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小企业”的发展致思

时间:2022-09-21 12:33:29

“互联网+中小企业”的发展致思

〔摘要〕 “互联网+中小企业”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制造与服务模式的互联网化、营销模式的互联网化、管理模式的互联网化和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互联网+中小企业”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生产能力和内部分工结构更趋优化,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有效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市场。“互联网+”面临的不确定性,互联网生态圈认识上的偏差以及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难题,使“互联网+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中小企业要以开放心态和互联网思维,发展平台经济,关注微创新,充分发挥新三板作用,以寻求新突破,并通过努力探索“互联网+中小企业”战略的落地实施方法、构建“互联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创新“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等措施,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中小企业”,平台经济,微创新,新三板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6)01-0103-05

“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四项内容之一,就是大力推进“互联网+中小企业”。“互联网+”助力中小企业创新成长,让中小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想象空间,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丰富的服务,以及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很多中小企业的创业团队都非常年轻,思维框框少,态度积极,只要他们能够看准产品的方向,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坚持不懈努力,现在的“互联网+”中小企业很可能就是未来的佼佼者。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中小企业要以互联网思维,以开放的心态强化互联网化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优势促进自身发展。

一、“互联网+中小企业”的主要内容及独特作用

“互联网+”的核心是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升级、改造传统企业,最终重构市场关系、销售终端与供应链,以适应基于新技术、新形势、新需求的全新市场环境。目前,“互联网+中小企业”尚处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的起步阶段,中小企业应主动进行思维模式和经营模式的自我颠覆与变革,加速行业的互联网化程度,突破现有的发展瓶颈,实现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一)“互联网+中小企业”的主要内容。“互联网+中小企业”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制造与服务模式的互联网化、营销模式的互联网化、管理模式的互联网化和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

一是生产制造与服务模式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创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基于用户积极参与创新全过程的快速迭代式创新,基于用户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社会化与协同的创新,加快产品的更新周期,实现产品服务互联网化。“互联网+”给了传统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创造新价值链条的重大机会。但“互联网+”并不是通过互联网企业改造传统企业来完成的,它需要每个行业都采取行动,主动搭建平台生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融合创新,从而发展出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二是营销模式的互联网化。近年来,随着线上竞争的日趋白热化,O2O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蛋糕,其准入门槛不高,吸引了各路创业者的竞相逐浪,从而催生了多种商业模式的集中涌现。“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是基于移动、社交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它运用互联网技术发现需求,降低沟通成本;是以O2O为主导的营销,在实现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增强客户黏性,最大化地降低营销成本。

三是管理模式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实现了企业的组织创新。在产业组织层面,扁平式、合作性将替代集中型、层级式的组织结构,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降低,大企业平台化、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增强。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互联网化的核心是用互联网精神改造中小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产业的上下游商业价值链,以数据基础为驱动,强调数据资产的规范化管理。利用信息化平台解决中小企业仓库、连锁门店以及业务销售人员的管理问题,将整体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开启了新的数据反馈管理模式。

四是商业模式互联网化。中小企业用互联网模式开辟新业务,平台经济、平台战略、平台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模式。互联网思维下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付钱”的商业模式,变得十分正常。中小企业没有实力构建属于自己的平台,加入已建好的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从而形成以用户为中心、大数据为基础、相关性为灵魂、平台经济为战略的互联网化商业模式。企业在知道用户真正需要、自己的实际用户和潜在用户,以及这些用户的特征和兴趣的基础上,转变企业盈利模式,从原有的“一对一”模式转变成平台模式 〔1 〕。

(二)“互联网+中小企业”的独特作用。“互联网+中小企业”的独特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有效改变生产的具体形式和流程,实现技术互联网化升级与重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中小企业生产能力和内部分工结构更趋优化。“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内部及产业间的运用,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配套技术的嵌入,在行业间产生反馈、互动与协调,促进中小企业实现融合与创新。

二是互联网金融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其针对性、普惠性以及便捷性更适应新兴企业和创业者的需求,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通信等技术,依托电商平台和各种搜索引擎,广泛介入各种金融业务,诸如第三方支付、金融电子商务、在线理财产品和融资业务垂直比对等。与传统金融服务项目相比,其创新优势更为明显:金融机构可以依托技术手段的革新,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对客户进行个性化金融服务;在“普惠、共赢”的互联网精神影响下,金融机构会加速服务理念的转变,不断推出操作便利、成本低廉的金融创新产品。

