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手术感染的手术室的预防护理

时间:2022-09-21 04:23:19

急诊手术感染的手术室的预防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预防护理在预防急诊手术感染中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急诊手术进行的术前、术中、术后预防护理。结果:通过手术室急诊手术感染的预防护理,降低了急诊手术的感染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急诊手术感染 手术室 预防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5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67-02

手术引起的感染受到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急诊手术是手术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急诊条件下的手术,常因术前皮肤清洁不充分,术前已有的开放性创口已成为感染创口,术者为了争分夺秒的及时抢救而来不及规范洗手等原因减弱了灭菌效果,而导致手术感染。

1 急诊手术病人的易感因素

1.1 皮肤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开放性损伤破坏了皮肤正常防御功能,致使细菌在术前已进入皮肤组织或更深部位而引起感染,损伤离手术时间越长越容易感染或感染越重。

1.2 炎症反应:

1.2.1 空腔脏器的炎症、穿孔均为严重的感染病灶,术前感染已侵犯邻近组织器官。

1.2.2 开放或闭合性创伤所致周围组织出血、水肿、缺血、坏死、血运障碍、异物存留、凝血块均可抑制巨噬细胞向微生物趋化、聚集而致炎症反应,导致感染。

1.3 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开放性创伤伴血管损伤、内外大出血致病人血容量下降,组织缺血缺氧增加了感染机会。

1.4 医源性影响:各种侵入性治疗措施均可增加感染机会。

2 急诊手术的感染途径

2.1 皮肤携带病原菌的病人因病情危急,急需手术治疗,来不及进行术前皮肤清洁准备,皮肤上携带的病原菌通过切口进入组织导致感染。

2.2 感染病灶、空腔脏器的感染病灶或穿孔的渗出液、漏出液通过接触伤口的器械、物品向周围组织散布;手术过程中对体内感染灶进行穿刺、切开,可使正常组织受到感染。

2.3 术者的手也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来源之一,急诊手术时因抢救的需要,有时来不及规范洗手,术中一旦刺破手套,手就成为重要的菌源;术者和工作人员头部的菌尘及暴露皮肤的有菌皮屑落入切口;术中血液、液体弄湿手术衣也易使细菌穿透;麻醉人员在气管插管等操作不规范,均会导致感染。

2.4 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带菌微粒可直接进入切口,或先落到器械、物品等而后污染切口,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是手术室内空气中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危急病人手术常需要多人密切配合,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空气的流动性增大,而增大手术感染的机会。

2.5 误用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器械、敷料造成感染,术中使用一次性物品的包装破损、过期未被发现亦可引起感染,全麻的气管导管、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消毒不严可直接造成病人肺部感染,输液、输血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均可导致感染。

3 急诊手术感染的手术室的预防护理

3.1 术前护理预防。

3.1.1 手术室内的术前准备:设立急诊手术间,由专人管理、室内必备的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手术间内麻醉监护系统、呼吸机、无影灯、负压吸引器、手术床等保护在合格备用状态。手术间内空气达:培养细菌总数200cpu/m3,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合格标准。在无备用急诊手术间的情况下,必须按接台手术消毒方法进入术前消毒,采用紫外线空气照射消毒和2%过氧乙酸以8ml/m3的量对室内物品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

3.1.2 接送病人采用双车法,病人衣物不带入手术室,巡回护士协助清除病人身上的污物和血迹,正确摆放好病人的,尽量减少病人在手术台上的翻动,以免增加空气中带菌漂浮物。

3.1.3 洗手护士按要求备好无菌台,注意检查无菌包是否达合格要求,如有效期、化学指示卡、胶带及包装是否完整等。

3.1.4 术者洗手应规范,严格执行手的消毒方法和步骤,在情况紧急来不及规范洗手、消毒,洗手后以碘伏擦手两遍后带双层无菌手套。

3.2 术中的护理预防。

3.2.1 预防空气中污染:为防止和减少细菌落入切口,术中手术间门窗应关闭,防止污染空气进入,为减少空气流动,在确保抢救胜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室内人员数量,可不安排手术间内人员参观。室内人员应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如叠单、做敷料等。手术开始后通向室外的正门不再开启。

3.2.2 术中所有工作人员均应自觉主动遵循无菌操作,保护无菌区,被污染和疑似污染的器械、盐水垫等物品应立即更换。洗手护士保管好无菌台面上的物品不被污染,摆放及传递器械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用过的器械及时擦净血迹。手术单、术者手术衣被血液和液体浸湿应及时更换或覆盖等处理。有条件的可使用由烯族烃纺织成的布单和手术衣(其无论干湿均能纺织细菌通过),洗手护士应密切配合术者做到熟练准确及时传递术者所需要的器械物品等,使术者操作得心应手,以缩短手术时间。术毕切口敷料不宜太厚密,以免影响汗液蒸发。因为温湿的皮肤会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条件。

3.3 术后的护理预防。

3.3.1 术后物品的处理:器械物品的护理原则是清洁、消毒、再灭菌。用过的可回收的布类敷料入袋装送入洗衣房处理,一次性使用物品按规定分类处理。

3.3.2 手术间物品采用湿液擦拭,地面、墙壁湿式清扫,基础清洁完毕后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照射消毒。麻醉及呼吸器械、管道亦需采取相应清洁消毒、灭菌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宇,张铮.手术室护理学技术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24

[2]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9-166

上一篇:老年人慢性肺心病发作期抢救与护理 下一篇:妇产科护理工作引发纠纷的原因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