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原因及策略

时间:2022-06-13 10:17:10

入世后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原因及策略

摘 要:21世纪初中国在世贸组织获得一席之位后,多边贸易逐渐增加。在与他国积极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同时,也伴随着倾销与反倾销的问题。进口商品的倾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化工行业。近年来,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化工行业在对外反倾销的问题上做得不够到位。通过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近年来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及策略。

关键词:化工行业;反倾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11-04

反倾销问题是当今世界一热门问题。本国市场对外国倾销商品实施的抵制措施称之为“反倾销”。广义上说本国会对倾销的外国商品增收一定的附加税,这类附加税一般凌驾于进口税之上,防止商品以低价出售,称之为“反倾销税”。根据美国《反倾销条例》规定:外国商品出口价格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尽管反倾销问题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做了明确的界定,但实际上在现今的贸易战中,各国“走自己的路”把反倾销作为贸易报复与保护的主要手段。

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国际市场分工越来越细化,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我国自从2001年加入WTO组织以来,进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各种贸易纠纷也纷纷袭来。虽然各国采取了各种对外贸易保护措施,但这些措施远远满足不了如今大环境的需要,而反倾销以其灵活、隐蔽的特点成为现今贸易战中的主要手段。1978年以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多,尤其是对化工原料,然而我国国内的化工产品纯度不高,国际竞争力差,因此对进口化工产品需求较多,这也使许多国外产品有空可钻,以低价倾销,导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下降,对我国化工产业冲击较大,造成严重损害。目前,我国反倾销体系还不十分成熟,研究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相关内容,有利于提出建设性意见,规避反倾销过程中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现状

1.化工行业成为我国对外反倾销的重点对象

化工行业在较长时间内一直是我国实施反倾销的主要行业。根据不完全统计分析,我国提出反倾销调查的涉案行业中包括化学品、钢铁产品、纸制品、纺织原料、食品等多个行业,但是在其中对化学原料及化学产品提出反倾销的案件超出60%。从图1中看出,2009年至2014年4月我国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案件数占总数的63%,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并且涉案化工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对本二甲酸、甲醇、丙酮、吡啶、四氯乙烯等。我国化工行业多数为国有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蓝星集团等,都是我国向外招商引资的重点产业。在面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如今化工行业成为我国需要重塑和重点保护的对象。

图1 2009年-2014年(4月)我国对外反倾销案件分类①

2.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涉案国家相对集中

将2009年至2014年4月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涉案国家分布状况绘制成下表:

表1 2009年至2014年(4月)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涉案国家分布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从2009年至2014年4月的22起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调查案件中韩国、美国涉案最多,高达9起;日本排名第二,共8起;第三是欧盟,涉案7起。此外台湾3起,泰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各2起,印度尼西亚1起。反倾销案件涉及的国家相对集中,反倾销主要发生在韩国、美国、日本这三个发达国家和欧盟。韩国,日本生产力发达,然而国内需求却少,又地处亚洲,毗邻中国东部地区。剩余的产品与优越的地理环境促使他们不断将产品出口至中国,因此贸易摩擦相对比较多。美国与欧盟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与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形势形成互补,长期的贸易往来也促使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如今,由于美国对于我国的贸易政策干预越来越多,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始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反倾销随之增加。

3.国内涉案化工产品竞争力普遍较弱

近年来,在对外反倾销涉案的化工产品中,部分国内产品质量低,成本高,其纯度远远达不到工业生产的需求,在与国外进口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影响到国内下游企业的生产,如2009年的对原产于韩国的双酚A反倾销案例(商务部2009年第108号)。

双酚A的使用具有广泛性,主要用来生产各种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包括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热稳定剂、橡胶抗老剂、农药、涂料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对双酚A的尖端产品需求较多,客户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多。工业生产所用的双酚A纯度要求已高于99.7%。然而,目前只有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能够生产此浓度级别的双酚A产品,但生产线并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高分子材料行业生产的需要。因此仍有50%-60%的需要靠进口满足。