三是基于互联网透明、垂直与低成本的特点,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上下游集聚程度低、信息不对称、交易环节过多以及交易成本偏高等难题,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互联网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具有全球化、开放性、分布式、交互式、去中心化、海量信息等特征。互联网具备的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精神使信息或数据的潜能得以爆发,从而转化为巨大生产力。“互联网+中小企业”战略的推进,将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应用领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基于适合企业的电子商务运行模式,能有效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市场。利用电子商务规则与法规,在完善企业产品在线物流的基础上,坚持线上的机会在线下、线下的希望在线上,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依靠实力和基础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业界新生态。电子商务低廉的交易成本、简单的贸易流程、超越时空的新型经营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可观利润,使中小企业实现错位经营发展,走独特的竞争取胜之路。

二、“互联网+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发展的不确定性,互联网生态圈认识上的偏差以及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难题,使“互联网+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一)“互联网+”面临的不确定性,导致不少传统中小企业在“+”或不“+”之间徘徊。一个成功的案例有太多偶然性,传统企业采取互联网思维重构的方式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沿袭,“互联网+”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直接模仿,每一个“互联网+”创造的新企业、新产业都具有不同的背景,难以模仿。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许多中小企业面临两难抉择。市场经济对应的是不确定性,而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创新,同样具有高度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对中小企业既是恐惧,也意味着可以冒险,冒险成功了,就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效的方法是用快速迭代适应互联网不断变化的需求,对抗互联网的高度不确定性,以推动企业创新。

(二)互联网生态圈认识上的偏差,使中小企业面临“互联网+”失败率居高不下的挑战。中小企业拥抱互联网其实并不容易,“互联网+中小企业”发展有很多误区和难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规避,可能导致转型失败,企业投入了不少精力,最终一无所获。国内许多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集中在开拓电商平台、做个APP、开个微信服务号等进行网络营销,这些仅仅是互联网工具,搭建相对容易。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或者平台建设互联网生态圈,依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让企业转型的风险降到最低,才是“互联网+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中小企业发展“互联网+”要建立互联网生态圈,完善企业的互联网生态,利用互联网基础元素加强品牌宣传,加强和消费者的互动沟通,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所获取的信息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中小企业发展“互联网+”重在企业自身的生产活动与互联网的结合,或者说是利用互联网提升企业生产活动的效率,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实现创新发展。那些把互联网创新当作“狗皮膏药”的企业肯定行走不长。相反,只有把“互联网+”当作危机状态下绝地反击的企业才能够转型成功,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对“互联网+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制约。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同时存在缺乏适应互联网差异化价值创造需要的核心竞争力和相关人才,适应营销互联网化的投资需求与资信程度不高等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说,“互联网+”不是想加就能加,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粘在一起,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合理的战略布局,需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市场和定位,寻求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互联网+”不止于创造多少东西,而应以用户为中心,基于单一消费者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实现柔性生产,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清晰比较成本高低、用户定位与市场需求,实现个性化生产和销售。传统企业面对发展瓶颈,比如采购成本高、去库存化难、用户黏性不高等,要以用户为核心设计并生产产品,砍掉低效率、不合理部分,融合互联网对行业潜力再挖掘,用互联网思维提升企业。

三、“互联网+中小企业”的主要突破口

“互联网+”的核心是重构供需结构,产生新的经济能量,而不是切割原来的市场。“互联网+”正在对传统产业产生深刻影响。从事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需要冷静思考,找准突破口,尽快适应这一新变化。

(一)以开放心态发展平台经济,寻求商业模式新突破。在互联网时代,平台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形式,显示出其强大的资源整合和增值能力,对推动产业持续创新、引领新兴经济增长、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和变革工作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平台自身不生产产品,但其特有的交流或交易的媒介功能、信息服务功能、产业组织功能和利益协调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广泛的发展前景。互联网思维下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付钱”的商业模式,擅长在别人收费的地方免费,在别人挣钱的地方亏钱,并以此做到少花钱或者不花钱就能干成事。免费是互联网主要的商业特点。创业艰难,免费不可能永远持续,但是收费会把用户赶走,因此,需要努力设计出一种商业模式,实现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互联网+”时代产业和企业的边界正在消失,互联网思维颠覆着一个又一个行业。

“互联网+”带来了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中小企业要以开放心态、互联网思维,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寻求新的突破。搭建开放交互的统一平台和共同发展的生态圈,通过平台共享,帮助更多企业完成互联网化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众筹资源走新路,实现从技术到平台的大幅度跨界转型。中小企业借力互联网发展服务业,在工业市场饱和状态但服务业供给不足的当下,能催生出多种商业模式。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就是基于这样的需求而产生的。一方面,平台引进涵盖了融资担保、管理咨询、技术创新等各方面的服务机构,定时邀请业内专家对企业讲学授课、沙龙交流;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在平台免费注册,一旦企业有需求,不需要东奔西走找服务,在平台就能直接对接服务机构。

