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尖”到“中国”

时间:2022-10-24 09:02:21

从“舌尖”到“中国”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因为它“隔着屏幕能闻见香气”的特点,更因为它通过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思维模式、相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文化理念和共同的民族精神。以胡阿祥的“中国”概念为理论基础,从地理中国、历史中国和文化中国三方面阐释《舌尖上的中国》在构建国家认同中的作用。通过方言的使用和镜头的跳跃、文化符号的介绍、人物故事的解读和民族精神的呈现,《舌尖上的中国》实现了从视觉、味觉的呈现到情感的延伸再到文化的认同,进而实现了地理中国、历史中国和政治中国的认同。

【关键词】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舌尖上的中国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文化的交融一步步开阔着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为每个民族、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问题。每个人在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时,需要通过文化认同来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而民族和国家则需要以历史、习俗、民族精神的认同来实现国家认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天然食材与人工制作的巧妙融合,唤起了身处食品安全忧患中的国人对本土食文化最自然最淳朴的记忆。不同于以往的美食节目,它没有加入过多的商业元素,对美食的介绍不是流于表面,而是更多地融入对中国文化的诠释。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它从平民化的视角切入,完美地结合了精英兴趣和大众口味,大大扩展了收看对象,为实现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学者陆晔的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大众传播媒介无论在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的主观感知方面,还是对公众的国家认同,都可能产生一定的直接影响。”[1]事实上,根据网络上以及国内外专家对《舌尖上的中国》的一致好评,可以明显看出国人对它的认可。这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在公众对国家的认同构建中着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概念辨析

“一般说来,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认同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他人或社会确认自我身份的过程,也就是在自我之外寻找自我、反观自我的过程。”[2]通过认同,人们在相互关系中可以增加确定性、建设性的因素。“认同本质上是对自我根源的不断追寻,对自我身份的不断追问,是对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探究,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2]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2]《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构建了文化认同的基础。崔新建认为,从类型上看,认同包括民族认同、种族认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等多种类型,但他认为这些认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在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中都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内容;另一方面,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即使是与认同不可分割的自我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产物。”[2]

笔者赞同崔新建文化认同的概念,并且认为国家认同也包括在认同范围之内,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核心。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认同中包含着文化认同。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国家认同过程中,不仅仅强调肤色等生理特征的不同,而且中国人更强调“龙的传人”这一文化概念的认同。另一方面,正如崔新建所说,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胡阿祥在《何谓历史,何谓中国》一文中,分别从地理概念、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等方面对“中国”概念的由来、历史做了梳理。

在地理概念上,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成为诸夏国家的共同称号,成为拥有共同地域的专称”。[3]历史上,作为地域概念使用的“中国”随着中国地域范围的不断扩大而改变,非汉族建立的国家也往往自称“中国”。从这个角度理解,地理中国不是哪一族的中国而是各族共有的中国。

文化中国的概念较为宽泛。先秦时期,文化概念的“中国”是一种美称,是“其人泽聪明睿智,其财则万物所聚,其礼则至佳至美,是具有高度文明的区域”。[3]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对周边蛮夷的不断中国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奠定了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基础。

政治概念中使用的“中国”逐渐走向定型是晚清时期。“政治概念的‘中国’较之地域概念和文化概念的‘中国’,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它是中国概念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中国含义的升华,它充分反映了这样的史实: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的境内各民族——无论文化高低,地域远近,是汉族抑或非汉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是由中原和边疆共同组成的,现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承。”[3]

二、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

基于胡阿祥对中国的定义,本文认为《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中国食文化的介绍和阐释,从以下三方面起到了国家认同的作用:

(一)地理中国的认同。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多元的自然景观和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为人们提供了最为天然和众多的食物原材料。不同地区的人们依山傍水生活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格。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对食材、食物的介绍都会跨越整个中国。

中国广袤的疆土、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方言。一方面,方言是区别不同文化的最明显标志。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由当地人介绍美食时,通常使用的是当地方言,体现了纪录片的原生态特色。方言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本地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不同的方言也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和一定文化冲突的存在。“文化冲突固然会引起文化认同的危机,而文化冲突的最终结果又总是强化了人们的文化认同。”[2]因此,使用不同地区的方言,会增加各地区人们对自身所处地域的文化认同,并且进一步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在更大范围内认可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对于中国这个地域广阔的国家而言,增进各个地区的文化认可和包容,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镜头的跳跃和原生态的语言展现不同地区的食文化,使得《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以物载情的思维习惯:对于食客来说,能吃到纪录片中介绍的食物是尝到了正宗的家乡味、地方味,而对于观众,尤其是远在家乡之外的人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留给他们更多的是“看”到的家乡味以及对家乡感情的寄托,故土、乡亲、念旧的情感在观看纪录片时得到了升华。这种味觉、视觉以及情感上的满足,为人们增进地理中国的认同提供了基础。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还特别介绍了台湾西南沿岸的特产——乌鱼子。该集从乌鱼子的处理、贮藏、烹饪方法上详细介绍了台湾的这一美食。《舌尖上的中国》将台湾食文化和其他省份一样一同纳入中国食文化的行列,以对台湾食文化的认同凸显了台湾和大陆在文化上一脉相承,加深了人们从地理中国的角度认同台湾,更强化了中国人的边界意识。

