腺损伤4例,脾破裂15例,肾破裂30例,肝破裂60例,脾破裂9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行监测、吸氧、激发血管活性、止血、输血、补液和扩容等常规的临床治疗,对于符合手术指证的患者实施积极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实验气囊行腹部外加压治疗,并常规留置尿管,同时通过膀胱对腹内压力进行监测。具体措施为:将膀胱排空,将50ml生理盐水经导管注入膀胱,尿管垂直抬高,零点设置为腋中线,患者呼吸末期行尿管液面高度检查,即为腹内压,每3min测量一次。气囊压力每30min接受一次测量,并依据测量结果适当调整,以维持IAP水平。若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可在手术实施前将IAP压力控制在20mmHg;若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将IAP压力控制为15mmHg,待情况稳定后,逐渐降低气囊压力,控制腹部外加压治疗时间在4至6h之间,降低压力时及时行静脉补液治疗,防止血压骤降。

上一篇:糖尿病护理进展 下一篇: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脂症性胰腺炎治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