(二)以互联网思维关注微创新,搭建协同化技术服务平台。互联网微创新是中小企业未来重要的竞争力。中小企业拥有的资源有限,在资本、技术和实力上都无法与大型企业抗争。微创新强调的是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快速出击,不断试错。一切从用户需要出发,聚焦、专注某一方面,依靠互联网思维,擅长客户深耕的微创新,能有效规避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用较低的成本满足客户需求,从而撬动大市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微创新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最具竞争力的是那些深度理解用户、小步快跑的微创新企业,这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对于有实际产品的公司,可以用产品作为卖点;对虚拟的卖服务的互联网公司,通过软文推广、事件营销等,让整个互联网都能看到你的产品、服务和关键词等 〔2 〕。

中小企业一般没有能力对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变革。现实中中小企业的创新大多是基于主导设计的、渐进式和改良式的创新。同时,突破性创新初期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在推进商业化过程中,基于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必然存在大量微创新使之调整、补充与完善,尤其是在不同标准之争阶段表现得更为突出。为此,中小企业的微创新要重点关注行业发展方向,一旦行业主导设计竞争失利,就有可能使前期的微创新投入失败。中小企业微创新要高度重视被模仿,通过多个微创新关联组合,在提高微创新门槛的基础上,将微创新的隐性知识嵌入团队,提升微创新能力,并将其打造成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充分发挥新三板作用,突破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瓶颈。新三板是一个多样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新三板的低门槛、不设财务指标的备案制度,是中小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借用资本市场杠杆作用突破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新三板准入门槛只有规范要求,没有业绩指标要求,特别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新三板逐步升级,首先是协议转让挂板,其次是相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提升为做市转让,未来发展与主板市场相似的竞价交易,通过良性的优胜劣汰得到渐进式提升和发展。中小企业因为抗风险能力差,可以抵押的实物资产有限,始终缺乏利用金融杠杆做大做强的平台。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目前新三板的交易方式主要有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两种,与主板、创业板市场相似的竞价交易方式还没有正式推出。新三板挂板将公司变为一家达到资本市场最基本要求的企业,实现了公司股权标准化,提高了公司融资能力和整体收购对价,提升了公司知名度和投资者能见度 〔3 〕。

目前新三板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流动性较差。新三板合格自然人投资者门槛按相关规定为500万元,高门槛限制相当多自然人投资者入市,市场交易量持续萎缩,活跃度不尽人意问题日益严重。二是融资效率开始下降。新三板市场融资需要经过监管审查程序,企业在定增之前,需要对持有企业股票的所有投资者进行核查,耗时较长,导致企业定增效率大大降低,定增市场开始降温。三是有些新三板公司在创业阶段就脱离主业,把大量资金投向二级市场、新三板、私募股权、高利贷等高风险市场。这种热衷于玩弄资本游戏的结果是严重伤害了企业自身以及整个市场。放宽投资者准入门槛,提高市场融资效率,完善制度建设成为新三板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促进“互联网+中小企业”的具体建议

近年来“互联网+”中小企业战略的落地实施初见成效。企业通过整合全产业链,升级产业配套、平台、运营等一系列措施,发展线上,开办网店,实现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涌现出一批成功转型样板和帮助企业走向互联网的专业化服务公司。如连云港美步家居制造有限公司,原来的主打产品是美步楼梯,现在将产品范围扩展至家装领域,并从产品设计、制造、安装直至售后服务全程融入“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客户从产品设计到安装可全程参与并实时跟踪,线上线下一对一服务。这一新的经营模式既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企业成功转型。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中小企业”,需要中小企业以开放心态与互联网思维,努力探索“互联网+”中小企业战略的落地实施方法,搭建中小企业线上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创新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一)努力探索“互联网+中小企业”战略的落地实施方法,助推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为中小企业发展寻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与变革商机。在互联网环境下,每个企业都面临主动整合或被整合的选择。但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互联网+”的落地实施方法和实战经验。为此,中小企业应加快制定“互联网+”战略,努力探索“互联网+”战略的落地实施方法,将互联网与区域优势、企业优势和专业优势相结合。一是努力探讨“互联网+”对传统中小企业的理念、文化、组织、结构、产品、创新、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和重新构建作用,提升中小企业互联网思维和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中小企业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实施“互联网+”战略,实现传统企业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产业升级。二是加强中小企业全方位的创新。互联网平台大大降低了创新创业门槛,加速激发个性化市场和草根创业者活力,使小企业、创业者、消费者成为最大赢家。相关部门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加强对大数据资源利用、政府数据资源利用,对智慧型城市信息能力的整合等方面,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融入企业的生产、采购、储存、营销全过程,融入企业管理和文化之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三是探索互联网小镇落地建设的有效途径。“互联网小镇”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在经过大量调研,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得到政府认可、产业支持以及各方积极参与的重要互联网文化产业项目。未来三年全国将有千家互联网小镇落地建设,目前已经有近200家互联网小镇正在加入试点。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打造有特色的互联网小镇。四是探索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全网营销合作系统。它主要包括四个系统。策划系统:让企业的网络营销方向走对;推广系统:各种网络营销手段,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意向客户;品牌系统:塑造行业网络品牌形象,让企业的客户更加信任;销售系统:网络销售管理系统,提升销售业绩。

