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诊断学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15

腹部超声诊断学

腹部超声诊断学篇1

[关键词] 超声;腹部外伤;脏器破裂

[中图分类号] R445.1;R65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9-0091-02

腹部外伤是急诊就医最常见的原因,能否快速诊断是否存在脏器破裂、出血,对患者的进一步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提供了快速方便的诊断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我院急诊就医并经手术或CT检查证实为腹部外伤引起脏器破裂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来我院急诊就诊并经超声检查的56例腹部外伤患者,男45例,女11例,年龄7~6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0例,高空坠落19例,意外摔倒2例,打架斗殴5例。均为2~5 h内来我院就诊,均有腹痛症状,合并其他外伤16例,包括四肢骨折、颅损伤、肋骨骨折、骨盆骨折、椎骨骨折。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为迈瑞DC6E、飞利浦IE33,超声探头3.5 MHz。患者平卧或侧卧,对腹部内脏器进行扫查,尽量做到细致、全面,重点部位重点扫查。重点观察:①脏器被膜是否连续,实质回声是否均匀;②有无腹腔积液;③腹腔内是否有大量游离气体。

2 结果

2.1 56例患者均经手术或CT检查确诊

其中肝破裂16例,超声检出14例,均有腹腔出血,与临床诊断符合率87.5%;脾破裂17例,超声均检出,均有腹腔出血,与临床诊断符合率100%;肾破裂4例,超声均检出,均有腹腔出血,与临床诊断符合率100%;空腔脏器破裂2例,超声均检出,均有腹腔出血,与临床诊断符合率100%;腹膜后血肿3例,超声检出2例,未见腹腔出血,与临床诊断符合率66.6%;多脏器复合破裂14例,超声检出10例,均有腹腔出血,与临床诊断符合率71.4%。

2.2 声像图表现

①肝、脾、肾等实质性脏器破裂 真性破裂的患者可见脏器被膜连续性中断,实质内可见局部回声杂乱(封三图1为真性肝破裂声像图,肝被膜连续性中断,实质回声杂乱);中央破裂的患者可见实质内出现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的不均质稍高回声区或稍低回声区,随时间的变化还会出现不规则形透声区;包膜下破裂的患者在被膜下形成月牙状形液性暗区。②腹膜后血肿 腹膜后可见边界尚清晰、形态较规则的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其内透声差,可见密集点状回声或絮状稍高回声,血肿壁较厚,前后径小。③空腔脏器损伤 超声很难确切诊断胃肠道损伤部位,但可通过肝、脾上缘与膈下大量游离气体的探及,间接考虑胃肠道损伤可能性大。④多脏器复合破裂 仔细探查每个脏器,按各脏器破裂特点进行诊断。⑤大部分破裂伤患者出现腹腔内积血,可见肝周、脾周、肾周探及液性暗区或不规则形凝血块(封三图2为脾破裂声像图,脾上缘可见条形无回声为积血)。

3 讨论

腹部外伤的快速诊断对患者来说是关键,而超声检查是对腹外伤最方便、最快捷的检查方法。部分患者就诊及时,脏器破裂早期出血量少,有时很难发现,超声医生应第一时间检查患者下腹、双侧髂窝及盆腔是否有游离液区。因为游离液体容易向腹腔下方流动,最易积聚,但少量积液会在患者平卧后流向中上腹部的肠间隙,很难检到。所以,一定要尽快检查下腹是否有游离液区,以便临床医生作出早期提示。对于已卧床患者,应注意肝肾间隙及脾肾间隙是否存在游离液区,无论量多少,仍高度怀疑内脏破裂出血。本文16例肝破裂患者中有2例超声未检出,是因为肝破裂症状轻,早期实质内变化不明显,肝被膜破裂处裂口较小,凝血块包裹或压迫影响小裂口的显示,超声医生未直接诊断肝破裂,仅于肝脏下缘探及窄条样液区,提示临床医生进一步CT检查诊断肝破裂。所以超声医生对声像图无明显改变的患者应仔细扫查是否存在腹腔积液,根据腹腔积液提示结合其他检查[1],不要漏诊。临床医生还可以通过超声检查估测腹腔内出血量多少,并在超声引导下行腹腔穿刺,对来源不明的腹腔积液进行定性,区分血液、胆汁、胃肠内容物或气体[2]。腹腔实质脏器组织结构脆弱,血供丰富,位置比较固定,受外力作用后比较易受损伤,超声显示有特异性[3]。实质脏器破裂的患者随时间变化的声像图表现会发生变化,早期表现为不均质的稍高回声区,随时间推移出血量增多,后期逐渐出现低回声区、无回声区,要结合外伤发展进行诊断。位于膈肌下方的被膜下肝损伤及脾脏上极的破裂伤容易受到膈肌及胸腔气体干扰而漏诊,要求超声医生对可疑部位多方向、多角度仔细扫查,避免漏诊。胃肠道在腹腔内所占面积较大,且互相紧密相连,并紧贴腹壁,缺乏坚固组织的保护,一旦受到外力作用,容易造成肠道破裂[4]。超声检查对胃肠道等空腔脏器破裂的诊断是难点,超声医生只能通过探查腹腔是否存在大量游离气体间接提示临床医生是否存在胃肠道的损伤,这时应结合X线检查综合分析进行诊断。由于腹腔损伤早期或肠破裂口小,容易出现假阴性,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多点多次诊断性腹腔穿刺提高阳性率,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5,6]。由于创伤程度、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不同,腹膜后血肿很难有固定典型症状,患者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因为腹膜后出血渗入腹膜后间隙,刺激周围神经末梢,出现肠道反应。所以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超声应仔细扫查腹膜后,避免漏诊。但对于较肥胖的患者由于腹壁较厚,腹膜刺激症状明显伴肌紧张的,腹膜后血肿显示不满意,本文中有一例患者因体型肥胖超声无法显示腹膜后,通过其他检查进行诊断。多脏器复合伤时均能检出一个脏器破裂,不要满足于诊断破裂伤既可,要仔细检查其他脏器是否还有损伤,减少漏诊[7,8]。超声医生应边探查边询问病史,根据病史对受伤部位的脏器进行重点扫查。扫查时动作应小心,不要因检查而加重损伤。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及时、重复性好、检查费用低、可动态观察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对腹腔脏器破裂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元芬. 腹腔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2011, 36(12):44-45.

[2] 迟慧红. 闭合性腹部外伤的治疗体会[J]. 中外健康文摘,2011,16 (4):425-426.

[3] 陈冠定,孙银鸿.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B型超声诊断[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6:206.

[4] 何见明. 腹部外伤致肠破裂临床诊治分析[J]. 健康必读杂志,2012,1(1):35-36.

[5] 王胜东,张国平. 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6):194-195.

[6] 付群. 超声检查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18):115-116.

[7] 赖常娟. 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J]. 广西医学,2009,31(4):601-602.

[8] 薛利,吕静. 腹部损伤的超声检查诊断[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2(3):101.