4.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案件审理时间相对较长

在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案件中,大多数案件审理时间跨越较长,普遍超过一年。如2012年对原产于印度和日本的进口吡啶反倾销的案件①(商务部2012年第55号公告,税则号:29333100),立案调查时间为2012年9月21日,终裁时间为2013年11月20日,案件审理时间跨度长达一年两个月。又如2012年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甲苯胺反倾销的案件①(税则号:29214300),立案调查时间为2012年6月29号,终裁时间为2013年6月27号,案件审理时间将近一年。

长时间的案件审理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些弊端,许多倾销状况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压制。因此,在这样一段空白期内,我国的许多化工行业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可避免的损失。从而影响到上、下游的一些产业的正常生产,只有案件得到终裁,对倾销产品征收一定反倾销税,情况才会得到好转。

(二)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发展趋势

将1997年至2014年4月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案件数以每三年为节点绘制成图,见下图:

图2 1997年至2014年(4月)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案件数②

从图上看出1997年至2000年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数仅仅3件,2001年至2004年,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数达到高峰,2005年至2008年有一定的削减,2009年至2014年又达到一次高峰。图中明显看出,2001年前后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呈现两极分化,2001年至2004年的反倾销数是1997年至2000年的3倍。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后,我国进出口量明显增多,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贸易摩擦也随之而来,我国开始明白反倾销的重要性,由于化工行业多数为国有企业,资金充足,是我国进行产业调整的重点对象。因此,在2001年后,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数急剧增加,入世后的三年数量尤为多。

不过,在2004年后的三年中,反倾销数没有持续增加,而是稳定在某一个区间上下浮动。这是由于2001年至2004年我国反倾销手段的大量使用,抑制了进口化工产品的大量倾销。因此,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得以控制。2009年至2014年4月,反倾销案件数又是2005年至2008年的两倍,原因有两点:其一是部分案件属于前几年累积的案件;其二是2009年至2014年我国对于化工行业的重视度有所加强。

从图表数据分析,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状况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上下浮动,但随着反倾销力度的增强,浮动趋势会越来越小,最终平衡在某一个值附近。

二、我国进行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原因

(一)国际原因

1.符合国际反倾销化工产品集中度高的潮流

国际反倾销的涉案产品主要分为五类:化学品、纸制品、钢铁五金类、食品以及纺织品。近年来,这五类产品在国际反倾销案中占75%,而涉案最多的还属化工产品类,约占40%;接下来是钢铁类约占25%,其次是纺织品类[1]。国际反倾销的涉案产品大多属于衰退产业产品。一般,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五个阶段:开发、引入、发展、成熟、衰落。处于衰退期的产品表现为供给大于需求;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兴趣降低,消费转移;价格战频繁;产业利润降低;产品逐渐退出市场。为了降低国内衰退产业的损失,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倾销手段,不断输出国内生产过剩的产品,因此,以价格竞争为特点的倾销常常被各国的反倾销手段所抵制。各国反倾销主要以衰落行业为主,特别是化工产品。这是因为,化工产业在各国都属于基础产业。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大规模发展,这种以大规模生产为特点,以大批量供应为表现的基础产业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过剩的产品不断堆积,影响产业的发展,各国纷纷输出,降低损失。所以,化工产品不仅成为国际倾销的主要对象,也成为了反倾销的主要对象。

以化工产品为代表的衰退产业产品开始成为国际反倾销的主要对象,我国在进行国际贸易的同时,受到这种反倾销潮流的影响,促使化工行业积极对外反倾销。

2.进行国际贸易战的必备手段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贸易战十分激烈,它被形象地称之为“商战”。它是由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不受别国商品侵入,搭建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同时又为了侵占国外市场采取倾销和外汇贬值等不正当行为,由此而产生的贸易保护和报复行为,称为贸易战。在面临贸易战的时候,国际上常采用两类贸易保护措施:一类是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护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另一类是使用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贸易之门,吸引国外资本的流入,同时也带来了倾销的问题。此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使用某些贸易纠纷案件,把反倾销作为保护贸易的工具,人为地夸大我国产品倾销的幅度,在计算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时,不考虑这些产品的实际成本和价格之间的因素,而采用无关国家的市场价格来介入计算。这种做法带有歧视性,并且失去公平性,使我国出口产品无辜被认定为倾销产品,幅度很小的倾销一定要说成高度倾销,给我国的出口造成人为的障碍。而这种现象在化工行业尤为突出,面对化工领域的贸易报复,反倾销因其合法性,灵活性,成为这场战争必备的反报复手段。

