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时间:2022-09-21 12:49:02

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摘要: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自然生态和谐的社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是自然、人、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共生、共盛、共赢的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是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属于生态范畴,而且涉及人、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很多努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对我们现在和将来都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095-02

一、“环境友好”概念的提出

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地深化,逐步形成了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概念。2005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世纪议程》中,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含义的“有利环境”的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理念[1]。2005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世界各国开始以全方位的视角认识“环境友好”的理念,涉及的范围涵盖了生产、消费、技术、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2005年日本政府发表《环境保护白皮书》,明确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首先需要对“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界定。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仅属于生态范畴,而且涉及人、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首先,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自然生态和谐的社会。自人类社会出现之后,自然界作为人和社会的外部环境,既是人和社会存在的自然条件,又是人类改造的客体。由于人类的产生,自然界具有了客体的新属性,并作为人的对立面而存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便成为认识与被认识、利用与被利用、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且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的活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环境,而且影响了自然界的进化,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了人类的烙印。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随着近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人对自然的影响也在加深,自然界随之遭到破坏,产生了全球性危机。因此,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友好型社会,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因此,生态和谐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标志。

其次,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自然、人、社会协调发展,共生共盛共赢的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仅是生态和谐,有利于自然界发展,而且是自然界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社会。

最后,人本来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2],自然是人类之母。它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本原的性质和意义。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事实上,自然界的发展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的发展又会为自然界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和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双盛”、“双赢”的关系,而不是“双衰”的关系[3]。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要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人得到发展,又要给自然界应有的补偿,使自然界有再生的能力,促进自然界的发展。这样,人对自然的改造就实现了双重任务:一是实现了对自然界索取和补偿的有机统一,促进自然界的发展和良性循环;二是实现了既促进自然界发展,又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使人在自然之中发展和自然在人之中发展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是环境友好型社会题中的应有之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脱离人的群体和社会的孤立的个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社会是人与自然统一的中介,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平台。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的存在基础”,“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对他说来才成为人”。[4]

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党和政府以及全人类作不懈的努力,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指向的政治层面意味着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要求党和政府加强生态执政、生态立法、生态行政和生态社会动员,加快环境保护的法治进程。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推进民主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公众参与水平。要保护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和政府公共决策的权利。保护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决策。就环保方面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和鼓励人民群众使用涉及环保的民主决策权。环保也将因此成为政府职能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在政治理念、综合决策、发展战略、法律法规等方面,率先探索、实践、落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内涵。公众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佳体现,而环保领域的公众参与,将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佳切入点。因为环保虽不是政治最敏感的领域,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利益主体。环保的公众参与,最有可能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共赢”的切入点[5]。

第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指向的文化层面体现为大力倡导和树立和谐友好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切实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第三,实现环境公平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已经过大,基尼系数已攀升至0.45左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6]。不解决收入分配过分悬殊的问题,伴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迅速增长,社会矛盾也会越积越多。这就要求逐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充分关注低收入群体,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社会阶层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公平与环境公平是紧密相关的,我们所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都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占有有关。如果不能实现环境公平,所谓实现社会公平也就失去了现实的内容。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物与物的关系后面,从来是人与人的关系。环境公平所要求的是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责任的承担方面应体现公正性,做到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公平问题备受各国关注,原因在于,环境不公平十分明显,引发出了许多社会问题,加剧了社会不公平。

环境公平不是抽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观念问题,而是现实的利益关系问题。环境公平涉及到社会公正,关涉到社会和谐。没有环境公平,就没有友好型社会。简言之,环境公平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基础。

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第一,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瓶颈约束,而破解瓶颈约束需要理论创新,环境友好理念的提出,无疑从社会经济基础这个角度为小康社会做出铺垫。资源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瓶颈约束,破解瓶颈约束需要理论创新[7]。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社会经济基础。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我们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纲领和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并使之具体化,做到实际工作有旗帜、有目标、有抓手。这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的政治基础。从这两点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环境保护的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既是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面旗帜,也是全面系统开展环境保护实践的总抓手。构建全面友好型社会实践上就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紧跟党的政策。

第三,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中国改革开放实施的是经济效率优先改革,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前,这种社会公平理念已不再适应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的社会现实,而环境友好型社会则站在一个全盘把握的高度,主张全社会共享改革成果,这就更加接近了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对整个中国社会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社会公平的平衡良性社会状态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了社会理念的转变。

我国要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和努力,任重而道远。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引下,我国正朝着这方面不断的努力,相信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一定会日益完善,朝向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欠发达地区城市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下一篇:试论我国环境权实现的问题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