腹部超声诊断学篇2

关键词:妇科急腹症;腹部超声;阴道超声;诊断价值

临床常见的急重症是妇科急腹症,是指腹部、腹膜后组织及脏器等部位发生急性病理改变,具有病因复杂、进展快及预防困难等特点,患者表现为明显腹痛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全身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洪军[1]学者研究证实,腹部及阴道超声诊断本病患者能早期确诊病情,具有操作简便、应用广泛及准确率高等优势,联合诊断能提高后期救治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分析妇科急腹症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时段是2015.10-2018.10,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5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观察组(18例):年龄23-38岁,均值(25.16±8.84)岁;其中初产妇10例,经产妇8例;腹痛时间1-68h,均值(24.83±9.72)h;对照组(32例):年龄24-39岁,均值(25.25±8.71)岁;其中初产妇18例,经产妇14例;腹痛时间1-60h,均值(24.65±9.34)h,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本研究所用仪器是超声诊断仪(东芝阿波罗XP)。对照组:腹部超声诊断,设置探头频率是3.5-5.0MHz,检查前明确患者是否膀胱充盈,待充盈后指导其选择仰卧位并保持呼吸平稳,将探头放置于腹部耻骨联合上部,对盆腔、子宫及附件等部位给予横扫、总扫及扇形全方位扫查,根据临床表现重点扫描疼痛区域,疼痛区域较特殊者更换成侧卧位扫描,利用数字化工作站诊断分析收集的信息[2]。观察组:腹部超声诊断与对照组一致,联合阴道超声诊断,检查前叮嘱患者将膀胱排空,设置探头频率是6.0MHz,选择膀胱截石位,探头采用橡胶安全套包裹后置于阴道内部,检查子宫、宫腔及盆腔组织等部位,根据患者主诉疼痛部位及可疑病灶的多发区域重点扫描,数字化工作站对诊断信息收集,检查后叮嘱患者多饮水保持膀胱充盈[3]。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及后续治疗资料作为金标准,统计子宫内膜异位症、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及宫颈宫腔粘连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ˉ±s),t检验。计数资料(诊断结果)[n/(%)],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例患者经研究显示,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18(35.00%)例,黄体破裂13(25.00%)例,急性盆腔炎8(20.00%)例,异位妊娠6(10.00%)例,宫颈宫腔粘连5(10.00%)例;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腹部超声诊断学篇3

目的 观察并分析采用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影像特征。方法 选取78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展开腹部超声检查,术后取病理组织进行确诊。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分析腹部超声诊断的影像特征。结果 本组78例患者的腹部超声诊断结果为:急性胆囊炎31例,胆结石14例,病毒性肝炎12例,脂肪肝9例,肝硬化7例,肝肿瘤5例。此外,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腹部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的确诊率为90.00%(27/30),胆结石的确诊率为73.33%(11/15),病毒性肝炎的确诊率为83.33%(10/12),脂肪肝的确诊率为88.89%(8/9),肝硬化的确诊率为71.43%(5/7),肝肿瘤的确诊率为80.00%(4/5);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总确诊率为84.62%(66/78),P <0.05。结论 对肝胆疾病进行诊断时通过超声检查方法实施诊断的准确性更高,能够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但建议为了减少误诊和漏诊出现的概率,临床最好结合一些其他的辅助方法进行辅助性诊断,这能够使得疾病的诊断治疗更好。

关键词:

肝胆疾病 腹部超声诊断 影像学特征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Abdominal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of Hepatobiliary Diseases

WU Chunna

Color Ultrasound Room,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Xinbi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Fushun;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the diagnosis of hepatobiliary disease by abdominal ultrasound.Methods Seventy-eight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and gallbladder disease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it was selected from April 2017 to June 2019. Abdomi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all patients before the operation,and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tissue was taken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 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abdominal ultrasound diagnos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bdominal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78 patients in this group was as follows: 31 cases of acute cholecystitis, 14 cases of gallstones, 12 cases of viral hepatitis, 9 cases of fatty liver, 7 cases of cirrhosis, and 5 cases of liver tumor.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the positive rate of abdominal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acute cholecystitis is 90.00%(27/30), the positive rate was 73.33%(11/15) of gallstones, viral hepatitis diagnosis rate was 83.33%(10/12), the positive rate of fatty liver was 88.89%(8/9), liver cirrhosis diagnosis rate was 71.43%(5/7), the positive rate of liver tumors was 80.00%(4/5); the total diagnosis rate of hepatobiliary disease by abdominal ultrasound was 84.62%(66/78), P<0.05. Conclusion When diagnosing liver and gallbladder diseases,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through ultrasound examination is higher, which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However,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it is better to combine some other auxiliary methods for auxiliary diagnosis in clinic, which can mak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better.

Keyword:

Hepatobiliary disease; Abdominal ultrasound diagnosis;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肝胆疾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且严重的一类内科病症,临床认为肝胆病症一般是因病毒性肝炎或胆囊炎等相关病症所构成,主要包括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和原发性肝癌等相关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大部分肝胆性疾病发病前期都无明显的症状,易导致误诊情况出现,对临床的治疗工作不利。近些年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腹部超声诊断被应用在肝胆疾病的诊治当中。超声是一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中可以实现简单操作与无痛操作,提高了整体诊断的准确性。通过腹部超声进行诊断,可清晰的观察患者的病变位置,有助于提高诊治的效率。超声能够利用保留静态腹部图像的方式实现多次检查,实现对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观察,这样就能够动态的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检测,有助于实现基础性治疗。基于此,本文主要选择78例到我院开展手术治疗的肝胆性疾病患者为例,研究超声诊断技术的可靠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肝胆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所有研究对象当中男性患者50例,另外28例患者为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0~75岁,平均(48.16±5.46)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1~38个月,平均(13.52±2.34)个月。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因为上腹部存在疼痛或右上腹部有疼痛症状而入院。在进行手术之前,患者均接受腹超声检查,且在手术治疗以后病情均得到了缓解。为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均得到确诊。所有研究对象均不存在严重的内分泌疾病和心肝肾等功能,器质性病变,排除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或存在手术禁忌者。本文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对研究工作知晓。

1.2 方法

采用超声诊断仪(型号为GE-E8)对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在开展检查以前,引导患者保持空腹状态达到12 h以上,同时还要询问并检查患者的病历等情况,以便了解患者的具体资料。充分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和查体,能联合其他影像学诊断的结果和疾病史等情况,对患者进行检查之前的准确判断。检查之时首先将超声探头频率控制在3.0~3.5 MHz,同时通过凸阵探头实施腹部的弧形扫描,并合理的对仪器的清晰度和灵敏度进行调整,这能使得患者获取的扫描图像,更加的清晰和完整,并具有均匀的特点。协助患者以仰卧体位接受检查,如果患者的情况特殊,也可以协助患者以侧卧位或者半坐卧位等体位进行检查。检查之前首先在患者腹部涂抹均匀的耦合剂,这样能够使得超声探头与患者皮肤进行充分接触,减少二者之间空气的存在,这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反射和折射等情况产生。通过顺序连续平行断面方法、十字交叉法和编织法等进行常规的扫描。获取完整的超声图像并增强立体概念。检查时注意不能遗漏病变,手术以后将病理组织送往病理科进行活检确诊。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和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做对比,并分析腹部超声诊断的影像特征。

