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商业化之探讨

时间:2022-09-21 05:57:19

戏剧商业化之探讨

毋庸讳言,我们的传统戏剧正呈现一种渐趋式微,甚至没落的危险。最近有媒体报道,河南豫剧二团团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因为有政府施以援手,并且有获得企业资助的文化团体挤进帮助而感动到“以泪洗面”。消息一出,广大媒体、戏剧人乃至戏剧观众就此消息有了热烈的讨论和十分的关注。其中是否应该“以泪洗面”且不去评论,但至少强烈反映出了传统戏剧及其艺术家们十分窘迫的生存状况和环境。

一、公开亮出商业戏剧

“谁,或者用任何方式方法才能让传统戏剧及其艺术家们不再为接受救济而感动?”这个问题正是戏剧界以及媒体、观众关心已久、探讨已久的大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面对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和环境,这个问题的求解显得尤为迫切。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产生,而且不容置疑地正确,那就是“戏剧需要生存,关键还是要看自己有无直面市场的勇气,有无面对大众需求而做出调整的生存智慧。这也是一直以来,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普遍问题。”(《新京报》2009年10月29日社论《如何让剧团团长不再“以泪洗面”》)但在实践中,关于“戏剧直面市场”的问题却分歧很大,争论比较集中的焦点则是“如何推出商业戏剧来直面市场”。

1996年,俞洛生曾经在黄浦公园排演了莎士比亚著名的戏剧《无事生非》。当天的演出舞台是黄浦公园内宽阔的堤岸,背景是灯光辉映的浦江两岸高大建筑群,舞台上骏马奔腾,轿车环驶,加入了不少当时的时尚元素,这也吸引了不少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前去观赏,并引发进而思索对这出戏剧内涵主题的探讨。当时这出戏就因为商业元素的融入而获得认可。“对于今天的戏剧来说,一些戏剧品种的观众日趋减少。为争取观众,公开亮出商业戏剧的牌子是否可以成为传统戏剧除了被当成国粹供养起来之外,一些戏剧自救的出路之一。”(《上海戏剧》1996年第1期《强调一下“商业戏剧”如何?》)

二、商业戏剧由来已久

实际上,在上海商业戏剧存在已久。在上个世纪初,开埠后的上海开始了急剧的都市化与商业化的进程。都市需要文化消费,于是传统戏剧陆续进入上海。但是进入高度商业化都市的传统戏剧不得不面对“直面市场”的问题。在高度商业化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下,包括传统戏剧在内的许多艺术门类都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向,不再只满足懂行的戏迷和行家,而是把可能吸引最多的观众放在了考虑的首位。如何能吸引最多数的观众,如何能不断地吸引新观众戏剧便如何来演等等,于是在演出形式上,当时一些刚转入商业领域的科学技术新成果――声、光、电等技术手段――都被搬上了舞台。舞台上电闪雷鸣、真人遁形、东洋车上台的场面招徕了大批的普通观众,在票房大好的同时又培养了一批新的爱好者,继之,一批精明的工商业者又参与进来,并且在戏单、剧场里大作商业广告。这样,既借助大好票房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又资助和推动了戏剧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此一戏剧商业化发展的过程当时被称之为“海派”,与研究传统程式,讲究原汁原味,满足行家戏迷“老耳朵”为考虑和追求的“京派”相区别。拿传统京剧来说,到了今天,连台本戏,机关布景已经成为当时海派“商业戏剧”的标志之一。这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戏剧在那个时代直面市场的一个成功例子,也是商业戏剧受到时代和观众肯定的一次有建树的尝试。

三、电影分类得到的启示

公开将自己这一门类的艺术区分为艺术的和商业的两大类型在欧美电影体系中比较突出,并且直接提出了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概念。所谓商业电影是指为招徕最大多数的观众,单纯追求票房收入,最大可能实现商业利益和操作程序的电影。在主题和艺术品质的追求上,商业电影不一定是精品,但绝对是具有可看性,火爆惊奇,能达到取悦观众的目的。在美国,一些著名的电影学院在招生过程中就特别著名,该学院是以培养商业电影制作人才为主的。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艺术享受的需求必然是多元和多层次的,在这个前提下,这种现象是合情合理的,观众除了需要深刻的思考之外,同时也需要进行浅层次的文化消费。电影将自己的艺术门类区分为艺术和商业两大类型,更方便地提供了文化消费者的选择,使文化能够更好地满足各层次受众的需求。从这一点看,电影的做法似乎值得戏剧进行借鉴。

