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难点和对策

时间:2022-06-17 04:36:53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难点和对策

[摘 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环境友好逐渐成为其中的关键部分,特别是我国的农业发展必须要走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但是当前这种形态的发展凸显出了许多矛盾,因此,加速和推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以及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环境友好型农业,并分析了h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难点,最后提出了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52-01

1 引言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通过制度变革以及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以环境污染和破坏为代价的,由于在粮食作物上施用的化肥农药使用量一直在增加,一些不当施用会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严重的污染,使大量的水生生物死亡,且饮用水被污染以后,也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除此以外,农业污染还包扩每年大量生成的厩粪、地膜和焚烧秸秆等。这些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可观的,并逐渐超过了工业和生活污染。因此,我国必须要将农业生产模式加速向环境友好型转变。

2 环境友好型农业概述

环境友好的概念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联合国里约环法大会正式提出的,主要指各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活动,必须要以环境、生态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科学创新为动力,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友好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农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力求实现环境、生态和经济相和谐的生产模式,如“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生态农业”等高级形态,能够在常规农业中降低污染率,进而使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可以在可承受范围以内。我国从发达国家引进了许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但是由于技术的难度、成本高、适应性低,只能实现部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无法大规模的推广使用,因此要认识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难点。

3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难点

3.1 具有农业技术一般特点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指导思想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持续能力相适应,目标是满足社会需求但是不危及后代的可持续农业发展,其中综合了污染治理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食品安全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等。但是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仍然具有农业技术的一般性特点,这些一般性特点造成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难度增加,具体如下:

(1)开发难度大且周期长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综合了许多新的学科,这些新学科本身还在发展当中,处于摸索阶段,无法通过直接的引进模仿来转化为自身经验,且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形成了技术壁垒,对模仿借鉴造成了阻碍,对国内的技术创新要求更好。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发展的同时,还要保障农业的收益,粮食的安全以及农业经济的增长,因此造成了较大的开发难度,并增加了研发和检验的环节,使研发周期也随之延长。

(2)收益不确定性大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开发难度越大,研发的风险就越大,导致研发失败的概率增加,在长周期的研发过程中,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增加,会受到不可预测的天气、周边环境等的干扰,使收益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

3.2 部分优惠政策制约

长期以来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许多和农业相关的政策上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对大宗农产品进行一定补贴,以及对农药企业的税收、运输等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扭曲作用,农药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许多农药企业粗放经营、生产技术落后以及资源浪费,并形成了低价竞争的恶劣局面。由于农药价格低廉的优惠政策也导致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农药的使用效率,有时会过度的依赖农药。大量的施用农药使土地和水资源被严重污染,生物的多样性遭受破坏,甚至包括大气层,农产品经常被检出有毒农药,为农民带来不小的损失。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形成积极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过多的优惠政策成为了农业技术创新的瓶颈。

3.3 主导技术的替代性不强

从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过程来看,源自与工业技术的积累,工业领域电气技术、化学技术等为农业技术的创新垫定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要求是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利用机械论规律来指导农业经营活动,这种技术在发达国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我国而言无法在存在粮食安全的地区进行推广,且推广的强度较低,农民普遍的低素质,以及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人才储备力量的不足,再加上缺乏新思路、新方法,为新技术的推广造成了一定阻碍。

4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对策

4.1 修正农业相关政策

根据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模式在欧美等国家取得的优良成效,可以在政策上做出以下修正:减少农药产业的优惠政策,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限制农药的滥用和过度依赖,在农药施用量减少的同时,维持粮食的生产力,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立法,特别是对农药的使用要有严格的比例规定,对违法使用的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措施;实行农业绿色支付,在取消农药产业的优惠政策之后,农业生产投入会增加,采取绿色支付可以弥补农民的损失,将农民的环境保护行为与收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激励农民使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

4.2 完善农业技术科研体制

我国要尽快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诱导想结合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研发运行体制,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创造多渠道的融资环境。针对当前面临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明确发展的重点和先后次序,根据不同的技术等级采取合理的投资方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以及科研成果的认证机制,创建农业技术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大力引进相关人才,制定人才储备及开发计划;建设农业科研推广服务体系,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完整的体系来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通过教育及培训可以转变农民对于多施肥能够多增产等错误的观念,还可以提升农民对于新技术的适应和使用能力;加强国际领域的合作,通过国际间合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观念和发展思想,还可以获得技术开发的资金支持和援助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还要加速推动环境友好农业技术的创新,加强研发和推广,将环境友好型农业作为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柯炳生.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02).

[2] 蒋莉.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初探[J].新疆农垦经济.2006(08).

[3] 张俊飚.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4] 孙佑海,柴涛修,幺新,朱新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09(04).

上一篇:昨日招摇撞骗被判刑 今日冒充警察再进宫 下一篇:企业资产管理模式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