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使役句的汉译处理

时间:2022-09-21 03:54:48

日语使役句的汉译处理

【摘 要】 日语使役句式日语表现的重要形式。在日汉翻译中,各种使役形式让译者倍感困扰。本文从各种日语使役句与汉语兼语句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总结了日语使役句的几种汉译处理方式。并从日汉使役句互译时的对应和非对应现象入手深入分析日汉使役句翻译的各种实践问题。

【关键词】 日语使役句 汉语兼语句 汉译处理

日语中的使役句作为语言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在实际运用中随处可见,这也是我们在日汉两种语言互译时为什么关注使役表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进行使役句式的翻译时,多把它们盲目的翻译成“叫、让、使”等词构成的汉语兼语句句式,过于片面地强调日语使役句的表现形式和结构特点,会大大忽略了日语使役句表达上的特殊性。就语序功能而言,日语使役句和汉语兼语句两者存在着差异性,既有直接使用使役翻译的对应表现,也有相当一部分使役表现句式则需要翻译成另一语言中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处理。

本文在此所论述的日语使役句,是以日语动词使役形态做谓语的句子。其构成主要是动词未然形,后续使役助动词“せる”、“させる”这样的形式。其所表达的基本意思,一般认为是“让某人做某事”,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它更多的用法。本文依据中日两国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之间的异同,将日语使役句的汉译处理总结归纳为:可译为兼语句、可译为主动句、可译为被动句这三种方式。并从此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进而掌握两者的相似与区别之处,并更好地将其运用于翻译实践当中。

1. 译成兼语句的翻译

基于日语使役句的情感表现,从语言中的情感强弱角度出发,将可译成汉语兼语句的日语使役句分为以下几类:一、表使令;二、表示触发;三、表容许、默认或放任;四、以责任为主的使役。

1.1表使令

此类使役句的含义一般为:施事者积极向受事者施加作用,使之改变状态或按其指令行动。其句子的基本形式是:“Aは(が)BにCを(さ)せる╱Aは(が)Cを(に)(さ)せる”。例:

①先生は学生に本を読ませたり、字を書かせたりする。

②おふろは行李から茶碗と箸を出して、菜々子に洗って来させた。

③父親は子供にピアノの練習をさせた。

译文:

(1)老师让学生读读书,写写字。

(2)妈妈从包裹里拿出碗和筷子叫菜菜子去洗。

(3)父亲叫孩子练钢琴。

这类句子中的施事者一般为人,其含义多见于意志性自、他动词的使役语态中,是日语使役句句型中是最典型,表达的“使令、强迫”意义情感也最强烈。这与汉语中“使令”含义最强的“使、叫、让”等词构成的汉语的兼语句形式表达的含义,可以说完全相同,即互溶关系,在翻译时理所当然可直接翻译成 “使、让、令、叫”等汉语兼语句句式。

1.2 表示触发

此类句子的施事者行为无意识地、消极地引起受事者的行为或状态变化。例:

①どんなに好意的に見ようと思っても、その男の顔はどうしても相手を吹き出させずにはおかないほど、兎に似ていた。

②大胆な色彩の配合が、空の水色と重なって、東京あたりから来る人間には、他のかな異国情緒さえ感じさせる。

译文:

(1)不管怎样想怀着善意去看,那个人的脸也活像兔子,甚至使人忍不住要笑出来。

(2)奔放的鲜艳色彩的配合和晴空的碧蓝相辉映,使东京一带的来客,甚至感到一种隐约的异国情趣。

表示“触发”的这类句子都有这共同的特点即:施使者可以是人或人的动作,也可以是非生物,但受事者必须具有感情和思维能力。其中的句子含义则多见于思维、感情有关的自、他动词的使役态。与以上相比,句中的“使令”程度弱于上一分类,所以在翻译此类句子时,会用汉语的兼语句形式进行汉译处理。

1.3 表示容许、默认、或放任

这类使役句表达的意思是使役者不去妨碍或者是容许、默认被使役者所进行的某种行为或这种行为所处的某种状态。如下例句:

①言うことを聞かないんだから、勝手にやらせておかばいい。

②甘えていないているだけだから、そのまま泣かせておきない。

③娘が留学行きたいと何度も言ったので、彼女をイギリスに留学させた。

译文:

(1)不听劝的话,就随他吧。

(2)他哭是在撒娇,别管他,让他哭去吧。

(3)因为女儿几次说想去留学,就让她去英国留学了。

此类使役句型的汉译方式与以上第2点分类相似。其“使令”程度从例(1)到例(3)依次递递增。所以其处理方法相同--采用汉语兼语句的形式进行汉译。

1.4 以责任为主语的使役句

除以上所述之外,还能直接翻译成汉语兼语句的一类句子就是以责任为主的使役句。责任为主的使役句原本与使役主体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好的事态发生在使役对象身上,其句子在本意上并非如此,但最终出现了说话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并且这类使役句还经常会与表示事与愿违的助动词“てしまう”一起使用,表达某种后悔感。此分类的情感强度处于最弱位。例:

①お待たせしてすみません。

②この店が客にこんなまずい物を食べさせるのか?

