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时间:2022-09-21 02:21:32

高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高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要求高校广播电视新闻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强调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思想和方式,同时也要求高校能够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出更加全面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本文先简要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就如何创新高校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模式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

引言

新时代的到来对我国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时也要跟上时展的要求,重视人才编辑能力的提高。而就当前我国高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高校在师资队伍、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必须要引起重视[1]。因此,以下本文就高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具体的探讨。

1.当前我国高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1 师资建设有待完善

要调整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学生的更好发展必须要求高校能够完善师资建设。师资建设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当高校师资建设得以完善,才能够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有效实施,也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2]。但是从当前我国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师队伍素质来看,虽然高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为高学历教师,但是教师在时代接轨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没有认识到时展的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的影响,及时部分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的,但是在教学中也仅仅是“一句话带过”,没有真正从时展角度出发,进行人才的培养。此外,大部分教师为理论型教师,在实践经验上仍然较为缺乏,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自然无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2 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看,大部分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为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为,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程度不足,与社会实践脱轨严重。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必然要求编辑人才能够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在编辑时不能够完全拘泥于一种或者几种形式,而要求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思想,及时跟上时展的步伐[3]。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教学方法继续进行教学,未来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约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不利于实施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方案。

1.3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高校在广播电视新闻课程设置上也同样存在较多的不足。第一,在课程体系上,高校的课程结构模块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教育类课程设置得较少,这对于实施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十分不利;第二,针对性不足。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少学生反应这些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广泛性,没有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针对性不强;第三,课程内容落后。不少高校设置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有关课程仍然建立在过去的课程内容基础上,如有关电视线性编辑设备的课程内容,其实际上已经不适合于当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目前新媒体的出现要求能够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术,因此有关电视线性编辑设备的课程内容可以适当减少。

从当前广播电视新闻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给我国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互动性强等特征,而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却不具备这些优势,因此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对我国高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要结合当前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的时代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便实现人才的未来发展。

2.1 重新定位

新时期要调整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求高校能够从时展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位教学。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实践型、创新性和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能够重新调整教学定位,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放在知识能力的前面[4]。从时代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新时期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必须是具有较强新闻敏感度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坚定政治信念的编辑人才、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以及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因此,从这几点出发进行教学定位,制定和实施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前各高校首先需要做到的。

2.2 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课程设置是实施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要培养更多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必须要求高校能够根据本校当前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和广播电视新闻现实发展的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第一,要求高校能够完善课程体系。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教学中,高校和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新时期必须要求从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因此必须要调整实践教育课程的比重。此外,在实践课程之外,为了满足其他学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习,学校可以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等几个部分,以便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有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相关的知识,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准。同时,高校还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与广播电视新闻相关行业发展的未来发展预期,合理增设其他专业课程,这样可以帮助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第二,要求教师能够调整课时设置[5]。高校设置的广播电视新闻课时数量较多,这对于节约时间让学生进行实习训练和操作训练不利,因此高校可以适当缩减这些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要求能够调整课程内容。一方面,要求能够适当增加现代化广播电视编辑技术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上,要求能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学校可以减少理论知识的安排,增加案例分析内容和实践训练内容,这样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编辑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2.3 创新教学方法

当然,要培养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重视学生在创新能力、独立分析能力、践能力等方面的更好发展[6]。当然,要做到这点还要求学校加强师资建设,招聘更多实践型教学,或者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训练,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也必须调整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的调整、重新定位办学宗旨,并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如成,严海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创新[J].新闻爱好者,2012,19:71-72.

[2]吴菲.民办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新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4,24:61-62.

[3]杨惠林,赵琴粉.全媒体视阈下地方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红河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J].新闻知识,2015,04:91-93.

[4]潘倩,李浩.互联网思维下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改革探析――本文以衡水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8:31.

[5]王蕾.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72-74.

[6]冯广圣.媒体转型期的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问题与对策――以玉林师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28-132.

上一篇:略谈当前风景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 下一篇:浅析水利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