2 结果

2.1 肝胆疾病患者腹部超声诊断结果

经腹部超声检查,本组78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急性胆囊炎31例,胆结石14例,病毒性肝炎12例,脂肪肝9例,肝硬化7例,肝肿瘤5例。见表1。

表1 78例患者的腹部超声诊断结果

2.2 肝胆疾病患者腹部超声及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

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腹部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确诊率为90.00%(27/30),胆结石确诊率为73.33%(11/15),病毒性肝炎确诊率为83.33%(10/12),脂肪肝确诊率为88.89%(8/9),肝硬化确诊率为71.43%(5/7),肝肿瘤确诊率为80.00%(4/5)。其中,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总确诊率为84.62%(66/78)。见表2。

表2 78例患者腹部超声及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

2.3 肝胆疾病患者的腹部超声影像特征

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后可以得出,3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超声图像表现出胆囊壁有明显增厚的情况,而且胆囊出现增大。胆囊内壁相对毛躁,图像主要表现为密集的点状回声特点;14例胆结石患者超声图像显示存在胆囊内部强回声,随着体位的改变存在移动,胆囊管之内,有些患者存在强回声,胆囊管后方存在声影。其中有8例患者表现为胆囊明显肿大的情况,4例患者存在胆囊管明显扩张,2例患者的胆囊存在明显的肿大与扩张。胆囊周边均存在大范围的回声降低表现的患者有14例,超声回声表现为墨菲氏征阳性;1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超声图像,显示肝脏内部未出现明显回升,但是有肝静脉中断的表现。超声图像显示门静脉属于高压状态,合并脾肿大;9例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当中,有明显超过脾脏和肾脏皮质的表现,而且存在超声波减弱,肝内结构不清晰且肝脏的轮廓较为模糊。肝硬化(7例)及肝肿瘤患者(5例)的超声影像显示其肝内存在低回声,6例周边肝组织回声明显增强,4例肝内伴有混合型回声包块。

3 讨论

肝胆病症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且严重的一类病变。因为肝胆疾病的发病类型较多,主要包括胆囊息肉、胆管疾病和胆囊结石等多种病变,所以肝胆疾病属于一种高发性的病症。临床对肝胆疾病应遵循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治疗原则,这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3]。在病情早发阶段,患者一般都不具备典型的临床特征,大部分患者主要是因腹部疼痛而前往医院就诊。如果肝胆疾病的患者不能及时的接受诊断,就可能会导致治疗时间延误,这对预后的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这些年临床的肝胆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向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这样使得一些患者面临着严重的痛苦。

在这种形式之下,可以发现肝胆性疾病的治疗工作十分迫切。肝胆性疾病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尽可能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4]。对患者要坚持,尽早发现、及时开展便捷有效的诊断的原则。当前的临床医学发展迅速,这使得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当中变得十分普遍,也发挥了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肝胆性疾病而言,超声诊断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性较高且不可或缺的,具有实用性的诊断方法,特别是能在肝脏实质性病变的诊断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目前临床测定方法可以对肝脏疾病进行诊断,可利用多普勒效应以曲线图的方式对于形成的平移完整的图像,清晰的表现出来,这就能有效实现对病变部位的详细和清晰的观察。临床通过超声诊断技术可以为脉冲反射提供良好的帮助,这也使得超声诊断在临床的应用中变得十分广泛[5]。

临床报道研究表明,对疑似肝脏疾病的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对提高临床诊断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开展疾病的防治和预防工作。针对肝胆畸形、结石、炎症等局部病情的诊断,超声诊断能够发挥可重复性诊断的特点。由于超声诊断的价格比较低廉,所以也更容易获得患者的接受。临床学者认为[6]通过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于其他的检查方法而言,超声诊断可以针对实质性的肝脏疾病进行及时判断,疾病的诊断效率相对较高。而对于一些重症肝炎患者或者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超声内显示主要是肝脏内存在不明显的回声,而且一部分肝组织会出现急剧性的破坏。脂肪肝是临床上一种可逆性的病症,前期症状不明显,后期主要症状为恶心、食欲缺乏和腹胀等。通过超声对患者疾病进行检查,可以为临床的医师治疗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建议。还有研究表明,定期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有效筛查出肝癌的高危人群,这对于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协助提高其整体的生活质量。临床医师还可以根据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来判断肝脏肿瘤患者肿瘤的大小以及和周边的组织关系等,这能为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7]。

本研究通过对78例肝胆疾病患者展开腹部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本组78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急性胆囊炎31例,胆结石14例,病毒性肝炎12例,脂肪肝9例,肝硬化7例,肝肿瘤5例。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腹部超声诊断急性胆囊炎的确诊率为90.00%(27/30),胆结石的确诊率为73.33%(11/15),病毒性肝炎的确诊率为83.33%(10/12),脂肪肝的确诊率为88.89%(8/9),肝硬化的确诊率为71.43%(5/7),肝肿瘤的确诊率为80.00%(4/5)。其中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总确诊率为84.62%(66/78)。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后可以得出,3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超声图像表现出胆囊壁有明显增厚的情况,而且胆囊出现增大。胆囊内壁相对毛躁,图像主要表现为密集的点状回声特点;14例胆结石患者超声图像显示存在胆囊内部强回声,随着体位的改变存在移动,胆囊管之内,有些患者存在强回声,胆囊管后方存在声影。其中胆囊明显肿大者8例,存在胆囊管明显扩张者4例,胆囊存在明显的肿大与扩张者2例。还有14例患者经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周边均存在大范围的回声降低表现,超声回声表现为墨菲氏征阳性;1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超声图像,显示肝脏内部未出现明显回升,但是有肝静脉中断的表现。超声图像显示门静脉属于高压状态,合并脾肿大;9例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当中,有明显超过脾脏和肾脏皮质的表现,而且存在超声波减弱,肝内结构不清晰且肝脏的轮廓较为模糊。肝硬化(7例)及肝肿瘤患者(5例)的超声影像显示其肝内存在低回声,6例周边肝组织回声明显增强,4例肝内伴有混合型回声包块。可见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急性胆囊炎与胆结石患者,这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存在紧密联系。近些年来,人们的日常饮食逐渐朝快餐化方向发展,再加上运动时间少,生活作息不规律,大大增加了急性胆囊炎及胆结石的发病危险[8]。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肝胆疾病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也有所不同,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超声图像显示患者胆囊壁有增厚和胆囊壁肿大的表现,患者的胆囊内壁相对粗糙,并存在密集的点状回声;胆囊结石的患者观察超声图像可以发现胆囊内存在强回声,随着体位的改变,回声有所移动,患者的胆囊管存在内部强回声,而且后方存在声影。胆囊周边有大范围的回声降低之表现,超声的墨菲氏征表现为阳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观察可以看出超声影像显示肝脏内部未出现明显回升,并存在肝静脉中断和门静脉高压,同时合并脾肿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回声明显超过脾脏及肾皮质,超声波明显减弱,肝内结构不清晰且肝脏的轮廓较为模糊;肝硬化及肝肿瘤患者的超声影像显示其肝内存在低回声,周边肝组织回声明显增强,部分肝内还伴有混合型回声包块。