(二)国内原因

1.化学品倾销对我国化工行业影响较大

国外厂商进行化学品大规模的倾销时,对我国国内化工产品的价格、供给、需求和就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1)影响我国国内化工产品的价格。当国外厂商进行倾销时,进口品价格下降,为了维护已有的市场,国内厂商只好降低其产品的价格,然而化学品的生产成本过高,利润过低,导致国内企业大规模亏损[2]。

(2)影响我国国内化工产品的供给。进口化学品价格下降导致我国国内产品价格下降,国内厂商面临较低的需求价格时所能够提供的产品减少,产品的供给减少。

(3)影响我国国内化工产品的需求。进口化学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受到预算约束的影响,将更多的收入用于进口品的消费,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下降。

(4)影响我国国内化工行业的就业。进口化学品价格下降,国内厂商产品供给减少,需要的投入品减少,劳动的需求减少,则国内就业下降。

2.化学品倾销对上游产品的影响较大

如果倾销产品为中间产品,其价格的下降会对上游产业造成消极影响,对下游产业带来积极影响。中间产品价格下降造成我国国内厂商产出减少,国内对于中间产品的消费主要依靠进口,则国内厂商对于上游产品的需求也减少,上游厂商面临的需求减少,则上游厂商也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减少产出,导致上游厂商利润减少,对上游产业是一种不利的冲击。

化工行业涉及较多的倾销产品聚酯薄膜,作为其上游产业的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三)行业原因

1.化学品有明确的分子式,便于立案

化工行业的产品具有容易被认定的特点。我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对于申请书的填写有这样一条规定:“在确定相似产品时,申请人需要指定进口产品的名称、种类、在关税税则中的序号以及国内相同或者类似产品的名称和种类,并且对产品性能、特征、工艺过程、用途进行描述,初步证明国内提出申请产业的产品与被控产品为相同或相似产品”。①化学品相较于其他产品具有明确的分子式,所以很容易被认定。

2013年8月22日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特丁基对苯二酚反倾销案例中②(税则号:29072990),特丁基对苯二酚的分子式是C10H14O2,结构为:

因其明确的分子式和结构,便于确定为相同产品,在申请书的审核过程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便于立案。

2.化工厂品国际竞争力弱,易于受到国外出口国的倾销

相比较经济处于前列的发达国家,我国在化工产品的生产与技术方面达不到国际标准,我国许多大型国有化工企业所用的生产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因此,国产的化工产品就质量与纯度都比不上发达国家。

21世纪以前,国内对于双酚A的生产采用老旧的硫酸法工艺,但这种工艺存在很多缺陷。1980年,中国无锡、上海、大连的三家工厂进行工艺改革,采用离子法进行生产,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国外多条技术型生产线,是双酚A有了一个跨时代的发展。本土的双酚A生产技术比不过国外,从而导致我国双酚A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较弱。国内的许多下游企业对于进口产品的需求增多,倾销随之而来。

三、应对他国倾销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投身于经济的发展,通过努力,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多边贸易形成。然而在密切的贸易往来中,发生贸易摩擦和纠纷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倾销问题随之席卷国内多个行业。

就我们自身而言,从政府层面看,我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一向秉承和平做法,在贸易争端中较少使用贸易报复措施,中国果断采取方法保障自己权益的决定往往被别国政府和企业忽视。从企业层面看,当遭到外国倾销时,往往认识不足,反倾销力度不够,因而导致中国企业在外形象十分软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倾销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因在WTO法律框架下积极实施反倾销手段。

(一)政府策略

1.完善反倾销法

国际反倾销法已经存在有一个世纪之长,而美国的反倾销法律因其完善性领先与世界其他国家,早在1916年,美国就通过国会确立了反倾销法。与美国反倾销法律体系相比,我国需要进一步全面对外反倾销法律的构成。