(二)以构建“互联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为重点,使用大数据产业情报服务中小企业。目前中小企业互联网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高效对接和应用互联网的接口。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离不开大型平台企业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行动。为此,要推进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创新、培育中小企业间创新网络、造就区域内创新文化等,引导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经济转型;要在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业务的各种规则的基础上,强化互联网业务平台开发,降低合作门槛,构建健康的产业链,推动共赢。

构建中小企业线上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是打通行业壁垒、实现服务上的聚合效应、便捷高效的选择。调查数据显示,已建立的地区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不仅平台服务资源参差不齐,而且占有了大量社会资源,使用效果差,难以达到预期服务效果。线上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把中小企业与现代企业服务机构的需求高效沟通,形成集聚服务力量、选择最佳合作、提高运作效率的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实际上是企业服务机构的互联网集群管理系统:一方面免费让服务机构入驻平台,另一方面引导服务机构采取免费、成本价、微利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等提供实实在在的有效服务。包括管理咨询、知识产权与创新服务、软件与信息技术、会计税务与评估、标准化与认证、人力资源与培训、广告与营销策划、金融服务等方面,基于优质服务资源的接入,实现线上与线下协同服务创新。进一步形成“互联网+”优质服务资源,提供基于大数据的高度集成和灵活的云服务,实现优质服务的聚合效应 〔4 〕。

(三)创新“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互联网+”金融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独特的融资特征,即融资能力的“弱质性”及融资需求的“异质性”,导致融资难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互联网+”金融平台普遍门槛较低,即便是可抵押物不足、资信状况不佳的中小企业也可以从这一平台获取资本支持。“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在于:在进入机制方面平等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网络融资平台;在运行机制上形成了企业间协同合作优势,利用信息技术、云计算等手段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方面形成相对优势。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特色体现在额度、速度和成本三个方面。如网络借贷、众筹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合理风控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的额度与速度的优势,不但能够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更能做到资金周转的整体优化,降低融资的门槛和成本,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投融资需求 〔5 〕。

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数量正以几何级递增的速度迅猛发展,目前正处于发展的绝佳时机,但其发展仍普遍处于以“山寨”为主的行业恶性竞争阶段,产品同质化极其严重,极少有特别值得称道的品牌。创新是中小互联网金融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一是成立产品研发中心或者研发小组,通过不断研发出新型的线上投资理财产品,开拓更多的细分市场,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和借款人前来合作。二是中小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要做好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在防止被竞争对手抄袭侵权的同时,确保拥有独特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树立品牌竞争意识,实施品牌化决策。任何行业的竞争,最终都会体现在品牌之争。互联网金融企业既要避免出现市场负面形象,比如侵犯同行业企业知识产权,或者不守合同等恶劣经营形象;同时,还要大力打造富有个性的品牌,并在顾客心目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不仅能够和原有顾客保持长期合作,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新顾客前来合作,进而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云涛.互联网+提升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J〕.互联网经济,2015(5).

〔2〕赵付春.企业微创新特性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10).

〔3〕唐 骏.新三板将是中小企业“互联网+”的“弹药库”〔N〕.中国经济周刊,2015-05-11.

〔4〕胡俊峰,陈晓峰.产业转移视角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动态演进――来自江苏共建产业园区的例证〔J〕.现代经济探讨,2014(8).

〔5〕戴国强,方鹏飞.监管创新、利率市场化与互联网金融〔J〕.现代经济探讨,2014(7).

上一篇:从情感缺失到人性缺失的孤独意识 下一篇:论王小波早期小说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