中国的传统戏剧,其观众同样有不同的层次,口味也不同。“初次接触传统戏剧的年轻人与老戏迷的欣赏要求相去甚远,两者其实很难兼顾。”(《新民晚报》2010年10月27日《扩大“戏曲人口”非易事》)很多戏剧剧种都在努力吸引年轻观众,以解决本剧种观众“接班人”的问题,但收效往往并不理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现代的年轻人视野开阔,生活和消费节奏快速,同时对传统戏剧缺乏感情,因此眼光会比较挑剔。与此同时,任何艺术样式又都因与存在的社会经济状况是相关联的,传统戏剧也不例外。传统戏剧在今天看来是小生产经济的产物,其传统艺术精品适合这种经济模式。在几百年的小生产海洋中,整个社会的运转是慢节奏的,从中精雕细琢出的正是戏剧精品的隽永韵味,非常适合那些戏剧行家和老观众慢慢咀嚼和品位。当今现代社会的运转,特别是年轻人都是快节奏的,商业市场社会崇尚的是时髦,创新休闲和娱乐。要吸引商业市场社会中的新观众,传统戏剧必须做一番扬弃创新的变化,使自己在商业市场中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让其与传统精品进行区别,公开标示为“商业戏剧”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是,传统戏剧也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在形式、内容等方面加入年轻人熟悉的元素,这种“变化”了的传统戏剧,可以说是专门为满足年轻观众来进行的一种文化消费。2001年台湾来大陆演出的,根据莎士比亚作品《麦克白》改编的商业戏剧《欲望城国》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四、不同的文化消费层次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戏剧艺术家在进行美的创造,但这种美的实现最终要通过观众来接受才算完成。所以戏剧创作要注意符合观众的品味和欣赏要求,这也是戏剧艺术家们进行戏剧创作不可忽视的方面和问题。面对商业市场社会,传统戏剧尤其需要重视这一点。在这一基础上,就有了两种品味和需求,即戏迷行家老观众的口味和年轻新观众的口味,也就是传统口味和时尚口味。譬如京剧在北京往往被称为去“听戏”,而不是“看戏”,突显的就是演出者的艺术名气和成就,同时也表明观众的“专业身份”,这是只有那些资深观众在听了多年戏之后,才能有滋有味地品味其中的精华和韵味。但是戏剧从历史沿革来说,大抵是一种俗文化,属于大众消费范畴,我们由此可将更多普通观众吸引到上演娱乐性为主的商业戏剧的普通戏院去看戏,在那里品尝传统京剧艺术精品韵味的同时,他们只是将看戏当成休闲消遣的一部分。听戏和看戏之间的区别其实也体现出两种不同文化消费目的的差别。

五、“变化”而来的商业戏剧

至于当今社会的年轻群体,其实是存在着对传承有年的传统戏剧精品以及艺术成就卓著的戏剧艺术家敬而远之的情形。但这并不表明他们拒绝艺术,拒绝经典。现代年轻人具备有深入爱好经典艺术的素质,但需要有作品作为入门的台阶,作为步入经典殿堂的引领,完成作为一个戏剧艺术欣赏者的广泛文化积淀,需要完成接收经典文化艺术的素质提升。对于传统戏剧来说,在市场上或在社会里,最适合的就是由传统戏剧稍作“变化”而来的商业戏剧。

“荟萃名角,选唱精华”从而得以传承戏剧艺术血脉,保留戏剧艺术家珍贵创作,传递薪火,培养新一代艺术家成长,这就是艺术戏剧。而“娱乐观众,探索创新”,在变化中扩大戏剧影响,维持生存,培养戏剧新一代观众的便是商业戏剧。虽各得其所,但两者却又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章太炎曾经说过,“实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艺术戏剧与商业戏剧完全可以互相影响,共同促进传统戏剧的继续发展。

上一篇:新时期越剧表演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笔触――艺术画作中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