对于肝胆疾病患者而言,超声诊断属于经济且实惠的方法,有着非常高的准确率,比较适合应用于肝胆疾病诊断[9]。超声扫描结果快,观察图像也相对清晰,可确定病变部位、形态与大小,方便进一步诊断病情,降低诊断费用,有助于临床诊断。超声诊断为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有着良好的特异性及灵敏性,相较其他的诊断方式,具有无创、无痛、操作简便、观察直观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尤其对实质性肝胆疾病,可起到理想的诊断效果[10]。在采用腹部超声对病毒性肝炎或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诊断时,可发现其超声影像主要表现为肝内回声不明显,部分肝组织受到严重破坏[11]。而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在发病前期不存在明显症状,到中后期,患者才会出现腹胀、恶心以及食欲不佳等症状,因此临床及时采用超声诊断技术来检查患者肝内的脂肪含量,可尽早发现病情,及时给予患者饮食及生活方面的指导,必要时采取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身体恢复[12]。此外,超声扫描速度较快,有着良好的组织分辨率,能够将肿瘤的边界、大小以及密度等情况清晰显示出来,为肿瘤性质的判断提供可靠参考。因此,通过定期展开腹部超声检查,可有效筛选肝癌高危人群,对延长肝癌患者生命,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3]。同时,医师也应以超声诊断结果为依据,确定肿瘤大小及周边组织关系,进而为患者制订科学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但实践中临床经验是否丰富,专业知识技能是否过硬也是影响诊断结果的因素[14]。

超声检查工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良好诊断方法,在对患者检查时,可以有效的保证人体的机体功能,检查速度较快且费用低廉,有着良好适用性[15]。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检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影像检查医师操作能力及工作经验的影响,在检查前医师如未嘱咐患者禁食水,其消化道内会出现气体,进而影响到超声检查结果,导致检查医师难以对其肝胆实际情况做出准确判断,进而导致误诊或漏诊[16]。另外对于肥胖患者,超声也难以穿透其腹部,导致影像不够清晰,容易致使影像不够清晰,这就会使得肋骨之下和肝脏边缘等部位的一些微小病灶容易被漏诊或误诊。所以为了提高对于肝脏病症的准确诊断效率,为临床的诊断工作提供科学性的参考,作为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肝脏疾病检查的时候,必须要自身能掌握必要的超声影像学知识,并通过不断的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诊断经验和诊断能力[17]。在诊断的过程中,要引导患者在检查之前能够禁食禁饮,对于一些必要性的患者,还要在检查之前开展灌肠,这样才能保证胆囊管得到清晰的显示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如患者过于肥胖,在诊断中可以加用磁共振诊断,这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必要方法[18]。超声诊断是临床对于肝胆病症等进行诊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性技术,同时也是临床对相关病症检查的主要方法。腹部超声对肝脏疾病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接受腹部超声检查时,能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胆囊增大的情况,而且能够了解胆囊壁的增厚和胆囊内壁毛糙的状况,可以观察到患者是否出现图像的密集回声[19]。观察胆结石患者的声像图像,可以发现胆囊内存在能够随着机体移动的强回声,在后方可以发现声影。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超声影像并不明显,存在肝静脉中断的表现。所以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腹部超声的诊断结果对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能为临床医师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这是促进并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20]。

综上所述,对肝胆疾病进行诊断时通过超声检查方法实施诊断的准确性更高,能够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但建议为了减少误诊和漏诊出现的概率,临床最好结合一些其他的辅助方法进行辅助性诊断,这能够使得疾病的诊断治疗更好。

参考文献

[1]郭新忠,李慧颖,马甜甜,等.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肝脏,2015,20(9):693-695.

[2]王翔,王义.肝胆疾病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6):1268-1269.

[3]张俊英.腹部超声诊断肝脏肿块及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8(11):60.

[4]续雪红.高频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中应用价值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117-118.

[5]谢宏伟.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4):91-92.

[6]杨林,常菲菲.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5):127-128.

[7]蒋堃华.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22-24.

[8]高昆.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45):120-121.

[9]王娇.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9):53-54.

[10]张俊英.腹部超声诊断肝脏肿块及相关疾病的临床价值探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13(11):123-124.

[11]何翠云,周宏伟,张艳华,等.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34(12):48-49.

[12]刘芹.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50-51.

[13]朱丹.腹部超声,X线及CT3种影像检查在肠梗阻诊断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18(3):237-238.

[14]丁华瑛.腹部超声检查在胆囊炎外科手术治疗前的应用分析[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2):256-258.

[15]王翔,王义.肝胆疾病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46):1268-1269.

[16]樊文.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CUES)对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268-269.

[17]李文霞.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运用及意义分析[J].健康必读,2021,14(11):218.

[18]董建清.小儿腹部疾病诊断行超声高频探头检查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24(31):220-221.

[19]宋慧茹,卢平平.应用超声造影在诊断肝内低回声占位性病变时的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4):378-379.