现行,我国《反倾销条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实体法的不足。条例对于倾销的确认,损害的确认与因果关系的确认存在缺陷。其中,对于倾销的认定中,有关“正常价值”、“出口价格”和“倾销幅度”的规定与国际反倾销条例有一定差距。(2)程序法的不足。包括反倾销考察程序具有的缺陷、反规避措施具有的缺陷、反倾销措施具有的缺陷、司法审查具有的缺陷。(3)立法层次不高。

针对以上不足,完善反倾销法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完善倾销的认定。对“正常价值”中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应该明确规定;完善“出口价格”的确定制度;完善倾销幅度的规定。(2)完善对损害的认定。完善对于损害是否具有实质性、威胁性以及阻碍性的认定;明确对国内产业认定的规定。(3)完善因果关系的认定。(4)完善反倾销调查程序。尽量确定相关期限;完善“公共利益”条款的规定。(5)完善反规避措施,反倾销措施,司法审查制度。(6)提高反倾销立法层级。

2.完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对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异常情况的连续性监测,分析其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并及时相关预警信息,为政策制定、产业发展和企业决策服务。

建立完善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对产业的损害程度做出评估,进行有效的处理,降低企业损失。

第一,进一步推进产业安全数据库的建设。积极监测美国的出口动向和货币政策。判断其变动是否对我国国内产业及其发展造成影响。深化定位已签订的自贸区协定,增加预防性措施,将所得数据按季度列入数据库,在判定损害时,有据可依。第二,完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企业与商务部门能够有效地沟通。第三,将产业损害预警机制正规化,努力提供政策、资金、高技术人员的支持和机制的保障。第四,完善个别国家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特别是一些亚洲的小国家,贸易往来频繁,却常常被忽略。

3.提高案件审理效率

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案件审理时间普遍较长,在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案件中,大多数案件从立案调查至最终裁定的时间普遍超过一年,在对印度和日本的进口吡啶进行反倾销的过程中,立案调查与最终裁定经历14个月;对欧盟的进口甲苯胺进行反倾销时,经历12个月。过长的审理时间,不仅会给相关企业带来损失,而且也会导致案件积压,降低办案效率。为了提高案件审理效率,必须通过缩短立案调查时间,增加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运用网络调查与走访调查相结合,共同提高调查效率。

(二)企业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我国国内许多化工企业现今所用的生产线都是引进的国外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化学品倾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内化工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为了升级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应该做到:(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企业应把重心放在产品研发方面,借鉴国外技术,但不是全盘抄袭,积极开发多条适合国内产品生产的生产线。(2)提高产品附加值。国内化工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产品,产品要积极从劳动型产品向技术型产品转变。(3)吸纳技术型人才。

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自发性的民间组织,在支持国内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护国内企业的方面,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行业协会在经济方面维护本国经贸利益,帮助企业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和申诉、投诉,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战。这充分地体现了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然而我国化工行业协会主要由国有企业组成,在会员与表决方面不具代表性。无法处理日益增多的反倾销问题。国内许多化工行业反倾销案例中所涉及的申请人代表多数为国有企业,如中国石化,蓝星集团等。为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必须使行业协会多样性发展,吸收更多的私有企业作为会员,促进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相结合,使化工行业协会更具代表性。

四、结语

为了维护化工行业的发展,我国开始运用反倾销手段积极抵制外国厂商的倾销,本文通过数据及理论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加入WTO以来,积极跻身与对外反倾销的国家行列中,在化工行业加大力度实施反倾销,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第二,化学品倾销对我国化工行业影响较大,导致同类产品价格下降,需求与供给减少,企业损失严重。对上游产品带来同样的损害,导致上游产业就业困难。

第三,我国在对外反倾销方面仍存在不足。我国现行的反倾销条例在相关规定上存在不足,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不全面。就企业本身而言,在创新与产品质量上缺乏竞争力。化工产业协会不具代表性。

参考文献:

[1]姜言.浅析中国的对外反倾销新策略[J].人民论坛,2012(27).

[2]薛建.倾销与反倾销对进口国相关产业影响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3]李丽萍.化工行业应对反倾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2013(5).

[4]刘春娣.我国化工行业对外反倾销的特点及思考[J].中国商贸,2009(6).

上一篇:心理学视角下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下一篇:宗教生命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