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拒绝分析的泥潭和技术的陷阱

时间:2022-09-21 02:25:05

诗歌,拒绝分析的泥潭和技术的陷阱

摘 要:摒弃对诗歌作分析和技术处理,建构师生对话,创设文本对话情境。教师应当学会站在课程立场用批判的眼光教学,选择教学内容,伪诗歌也有教学价值。

关键词:主体对话;诗歌教学;课程批判

诗歌教学难,难就难在教师大费周折地讲了半天,学生却好像绝缘体,对教师提出的这问题那分析、这结构那联系,没有反应。一位资深老教师同时也是市级学科带头人,在一次教学苏教版第七册诗歌《老师,您好》后,不无感慨地摇着头对笔者说:“这课真难上。”这位教师是按照教参的设计来教学的,这也是大多数教师备课时的第一选择。但课程论知识告诉我们,教参的设计只是编辑者自己对选文的一种解读,不等于课程本身。我们教语文不是为了教编者的解读,而是教解读的方法。这种解读可作为参考,不是圭臬。2011年版课标修订征求意见稿,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鉴于此,我在教学《老师,您好》这首诗时,完全抛开了教参,而是在重新认真研读教材和有关文学理论、课程理论、对话论丛书之后,确立了现代诗歌阅读教学主体间对话的基本策略,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抓住读者期待,推动文本改写,建构师生对话的前提和可能

对话论的研究者告诉我们,教学是在主体间展开的一种对话,学生就是在这种主体与主体的对话过程中,学习对话,学会对话的。这种对话的起点和前提是,学生与教师对话前有一个与文本的对话,即文本预读——生成文本2。课堂上,文本2与文本1(教师备课时与文本的对话)在对话中交流、碰撞,教师的适时引领、点拨、指导,催生学生的文本改写,顺应或同化学生原有的阅读图式,生成学生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即文本3。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会因与学生的对话,与学生思维情感的交流、碰撞,丰富和完善自己对文本和学生的预设,获得丰厚的第一手资料——文本4。它蕴涵着对学生、对自己、对文本、对编者的重新认知,获得教育意味上的真正成长与发展。语文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促使儿童学会用自己的方法习得文字,获得全面发展与成长。

鉴于此,为了使这种文本改写得以实现,教师要重视儿童的阅读期待、阅读初体验和个体感悟,懂得站在儿童立场,从儿童阅读心理出发,创设对话的积极情境。比如,经过审慎思考,我决定把教学《老师,您好》一诗的核心价值定位在感悟、体味、比喻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上。“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虽不是全文唯一的比喻句,但抓住了它既有知识又有情感、价值观的熏陶,兼顾了课标“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这一理念阐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中,我抓住题目,让学生整体感悟、猜想,这是一首赞美教师的诗歌,然后通过个体带理解读题目,开启对话情境的帷幕。接下去让学生联系自身经验、体会,谈谈教师哪些地方值得赞美?谈谈最难忘的一位教师的事例。教师相机理答,与学生展开对话,表达赞成、同情、关注、理解、安慰等等。师生的情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升温发酵,只等着催开那一朵朵最美的语言之花。然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谈如果用老师打比方,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一句句带着滚烫情感的优雅的比喻句,很快从学生口中吐露,教师是字典、灯塔、春蚕、蜡烛、园丁、春雨、露珠、大海、妈妈……我让学生当堂记录下这些精彩的比喻,学生课后还完成了一首四小节的由比喻句组成的回环往复的小诗《老师,我想对你说……》,学生又写出了一些新颖独特的比喻句。

二、站在课程立场批判、选择教学内容,伪诗歌也有教学价值

2009年,亲近母语推广人徐冬梅在《东方今报》上率先带领多位语文教师,为语文教材把脉,提出现行教材存在伪诗歌现象。她举了《老师,您好》的例子,“……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教师的辛劳。”确实,这几句话更像大白话、喊口号,离诗歌应有的凝练性和跳跃性相去甚远。但问题是,在现有体系教材建设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它作为选文的教学价值。课标指出教师要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这其实是在说教材不等于课程,教师要学会站在课程角度,看待一篇选文内容教学的核心价值在哪里,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老师,您好》承载的更多的是“体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样主流的价值观。

新课程体现主流价值观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选文是否舍此无他,值得商榷。更为迫切的问题是,是否就因为不够完美的教材,就要抛弃它该承担的教学价值,答案是否定的。王荣生先生把语文教材的选文鉴别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类,它们各有各的功能,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老师,您好》当然不是名家名篇,也不是语文的用件和样本,所以作为“例文”处理较为恰当,体现“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因此,才有了感悟、体味比喻句的内涵和表达效果这一教学核心价值的确立,也算是“在废墟中建构未来”。如果教师不加批判、选择地权衡文本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又怎么可能有师生之间精彩对话的展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上一篇:哑巴姐姐 第12期 下一篇:k的几何意义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