腹部超声诊断学篇4

1.1方法对所有入组患者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3.5MHz,患者检查前适当喝水使膀胱充盈,检查时呈仰卧位,使用探头对患者的下腹部实施常规横切、纵切、斜切等扫查,对其子宫与卵巢的体积、形态、状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子宫壁回声情况、子宫旁与宫腔内孕囊情况、肿块的体积、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检查腹盆腔内液性暗区情况等。经阴道超声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6.5MHz,排空患者膀胱,检查时呈截石位,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并套用后送入阴道进行超声检查,对患者子宫、卵巢及附件区进行各个切面与角度的扫查,仔细观察各器官的体积、形态、回声情况,并注意宫腔孕囊、积液情况,附件区孕囊、包块情况,以及腹盆腔积液情况等。而后根据患者的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由同一医师对其进行临床诊断,并将手术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对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评估。1.2观察指标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所有患者经腹部、经阴道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的准确性,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组间统计学对比分析。1.3数据处理对两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影像学检查其临床诊断情况是: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90%,明显高于单一应用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急腹症在该科临床上较为常见,其致病病因较多且较为复杂,病情急骤,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病情进行判断以指导临床急诊手术、处理方法的选择与实施,如卵巢囊肿蒂部扭转、异位妊娠与黄体破裂等均需要在明确诊断后进行急诊手术治疗,这对该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具有十分密切的意义[3]。该病临床上主要表现是腹部剧烈疼痛,但没有典型性症状对诊断予以有效提示,因此临床诊断一直是该病临床诊治中的重点与难点。随着影像学辅助检查在临床工作上的普及应用,超声检查已经成为急腹症临床常规辅助检查方法之一,结合超声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等可以对患者的病因、病情判断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尤其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更新,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的临床应用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4]。且经阴道超声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且距离相关脏器更近,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影像,可以清晰的显示腹部超声所无法显示的微小包块[5]。本文作者即将两种不同的超声检验方法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检验准确性作为研究方向,对比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在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中,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可知,有124例异位妊娠、22例卵巢囊肿蒂部扭转、4例卵巢囊肿破裂、4例出血性输卵管炎以及3例输卵管扭转,可见妇产科急腹症主要的常见病因是异位妊娠,而异位妊娠在出现破裂后,可导致大出血、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出血性休克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在临床上需加大对该病的诊断效率。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90%,明显高于单一应用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相比单一应用其中的一种,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腹部超声诊断学篇5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B超室,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腹部超声应用于盆腔肿块临床诊断中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手术病理证实为妇科盆腔肿块的患者共8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腹部比超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 腹部超声检查明确得出子宫内膜增生、炎症包块、宫外孕、卵巢囊性畸胎瘤、卵巢囊肿、葡萄胎、子宫肌瘤的例数分别为3例、2例、4例、5例、11例、20例、24例,基本符合炎症包块、卵巢囊性胎瘤、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例数分别为1例、1例、5例、2例,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炎症包块、宫外孕、卵巢囊性畸胎瘤、卵巢囊肿、葡萄胎、子宫肌瘤的准确度分别为100.0%、100.0%、100.0%、100.0%、94.1%、95.2%、100.0%,该研究中卵巢囊肿、葡萄胎腹部超声诊断结果相比病理诊断有偏差(P<0.05)。结论 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较为清晰准确,但依然存在一定的误诊可能,需充分结合其他诊断手段,以提升诊断效果。

关键词 腹部超声;盆腔肿块;诊断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c)-0176-02

[作者简介] 骆剑煌(1975-),男,福建泉州人,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腹部超声诊断。

盆腔肿块为妇科较为常见的病症,此类患者需要通过相应的检查方能明确出现肿块的原因,以便采取治疗措施[1]。腹部超声是妇科常用诊断技术,用于盆腔肿块临床诊断,可无创、快捷地了解患者肿块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回声特点,判断肿块与周边组织关系状态,并查看盆腔积液情况。该院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盆腔肿块患者予以腹部超声检查,及时明确了出现肿块的原因,证实腹部超声在妇科盆腔肿块检查诊断中效果确切,现将检查方式、结果及诊断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手术病理证实为妇科盆腔肿块的患者共80例,检查诊断后均于该院手术治疗,并有病理结果证实,该研究经过患者的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3.8±3.8)岁;子宫内膜增生3例、炎症包块3例、宫外孕4例、卵巢囊性畸胎瘤6例、卵巢囊肿17例、葡萄胎21例、子宫肌瘤26例;病程7d~2年,平均病程(3.4±0.7)个月。

1.2 方法

所有患者膀胱充盈后取仰卧位,使用广州多得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阿洛卡型探头,频率调节为3.5 MHz,于患者耻骨联合上部行横向、纵向、斜向的探查,观察输卵管、卵巢、子宫形态结构、大小和位置,并观察肿块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回声特点,判断肿块与周边组织关系状态,并查看盆腔积液情况[2]。必要时可重复检查。

1.3 判断标准

所有患者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局部存在肿块即视为盆腔肿块,并根据肿块在卵巢、子宫、输卵管的具体位置、形态及大小具体区分。

1.4 统计方法

该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

2 结果

腹部超声检查明确得出子宫内膜增生、炎症包块、宫外孕、卵巢囊性畸胎瘤、卵巢囊肿、葡萄胎、子宫肌瘤的例数分别为3例、2例、4例、5例、11例、20例、24例,基本符合炎症包块、卵巢囊性胎瘤、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例数分别为1例、1例、5例、2例;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生、炎症包块、宫外孕、卵巢囊性畸胎瘤、卵巢囊肿、葡萄胎、子宫肌瘤的例数分别为3例、3例、4例、6例、17例、21例、26例,提示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炎症包块、宫外孕、卵巢囊性畸胎瘤、卵巢囊肿、葡萄胎、子宫肌瘤的准确度分别为100.0%、100.0%、100.0%、100.0%、94.1%、95.2%、100.0%,该研究中卵巢囊肿、葡萄胎腹部超声诊断结果相比病理诊断有偏差(P<0.05)。

3 讨论

3.1 腹部B超诊断盆腔肿块的发现

实践表明,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炎症包块、宫外孕、卵巢囊性畸胎瘤、卵巢囊肿、葡萄胎、子宫肌瘤的准确度分别为100.0%、100.0%、100.0%、100.0%、94.1%、95.2%、100.0%。该研究中卵巢囊肿、葡萄胎腹部超声诊断结果相比病理诊断有偏差(P<0.05)。

3.2 腹部B超诊断下的声象表现

卵巢囊肿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周围存在低回声区、液性暗区,部分区域可见光带分隔,可清楚发现包膜回声,多数患者子宫壁厚薄不均匀,后部有增强的回声,若囊肿内出血则出现囊内强回声斑及回声团[4]。葡萄胎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可见子宫体积增大、内部很多光斑光团且回声极强。有2例患者同时存在卵巢黄素囊肿,另有1例患者单侧黄素囊肿[5]。

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可见肿块分布于子宫周围,且肿块有混合回声;其中3例患者可见清晰包囊回声、有低回声暗区分布于子宫周围;另有1例患者存在瘤状、类实性混合回声,有强光团、强弱细光点分布其中,有声影分布于后方。

宫外孕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声象特点各有不同。多数患者为输卵管妊娠,部分患者为腹腔妊娠。部分患者声象图表现多样,多因肿块内部、肿块周边存在混杂液性组织、实性绒毛组织、脱膜、血块或胚囊、组织粘连、陈旧性血块色囊等相关。

盆腔炎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可见边缘不规则的混合团块存在于子宫双侧部位;或存在中强回声团块,低回声区及不规则液性暗区存在于团块内部;或不规则细光点存在于子宫后方的无回声暗区[6]。

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可见明显强回声团存在于子宫内部,横切面可见卵圆形光团,纵切面可见倒梨形光团。