③交通事故にあって、みんなを1時間も待たせてしまった。

④うっかり失礼なことを言って相手を怒らせてしまった。

译文:

(1)让您久等了,实在不好意思。

(2)这个店子让客人吃这么难吃的东西?

(3)因为交通事故让大家等了近1个小时。

(4)不经意说了失礼的话让他生气了。

在这类日语使役句的汉译过程中会出现究竟是译成的汉语“让”字还是“使”字兼语句的疑问。如何选择两者的方法原则存在略微不同。如“让”字句的施使者主要是有生物--人,常表示施使者致使某人采取某种行为,常与人的主观意志有关。“使”字句的施使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但是施使者主要是事件,表示由于某个事件而引起的一些结果,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所以在汉译翻译处理时,需要我们要对这些字词的选用多加斟酌。

2. 译成主动句的翻译方式

日语使役句在作为“兼语句”的处理翻译方式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多种方式。如日语中有些自动词没有其相对应的他动词,因此由于上下文的关系或辞的搭配需要使用他动词时,就不必须把这些自动词变成“せる╱させる”的形式,使它能起他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虽然在形态上有使役句的样式,但并没有明显的“使役”含义包含在其中,所以笔者把这类句子的翻译称之为主动句的汉译处理。如下例句:

①用事をすませてからいくことにしました。(下转第301页)

(上接第296页)

②経済を安定させるのが当面の課題だ。

③用事があるので、先に帰らせてもらいます。

④もっと早く救急車を呼べば、彼を死なせずにすんだのに。

这些句子虽然在原文中含有使役句的构成形式,但不能用汉语的兼语句句式来进行翻译,如果将没有实际意义的使役句译成兼语句,语气就会变得奇怪,所以我们在处理这类句子时采用的是主动句的翻译方式。如上述例句译文:

(1)决定了办完事以后去。

(2)是经济稳定是当面面临的课题。

(3)我有急事,先回去了。

(4)要是早点儿叫救护车,他就可以有救了。

再如例句“お酒が今回の交通事故を起こさせた。”我们一般翻译成:“饮酒导致了这次的交通事故。”如果照搬使役句来翻译就会翻译成了:“酒使这次交通事故发生了。”这显然是不符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所以根据日本表达习惯上的不同,我得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来达到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 译成被动句的翻译方式

另外还有一类句子,其中既含有日语的使役表现,又含有日语的被动表现,这类句子被称之为使役被动句式。使役被表达的是某种动作行为并非出自动作者的本意,而是被逼、被强迫去做的意思。这类句子虽有使役的表现形态,但没有丝毫的“使令”含义,所以在翻译时不能过于表面化的对此进行翻译处理。例:

①大学病院では予約をしていても1時間は待たされる。

②店員が上手に進めるので、買わなくていいものまで買わされてしまった。

③昨日はお母さんに3時間も勉強させられた。

④彼と飲むと、いつも僕がお金を払わされる。

译文:

(1)在大学医院即使预约了也要等上1个小时。

(2)在店员的极力推荐下买了本不必要买的东西。

(3)昨天在妈妈的逼迫下,我学了三个多小时。

(4)和他喝酒,总是我买单。

“使役+被动”这类句子,在结构以及语言功能上存在着差异,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套用汉语兼语句句式,而是根据所表示的含义,运用强迫含义词语的替代或者用意译的翻译方式进行汉译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日语使役句式和汉语的兼语句式两者之间也存在异同。本文正是从这两点出发,对比较常见且固定的使役句及其汉译实例进行总结分析、比较,通过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知道,在汉译时不能盲目地对这些使役句进行对应翻译。根据日语使役句在语言上的强调程度和情感上的浓烈程度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我们可以总结出在翻译过程中,对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的熟知和灵活运用,对我们的翻译实践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今后也将进一步从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及语言的运用角度出发,具体地解决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把它作为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グループ.ジャマシイ.日本语句型词典[M].徐一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周慧娟.使役的几种特殊表现形式[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0.3.

[3] 潘红娅.日语的使役表达与汉语兼语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9:204-206.

[4] 顾伟.从翻译的角度分析日汉的使役表达[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2):25-28.

(作者单位:湖南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上一篇:浅析瓦格纳乐剧的特点 下一篇:煤炭企业销售费用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