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时间:2022-09-21 07:12:26

心理学视角下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摘 要: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倡导从心理学的新视角去理解和进行感恩教育;从受助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探索对受助大学生实施心理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期望能够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感恩倾向及提升感恩情怀。

关键词: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91-03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和扶贫力度,从物质上帮助家庭困难学生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现实问题。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一支特殊群体,他们的成长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开展资助育人活动的主要形式。然而,近年来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缺失的状况频出,探究其原因,高校作为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所开展的感恩教育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一、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1.高校的感恩教育在思想上缺乏足够重视

一方面,部分高校将工作重心放在落实国家资助款项,筹措社会资助和开辟勤工助学岗位,下属二级院系将精力和时间重点放在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及资助款项的申请审批过程中,对于受助学生的情感健康、心理疏导等精神层面关注较少;在感恩教育的理念上,有的学校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感化;有的学校重学校教育轻家庭和社会教育,这种片面的教育理念显然是不能够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1]。

2.高校的感恩教育在内涵上缺乏科学界定

有学者认为,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2]。也有学者认为,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形成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活动[3]。感恩教育理论基础的多样化直接导致了教育目标的模糊性。

3.高校的感恩教育在行动上缺乏实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多元发展,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念多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部分扭曲。高校所开展的感恩教育或者是局限于课堂讲授,或者是流于举办形式活动,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式单一,从而使得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实效性和长远发展。

综上,本文提倡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去阐释高校的感恩教育,从新的视角去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一门培养大学生价值观、能力和品质的道德教育,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个体心理活动知、情、意多方面思考,探索感恩教育规律,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指导感恩教育的实际活动。只有这样,受助大学生才能够将所学的感恩知识、感恩道德要求内化,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和社会,达到真正育人的目的。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感恩教育

所谓感恩教育,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是一种人文教育,是教育者在挖掘和拓展特定或特殊情感情境下针对学生个体心理采取某些手段和方法,引导和激发原恩情结,产生共鸣,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原恩不断发展、升华的人文关怀的教育[4]。感恩教育分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即认识和了解自身所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即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和幸福的情感,然后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就是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并养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5]。

感恩教育的内容与个体的心理发生发展机制具有统一性,感恩教育的效果具有内隐性、滞后性和持久性,因此本文拟从受助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建议将心理学的方法研究纳入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活动中,期望能够为感恩教育的实践操作制定可行性模式。同时本文也认为:培养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应循序渐进地进行,从强化感恩意识转为引导感恩倾向,潜移默化地提升受助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受助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总体而言,大部分受助学生心理是健康的,能够正确对待资助,合理使用奖助学金。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的学生,他们在感恩观念上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具体表现为:

1.强大自尊导致坚决抵制

有部分困难学生,他们的自尊比一般大学生都要强烈,在接受资助过程中,他们是坚决抵制的,宁愿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取上学费用。出于自尊,这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明显,表现敏感、多疑和偏执;在这强大的自尊背后,还隐藏着个体深度的自卑。由于自卑,这类学生经常自我否定,情绪低落。强大自尊与深度自卑的矛盾冲突让个体形成既坚强又脆弱的双重性格。

2.归因偏差导致理所应当

有部分困难学生,他们认知偏差并产生消极的归因。在接受资助的事件中,这一类学生带着功利的心理去揣测资助者的心理。他们对资助者持冷漠态度,他们认为自己牺牲了尊严向社会大众宣告自己是困难学生的背景获得资助,而资助者是用金钱换取了政绩和名誉,两厢比较是等价的。因此没有亏欠感,更加谈不上感恩。

3.习得性无助导致自暴自弃

有部分困难学生,他们身上带有明显的习得性无助烙印。由于经济条件困窘,各方面能力相对欠缺,致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遭遇许多挫折,进而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消极体验。他们总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怨天尤人,时常怨恨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周遭的人和事有诸多不满,自我意向消极。在接受资助时他们产生了自暴自弃、依赖的心理。

自尊与自卑的冲突、归因偏差、长期受挫导致的习得性无助,这些认知偏差都是导致受助学生无法识恩、知恩、报恩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从心理学研究角度而言,识别个体的心理因素,对个体进行适当的干预及辅导,对于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塑造是有一定效果的。为了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立足于受助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基础。我国研究者石国兴和祝伟娜对实验班采用了班级辅导和“列举恩惠”相结合的团体干预方式,结果显示该干预方式有助于个体提高感恩、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感[6]。

上一篇:聊一聊“家常” 下一篇:入世后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原因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