3.3 相关研究对比分析

国内在对妇科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时,通常会采用腹部超声诊断的方式来对患者的盆腔中是否存在肿块进行诊断。采用此种无创、快速技术诊断的同时,可以对患者盆腔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观察,而在对体型偏瘦、中等且没有肠胀气、腹壁松紧正常的患者进行检查时,使用探头为2.5~5.0 MHz的低频探头来进行探查,其诊断效果较好。从腹部超声本身使用特点看来,其探头诊断之时与盆腔有一定距离,分辨率和图像效果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但对一般的盆腔肿块诊断效果令人满意。国内相关研究采用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的准确率在70%~90%,且患者多为子宫内膜增生、炎症包块、宫外孕、卵巢囊性畸胎瘤、卵巢囊肿、葡萄胎、子宫肌瘤,该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葡萄胎患者腹部B超检查多有密集粗大光占、小暗区分散夹杂其中,整体呈现为分散落雪状,偶见黄素囊肿,该研究基本一致。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腹部B超检查时除子宫周围可见肿块,可见絮状回声、光斑、稀疏光点分布于包囊之内,有较强后方回声;偶见中强回声团分布于包囊内。该研究的结果与该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的结果基本一致。临床实践证实,宫外孕患者腹部B超检查结果较为多样化,多数宫外孕患者腹部超声未见胎心、胎囊搏动,且子宫周边有边缘不规则混合肿块,有液性暗区实性回声、室性不均质回声、回声呈囊实性交错混合等现象,该研究的这一结果与临床实践中的相关结果基本一致。

3.4 腹部B超对于盆腔肿块诊断缺陷

该研究应用腹部超声检查盆腔肿块整体效果可观,但依然存在一定的误诊可能。综合分析该诊断经验,该研究认为设备本身灵敏度及操作问题可能引起误诊;不典型的声像图由于没有特别的变化特点,容易误诊;片面关注特殊征象而导致忽略其他征象,导致误诊;过分依赖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而没有充分结合临床诊疗经验与患者症状表现、病史,导致误诊[7];过分关注已发现的一种疾病而忽略合并其他疾病,如诊断出卵巢囊性畸胎瘤,若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就可能误诊。

综上,腹部超声是诊断盆腔肿块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应灵活运用此项技术,并规范合用其他检查技术共同诊断、提升诊断准确率。盆腔肿块原因多种多样,可能因异位妊娠、肿瘤等原因引发[8]。该研究对80例盆腔肿块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综合诊断准确率为88.8%,证实腹部超声诊断盆腔肿块较为清晰准确,但依然存在一定的误诊可能。

参考文献

[1] 张新玲,黄冬梅,郑荣琴,等.超声造影对盆腔肿块定性诊断的初步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11):968-971.

[2] 张新玲,黄泽萍,郑荣琴,等.常规超声检查难以定性的盆腔肿块超声造影增强特点[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33(2):255-259.

[3] 郭亮,张近,袁权,等.超声误诊子宫肌壁间、宫旁及盆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5):415.

[4] 周长友,何家维,陈伟,等.盆腹腔纱布瘤的影像学诊断3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3):226-227.

[5] 程遵华,项晓宇,童仙君,等.卵巢Brenner瘤超声表现2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12):1146-1147.

[6] 雷正佩.妇科盆腔肿块的B型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100-101.

[7] 刘金彩,杨焕,廖维岭,等.阴道B超诊断妇科盆腔肿块的价值[J].健康大视野,2013,21(3):425-425.

[8] 徐春晖.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妇科盆腔肿块的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40-2841.

腹部超声诊断学篇6

河南省巩义市瑞康医院超声科,河南巩义 451200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为提高妇科急腹症的诊断符合率提供依据。方法 以该院13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并在术后予以病理证实,比较超声诊断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评价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该组经超声诊断确诊125例,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6.15%。急腹症以异位妊娠为主,超声诊断发现95例,手术诊断证实96例,分别占全部病例的76.00%、73.85%。流产和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分别为100.00%和98.9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关键词 ] 妇科急腹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157-02

[作者简介] 贺彦明(1982-),男,河南巩义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医学影像专业(超声诊断)。

妇科急腹症是常见的临床疾病,起病急、病情重,误诊率高,给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及时、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快捷、简便、费用低廉的优势,在诸多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运用[1]。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成熟,彩色多普勒超声逐步运用于妇科急腹症诊断。从报道情况来看,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具有符合率高、诊断便捷的优势,是在现行技术条件下一种有益的诊断方法[2-3]。该院针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要求,加大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运用,在判断妇科急腹症病情、指导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更好地推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的运用,总结急腹症彩超特点,该研究以该院在2012年9月—2014年8月期间的临床实践为依据,探讨了多普勒超声在急腹症的运用价值,并总结了彩超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共130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因突发性腹痛入院。疼痛到入院时间1~48 h,平均(7.4±2.6)岁。年龄18~63岁,平均(38.4±10.5)岁。合并症状:呕吐、恶心107例(82.31%),不规则阴道流血103例(79.23%),盆腔包块117例(90.00%),白带增多、脓性白带46例(35.38%),发热34例(26.15%)。有明确停经史106例(81.54%),妊娠试验阳性104例(80.00%)。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1.2 超声诊断方法

使用GE Voluson S8和 GE Voluson 730 超声诊断仪(均进口自美国通用公司)进行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腹部探头频率3.5~5 MHz,阴道探头频率5 MHz。先行腹部超声检查,再行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前要求患者适当饮水,保持膀胱充盈。腹部超声从耻骨联合上至脐下做上下横向扫查,然后在下腹部行纵切、横切及多角度扫描。腹部超声完成、待患者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行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扫查子宫及附件情况、观察子宫大小、形态、是否有包块、内部回声、腹腔或盆腔有无游离液体等,并扫查病灶血流特征,观察肝肾隐窝、脾肾隐窝等部位是否有液性暗区。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使用χ2检验。

2结果

该组13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经超声诊断确诊125例,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为96.15%。从急腹症种类来看,以异位妊娠为主,超声诊断发现95例,手术诊断证实96例,占全部病例的76%、73.85%。从诊断符合率来看,以流产和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分别为100.00%和98.96%。详见表1。

3 讨论

急腹症是妇科常见急症之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如不能及时诊断并加以治疗,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近年来逐步普及的一种无创(微创)检查方法,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势[3]。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直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盆腔等情况,在急腹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4]。尤其是随着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成熟,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符合率明显提升。从临床来看,由于妇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快,超声检查具有简便、快捷、无(微)创特点,适宜于急腹症的临床诊断[5]。

该研究对13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行超声诊断,确诊125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6.15%,表明了超声诊断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运用前景。尤其是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可以较好的弥补单纯经腹部超声诊断的不足,已经成为近年来妇科超声诊断的新趋势,极大的提高了妇科急腹症诊断符合率。从该研究的整体诊断符合率来看,与贾春阳[6]、吴春山、苏丹萍[7]等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他们的报道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整体符合率均在95%以上。贾春阳认为超声诊断具有便捷、快速的特点,可以及早判断病情,指导急腹症治疗。吴春山等人则指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提升抢救效率,改善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约占妇科急腹症的70%~80%[8]。从该研究来看,超声诊断异位妊娠95例,占全部超声诊断确诊患者的76.00%。术后病理证实异位妊娠96例,占全部患者的73.85%,位于70%~80%之间。大部分异位妊娠患者可见子宫内膜明显增厚。该组有1例异位妊娠患者误诊为流产,经超声图像分析,该患者为流产型异位妊娠,超声未见包块因而误诊为流产。总体来看,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报道的符合率基本在98%左右[3,6-8]。