(二)文化中国的认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将视角对准最普通的餐桌、小摊、作坊,在镜头的选择上多选择有中国传统意蕴的画面:挂在街边古楼上的腊肠,餐桌上黄色瓷器盘里的仿豹胎,坐在茶馆手拿折扇闲聊的老人们,在长桌宴上为老人祝寿的人们,蒸笼上遮盖的红布……在雾气蒸腾中,若隐若现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历史。古楼、瓷器、茶馆、长桌宴、红布,这些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被运用于镜头中。

在介绍美食的同时,纪录片还加入了对美食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例如在介绍馒头时,加入解说词为“只有中国是最早使用蒸汽烹饪的国家”;在介绍米粉时,解说词加入了“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早的国家”的介绍;在介绍豆腐时,解说词为“中国的豆腐从诞生到兴盛,一路走过了2000年”等。对悠久历史的介绍,使观众在观赏纪录片时,增加了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也增加了中国观众对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认同。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对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制作方法的介绍,都展现了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对食物独到的处理方式。在对苗家的糟鱼和腊肉作介绍时,解说词是这样的:“对淳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纪录片中的文字语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视觉传播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使人们在了解这些独特食物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不同民族文化历史的认识。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在讲食物的故事,不如说它是在讲人与人之间的故事。立秋时节贵春和邻居们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的画面,东北邻家妇女齐心协力做酱坯时忙碌的场景,呼兰河畔金顺姬对母亲泡菜的眷恋,以及村宴之前热闹的场面,无一不是友情、亲情和尊老敬老之情的完美展现。纪录片通过讲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将舌尖上的食文化延伸到了中华民族孝敬、仁义的文化理念和传统美德之中。

(三)政治中国的认同。“当代中国是以中华民族为根基建立起的民族国家。”[4]99因此民族的内聚力或者民族的团结对加强中国不同民族、不同个人的政治中国的认同有着重要作用。《舌尖上的中国》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介绍,使得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认可,更增加了对彼此文化的包容。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整体或一个个人来说,文化是借助内聚力来维持身份认同的连续过程。这种内聚力,是靠延续美学观点、有关自我的道德概念和展示了这些观念的生活风格而获得的”。[5]36而对文化的包容与认可无疑会增加民族的内聚力,增进民族团结。

在《我们的田野》中对侗族、苗族、壮族、藏族不同食文化的介绍,揭示了中国这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食文化上的异同,充分展现了不同民族丰富的文化差异。而在解释差异性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挖掘了不同民族的共同特质:自强不息和勤劳智慧。“最初是求生,然后是饱腹,最后是艺术,中华饮食文化在民族生命的坚强旅程中逐步升华,呼应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塑型。”[6]通过对统一的民族精神的塑造,纪录片从刻画人们谋求舌尖上的满足出发,打造了人们在民族精神上的觉醒和认同。

正如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中所说,“全球化时代也是民族主义复兴的时代。这既表现在对现存民族国家的挑战,也表现在到处存在的以民族性为基础的、总是声称反对外来者的认同的建构和重构。”[7]29全球化给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带来了危机和挑战,而对统一的民族精神的认同必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三、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从题材的选择、镜头的呈现和解说词的详解,不仅呈现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舌尖上的食文化,更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思维模式、相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文化理念带来的文化认同,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实现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地理中国的认同、历史中国的认同和政治中国的认同的核心。在构建国家认同层面,《舌尖上的中国》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借鉴:

(一)强化受众观念。《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选题窄、小众化的模式,将内容定位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食文化上,将镜头锁定在最广大的普通人身上,以情感上的共鸣传达纪录片的内容,这是该纪录片受大众欢迎的重要原因。而广泛的受众无疑为在更多的人当中实现国家认同提供了基础。因此,赢得受众的青睐是纪录片构建认同的重要一步。

(二)坚守民族特色。通过呈现共同的思维模式、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的方式,《舌尖上的中国》以中国题材、中国视角,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自信。这些共同点既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的基础,也是全球化时代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名片。《舌尖上的中国》对民族特色的呈现和坚守的方式,为纪录片在构建国家认同、树立国际形象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项目批准号:09BCO2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J].新闻大学,2010(2).

[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胡阿祥.何谓历史,何谓中国[J].新世纪图书馆,2012(8).

[4]何成洲.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刘永昶.交融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诉求——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声屏世界,2012(10).

[7]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二维码开启立体阅读新时代 下一篇: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接受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