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品读人生百

时间:2022-09-21 09:15:42

舌尖上的中国:品读人生百

除了“舌尖”,还有“中国”,还有“传统”,这些结合在一起,才能把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观众牢牢吸引在电视机旁。

从深夜播出的纪录片到热门剧,从热门剧到社会热点话题,从社会热点话题到标志性文化现象——自5月14日开播以来仅仅半个月时间,七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完成了这样的三级跳。

据统计,CCTV综合频道首播《舌尖上的中国》最终收视数据为:平均收视率0.48%,最高收视率0.75%。其收视份额超过以往同时段电视剧30%。目前,央视其他频道仍在陆续跟进播出,收视率依然不俗。央视二套甚至拿出一天,用从上午到下午的完整时间来连续播出七集,可见该片受欢迎的程度。

与此同时,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的话题通过网络持续发酵,已连续数周占据微博关注话题的榜首。某网站五月热词统计,“舌尖上的中国”也高居第一位。至此,《舌尖上的中国》已不仅仅是纪录片爱好者和“吃货”们的心头爱了,它已经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并由此辐射出多种多样的娱乐方式。“舌尖上的……”造句此起彼伏,片中旁白被改造成各种段子;有人把《舌尖上的中国》当做美食指南按图索骥,还有人据此设计出美食旅游路线。

五月底,《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分析该片成功经验:“这部纪录片的思路要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地缘环境来寻找食物,就食材化成种种迷人的味道,然后我们从这些味道中品出了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最后通过讲述日常生活百态成就了中国文化的深沉呈现,可谓由俗见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流文化作品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将美食作为切入点来传播中国文化,视野开阔,返璞归真,动人心魄。”

传统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从事纪录片摄制工作多年,同时他还是一位美食家,在多家报纸杂志上开有美食专栏。对朋友来说,他就是一张美食活地图。陈晓卿开玩笑说,给他打电话的无非两种人,一种谈工作,一种问吃喝。陈晓卿和朋友们自组“老男人饭局”,张罗饭局很简单,朋友发来短信“?”,他回一个“!”,这晚上的饭局就算妥了,剩下的只需要他把餐馆名字和路线挨个发过去。朋友多次建议他拍一个有关美食的纪录片,他都借口“不想把惟一的爱好做成工作”给回绝了。后来央视成立纪录频道,陈晓卿不知怎么想通了,《舌尖上的中国》成了他自主申报的第一个现实类纪录片选题。

有了这样的前因,《舌尖上的中国》首先在“吃货”们中间流行起来,就太理所当然了。据说该片首播那些日子,凡是有卖片子里提到的食物的淘宝商家,一到晚上十点半(《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时间)以后,成交量就几十倍地往上翻。然而美食向来是电视节目中的常见题材,各个台几乎都有教人做菜的节目,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文化和天性绝对不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新发现,那么为什么该片能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呢?

《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不同是将表现重点从烹饪转向食材,而在食材的选取上,不再是“食不厌精”的老一套,而是带着对食物的充分敬意和对人的深厚感情,展现劳动者如何摘取、捕猎、收集、转化这些自然的馈赠;谈到烹饪时,强调的也不是“脍不厌细”,而是如何顺应食物自身的特性,发掘出它们独有的味道。陈晓卿说,在他的成长期没有接触过所谓大户人家,所以在他的饮食记忆里,美味和昂贵、奢华、排场没有丝毫关联。《舌尖上的中国》对食材、饮食的态度,或许与此有关。

《舌尖上的中国》不厌其烦地展示人们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取食材的过程,事实上,这个过程之所以看上去如此迷人,恰恰是因为它满足了今天的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这种对于自然食材的渴望来源有二:其一是当前岌岌可危的食品安全,当我们不断用“百毒不侵”和“元素周期表”自我形容时,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平静,而是万般无奈之下,惟有自嘲可以缓解深度焦虑;其二是工业食品(工厂养鸡、基因农作物等)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味觉越来越标准化、模式化和机械化。《舌尖上的中国》将许多镜头对准了那些边远山区和原始村落,我们相信许多遗失已久的味道在那里仍得以保留。

也有许多对“吃”并不那么感兴趣的观众,同样对《舌尖上的中国》爱不释手,对中国人来说,“吃”从来就不单单是“吃”这么简单。“吃”不仅是人情、亲情、人际关系、身份认同,更是中国人与“天”与“地”最好的交流和最深的默契。

“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的生活清淡辛苦。丈夫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去远方的大湖钓鱼,虽然他从来没有钓过鱼。在这对夫妇眼里,每一颗豆腐都很珍贵。它们能够帮助自己供养子女,过幸福安稳的生活。”“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毫无疑问,除了“舌尖”,还有“中国”,还有“传统”,这些结合在一起,才能把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观众牢牢吸引在电视机旁。陈晓卿说:“美食只是我们的出发点,不是目的地,这个很重要。我们想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国人的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去感知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难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有网友说:“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这话很令人意外,细想,却很在理。

影像的力量

和许多国内的文献性质的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完全摆脱了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创作过程中,陈晓卿一直提醒大家,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我们第一是学习的态度,学习国外优秀节目的经验;第二是用敬畏的态度来对待食物,把所有的日常生活都仪式化,让观众看,它是那么的庄严;第三,用最浅显的叙述方式来讲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有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它在品质上精益求精是分不开的。为了画面的生动,片中一个简单的镜头也常常要动用三台摄像机来拍摄。剧组还首次使用SONY-F3等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让画面尽善尽美。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的画面、解说、音乐、效果,包括字幕,我觉得都是专业的,因为没有宣传味道,反而成为宣传中国最好的宣传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朱羽君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达到了国际高水平,“它把两级镜头运用到了极致,尤其是特写,用微距摄影这样的手段,把一个松茸、竹笋,或是大自然的结构之美表达得非常唯美。”《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运用十分独具匠心,比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里,客居他乡的朝鲜族女儿回家,跟母亲一起做辣白菜,切开白菜的一瞬间,竟然总共剪辑了四个镜头加以表现。事实上,50分钟一集的《舌尖上的中国》,每集都包含800多个镜头,而90分钟的院线电影平均也只有1200-1500个镜头。

为了表现常居外地的女儿回到农村父母家中,《舌尖上的中国》用吊臂拍了一个长镜头,镜头先是尾随女儿,接着在门外升起,看着女儿穿门而过,在院子里与父母抱起一起,温馨的场面尽收眼底,整个镜头如诗如画。中央电视台总编辑、副台长罗明说:“这种设计体现了编导对艺术表达的追求,一个吊臂镜头和一个常规镜头的投入是完全不一样的。”

除了画面,《舌尖上的中国》对声音的表现也十分精准。片中有一个肉夹馍被切开的声音,配以声音,令人垂涎欲滴。陈晓卿说:“切肉夹馍的那一声,其实不是现场的声音,而是录音棚里录出来的。这和纪录片的纪实可能有些冲突,但什么样的声音最酥、最吸引人、最为观众需要,我们就需要它。”

上一篇:韩青:英俊小生水到渠成 下一篇:“与敌同行”在好莱坞交通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