卵巢囊肿蒂扭转在妇科急腹症中较为少见。大部分患者经超声检查可发现附件区囊性肿块,如囊内出血会出现透声差。因肿瘤动静脉血流障碍,血流信号会消失或减少。由于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腹痛较为严重,多数患者出现腹痛后就到医院就诊,因此患者的出血变形特征和囊性肿块特征不明显,容易误诊。该组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符合率为88.89%。徐茹认为[8]对于对于腹痛难忍持续时间<1 h入院就诊的患者,宜首先考虑为卵巢囊肿蒂扭转,以免造成漏诊。

黄体囊肿破裂在在妇科急腹症中约占3%。该组超声检出黄体囊中破裂4例、病理证实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00%。黄体囊肿破裂以不规则包块、不规则液性区为主要超声特征。患者多在月经后期发病;血、尿β-HCG阴性。由于黄体囊肿破裂与异位妊娠均以是否有包块为诊断依据之一,该组1例患者超声诊断误诊为异位妊娠。王美菊[4]认为要避免黄体囊肿破裂的误诊和漏诊,要结合患者是否处在经期进行考虑。如果患者正处在经期前后,一般宜判断为黄体囊肿破裂。

盆腔炎症疾病患者早期声像图无特异性表现,一般结合临床表现、病史进行判断。如形成积脓或脓肿,在附件区可以发现增厚、连续管状回声,盆腔内可见椭圆形无回声区。盆腔炎疾病易与实性占位病变混淆。该组术后病理证实盆腔炎症疾病8例,超声证实7例,诊断符合率为87.50%。误诊原因就是将盆腔炎症疾病判断为实性占位病变。吴春山[7]等建议对疑似盆腔炎症患者,在超声诊断的基础上,还需要完善其他配套检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流产可以分为先兆流产、难免流产、稽留流产、不全流产等[8]。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和稽留流产的超声特点较为明显,特异性较强,不容易误诊。该组病理证实8例流产,超声诊断8例流产,诊断符合率为100%。

综合该研究而言,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但是在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盆腔炎症疾病等疾病诊断中,彩超可能出现漏诊、误诊,因此对于疑似上述疾病患者,宜结合其他方法予以确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参考文献]

[1] 张晓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9):150-151.

[2] 袁娇,陆永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3,13(19):85-86.

[3] 阮玲.B超在妇科急腹症中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6):116-117.

[4] 王美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急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4):61-62.

[5] 刘先明.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5):110,112.

[6] 贾春阳.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2):80-81.

[7] 吴春山,苏丹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应用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42-43.

[8] 许茹.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552-1553.

腹部超声诊断学篇7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两种超声 ; 诊断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该症多发生于26~51岁经产妇。肌纤维弥漫性反应性增生。子宫均匀增大、质硬,经期前后大小可有改变。常合并内膜异位症、肌瘤和盆腔炎性粘连。临床症状表现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经期延长,月经量多。经腹超声虽可观察子宫全貌及周围组织器官,但对细微的内部回声改变检查时不尽如人意,尤其当腺肌病合并肌瘤时诊断更为困难[1]。随着阴道超声技术的发展,子宫腺肌症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较经腹超声明显下降。本文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6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前均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6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45.1岁,所有病例均以病理检查为依据。

1.2 仪器与方法

1.2.1 GE Vivid 3 Expert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5~7 MHz,经腹部探头频率3.5 MHz。

1.2.2 经腹部检查前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做纵向、横向等多方位扫查,探头频率3.5 MHz;经阴道检查,排空膀胱,阴道探头涂适量耦合剂,套入避孕套,排尽套内气体。带避孕套的探头外表面涂少量消毒耦合剂,缓慢插入阴道,贴近子宫颈和后穹窿部扫查,探头频率5~7 MHz。肥胖患者用手轻压下腹部以改善图像质量。观察子宫大小、形态,子宫壁厚度、内部回声,子宫内膜回声以及两侧附件区,宫旁等有无异常回声区。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检查结果使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在168例患者中,经腹部超声首检能明确诊断的子宫腺肌症有106例,诊断正确率为63.1%,误诊为子宫肌瘤的有62例,误诊率为36.9%;经阴道超声首诊子宫腺肌症为116例(包含合并子宫肌瘤68例),腺肌瘤43例,诊断正确率为94.6%,误诊为子宫肌瘤9例,误诊率为5.4%。经χ2检验,两组间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子宫腺肌症患者多为经产妇,约50%合并子宫肌瘤,本文为58.6%。病灶常弥漫性存在,当呈局限性时则为腺肌瘤。移位的内膜可能为黏膜,也可能为间质,声像图表现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症子宫呈球形增大,宫体圆钝,宫颈粗短。子宫壁和(或)后壁不均匀增厚,内膜线可移位。子宫肌壁回声不均匀,有两种表现:一种光点回声粗而较强;另一种是除了光点回声不均匀外出现小片状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大小约3 mm,可伴有栅栏状声影。弥漫性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表现为不均匀高回声的肌层内可见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因其低回声与高回声间对比清晰,一般较易诊断。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4.6%,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尤其有利于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2]。这取决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具有高分辨以及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低,探测距离较远且利用膀胱为透声窗,远离子宫,加上受肠气、腹壁疤痕、肥胖的干扰,易引起漏诊和误诊,而经阴道超声弥补了这一不足。笔者认为与腹部超声检查对比,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在诊断宫腔疾病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优势在于:(1)阴道超声不需要充盈膀胱,随到随查,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就诊时间;(2)阴道探头频率高,且紧贴宫颈,使盆腔器官处于声束近场区,声束吸收少,能准确判断宫腔大小、部位、内部结构,为临床提供更有益的信息;(3)阴道探头小巧灵活,可变换扫描角度和探测深度,阴道超声又因其显示图像质量好且不受子宫位置的影响,尤其对内膜及微小病变的观察,作为经腹部超声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叶琴,林礼务.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2(6):716.

腹部超声诊断学篇8

【关键词】 腹膜后肿块;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058-02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Retroperitoneal Masses/YU Dong-ya.//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3):58-5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of retroperitoneal masses.Method:Selected 20 cases with retroperitoneal tumo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June to 2012 June,took ultrasonic diagnosis on patients then observed patients’ pared the results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with operation or biopsy condition,then observed the diagnose accuracy.Result:Ultrasound diagnosis showed that 20 cases were retroperitoneal masses,the diagnosis rate reached 90%.Conclusion:Ultrasound diagnosis of retroperitoneal masses diagno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define diagnosis,improve the detection effect of pathologic features,and have very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Retroperitoneal masses; Ultrasonic diagnosis; Clinical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uixi County,Suixi 235100,China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腹膜后肿块患者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经严重阻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腹膜后肿块患者在临床中并不存在明显自觉症状,当肿块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患者才会出现明显腹部肿胀、肿块症状,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患者治疗时机的延误[1]。本文就腹膜后肿块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上述诊断结果进行探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膜后肿块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个月~71岁、平均43.4岁。选取患者经病理检测与手术监测证实,包括腹部肿块、肿胀、隐痛患者17例,消瘦、不规则发热患者14例,肌紧张、腰背部疼痛患者6例,伴有高血压患者3例。

1.2 诊断方法

使用超声诊断仪对腹膜后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参数为3.5 MHz。在患者空腹状况下进行检查,腹部胀气患者要在消气后进行检查,保持侧卧位或仰卧位,患者病灶明确后可以进一步选取胸膝卧位、坐位、立位等特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多切面对患者病灶状况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肿块具体状况。要通过对肿块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肿块自身形态、肿块回声特征等进行全面分析,对患者肿块状况进行确诊。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符合率

本次诊断的过程中,20例患者均可明显显示肿块,其显示率达100%。对肿块性质进行判断时,超声显示均为非均质性实质性包块,其中10例为脂肪肉瘤,8例为术后复发,2例为肝内占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误诊率为10%。

2.2 超声检测图像特征

在对患者超声诊断图像进行分析后发现:20例患者存在明显肿块。其中8例腹膜后肿块患者肿块边界较为清晰,12例腹膜后肿块患者肿块边界较为模糊或无法探测到边界。8例患者在超声诊断的过程中出现明显包膜回声,回声出现明显不均匀现象。选取的20例腹膜后肿块患者回声主要以不均匀的低回声为主,肿块后方回声不存在明显衰减。18例患者回声杂乱,其中8例患者显示有不规则液性暗区、6例患者有斑团状强回声、4例患者有肿块带状间隔;2例患者回声较为均匀。

此外,本次入选患者均存在明显腹部脏器、大血管受压浸润现象,患者存在明显挤压症状,临床体征显示肝脏向左、向上移位,脾脏移至上方外侧,右肾移至患者脐上,左肾动脉出现明显肿块环绕包围,下腔静脉受压。6例腹膜后肿块患者超声诊断显示患者肿块部位器官存在浸润现象,但整体图像质量不清晰。

对腹膜后肿块患者进行CDFI分析,其中6例出现少数点状血流信号,2例患者的病变动脉阻力指数RI约为0.60,12例患者没有明显血流信号。对术后复发患者进行检测后发现,2例患者偶见点状血流信号,6例患者没有明显血流信号。

3 讨论

在临床中,腹膜后间隙位于腹内筋膜与腹后壁腹膜间,上起膈,下至于骶骨岬。腹膜后间隙易出现组织细胞坏死或病变,导致腹膜后肿块的形成。腹膜后肿块多为恶性肿块,对患者身体健康与正常生活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该疾病主要分布在腹膜后深入位置,牵连组织范围较广,与组织周围关系较为密切。随着腹膜后肿块的不断增大,医学治疗的难度也随之上升。通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对腹膜后肿块患者症状的控制效果,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现象,已经成为治疗的重要内容[2]。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上升,腹膜后肿块的诊断方法逐渐增多[3-6]。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腹膜后肿块诊断方法,超声诊断有效提高了影像学检查质量,提高了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可靠性、有效性[7]。超声诊断可以有效提高对腹膜后肿块与腹腔内肿块的辨别效果,明确肿块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对肿块周围粘连浸润状况的分析质量,已经成为当前腹膜后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案[8]。在本次超声诊断的过程中,20例肿块患者均出现明显肿块回声,腹膜后肿块超声诊断显示率达到100%,诊断显示患者肿块来自患者腹膜后深部,均为腹膜后实质非质性包块,诊断准确性较高。此外,2例误诊,对这2例患者肿块进行细致检查后发现,肿块与肝脏之间存在明显界限,呼吸过程中肝脏与肿块之间存在明显相对运动,肝静脉、下腔静脉均明显向内移位,而肝内占位不存在上述特征。在临床检查中应用超声诊断还可以对肿块之间的良、恶性进行判断,对肿块部分组织类型进行分析,有效提高肿块形态的观察效果,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3.1 临床诊断

超声诊断腹膜后临床特征显示:肿块病变部位位于腹膜后深入部位,整体范围较大,肿块呈现不规则状或分叶状,存在明显包膜回声。患者呼吸过程中肿块位置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腹膜前后壁距离较远,胃肠内一般存在气体。患者机体部分血管、腹膜、器官等容易受到肿块的挤压。而腹腔内肿块患者不存在上述特征。根据检查结果,主治医师可以对腹膜后肿块进行及时诊断,从根本上实现了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3.2 肿块内部回声及病理结构相关性分析

在本次超声诊断的过程中腹膜后肿块患者的回声特点:(1)若肿块内出现中强度回声,多为结构紊乱实质性肿块。中强度回声主要是由于肿块组织不同、界面声阻差不同导致;(2)肿块内存在明显杂乱回声。若表现出不均匀回声,则多出现继发感染;(3)若回声由低回声转至强回声,即表明肿块为结构紊乱、参差不齐的混合性肿块。根据超声回声诊断数据可以对肿块进行分析,提高肿块性质、肿块结构等的研究效果,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3.3 肿块好发部位及病理性质关系分析

超声诊断过程中可以发现下述部分肿块好发部位及病理关系性质:(1)位于肾周围间隙的肿块多为肾上腺肿瘤、肾肿瘤等;(2)位于肾前旁间隙的肿块多为腹膜后炎性肿块、结肠肿块等;(3)位于肾后旁间隙的肿块多为脓肿或血肿;(4)位于两侧下腹部分腹膜后的肿块为脓肿、直肠肿瘤等。超声诊断在临床病理性质分析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腹膜后肿块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肿块特征,尽量扩大诊断范围,要通过多切面检查,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合理分析,从本质上增强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潘虹霞,张晨雪.超声诊断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J].临床荟萃,2011,7(4):89-90.

[2]王正阳,屈佳妮,董丹丹.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声像图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3(3):45-46.

[3]黄日香,曾小粤.腹膜后肿块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 24(5):119-120.

[4]李欣.小儿腹膜后肿块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9):573-575.

[5]李国杰,周永昌,赵国海,等.超声组合拳法诊断腹膜后肿块技术研究及其实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4):297-300.

[6]李珏颖,陈文卫,张玉国,等.造影参数成像诊断腹膜后肿块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8):676-679.

[7]张红志,江鹏.超声诊断20例腹膜后肿块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4,5(7):83-84.

[8]李怡红.超声诊断腹膜后囊性血管淋巴管错构瘤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7(6):18-19.

上一篇:人力资源专题培训范文 下一篇:财务风险控制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