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

时间:2022-09-21 09:07:29

在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知道,无论是在哪一个教学阶段,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其原因是写作教学从来就没有现成的教案可以遵循,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借鉴。完全靠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师个人文学素养的高低和学生个人的领悟能力,来决定教学效果的高低。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在写作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创新。笔者认为写作教学的创新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想在写作教学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业绩,就必须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是新形势下写作教学对一名语文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只有有了自己主动创新的意识,教师才会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地研究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并对自己所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剖析,对于其中的得失进行研究,把成功的经验积累起来,用于更多的创新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教师的写作教学才会得以不断地进步,对学生也才会更加富有吸引力。具体来说,在教学中教师永远不要局限于现有的教学模式,要有多问“为什么”和“有没有更好的”思想意识,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只要有好的教学想法,就要积极地进行落实,把好的教学思路变成教学的现实。

二、创新教学方法

(一)突破传统,勇于创新

在平时的教学中,最常见的作文教学方法,是教师把作文的题目在黑板上一写,让学生自己写作文,然后学生把写好的作文交上来,教师再进行批改,整个教学过程就算完成。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作文任务,要么瞎编乱造,要么从作文书等书籍上抄一篇交差。这种应付式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作文能力得不到提高,是作文教学难以创新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彻底改变写作教学的弊端,首先就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出创新。

1.作文教学形式上的创新。众所周知,一成不变的教学是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即使是再新的教学模式也会让学生有审美疲劳,从而失去学习作文写作的积极性。俗话说:“教无定法”,作文教学也是一样,教师要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2.作文命题上的创新。作文的命题实际上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是很多教师并不加以重视,认为作文题目的拟定,非常简单。但是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章题目,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要写好一篇作文,作文题目必须要创新。我认为作文命题应该讲究“五要”。

第一,题目要“小”。这里的”小“是指写作的范围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题目太大,无边无际,会使学生感到难以下笔。如果用成年人的写作标准去要求他们,那是不现实的。试想如果要给小学生或者中学生《读后之感受》,这样大的题目学生肯定会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第二,题目要“实”。即写作内容要具体、实在,不抽象、不空泛。因为学生思维的特征就是对越具体、越形象的东西越感兴趣。如果要命一个《跟着感觉走》这样虚无缥缈的题目,学生一定感到一头雾水。

第三,题目要“活”。是指写作对象要灵活多样,而不呆板单一,选材范围广泛,而不狭窄。只有做到题目广泛而灵活多变,才会激发学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因为,这是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所决定的。

第四,题目要“新”。所谓“新”,是指文章的题目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有心意而不落俗套。例如,每年放假后,都要求学生写一个《记寒(暑)假生活里的一件事》的老题目,那学生就会感到是老调重弹,兴味索然。

第五,题目要“美”。所谓“美”是指文章的题目语言要文明、优美,有艺术魅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含义要深刻,耐人寻味。比如,《校园里盛开文明花》这个题目就符合这一要求,让学生去写,必然会奏出一曲爱的奉献之歌。

3.作文写作上的“临摹”创新。自古以来,很多书法大师都是经过艰苦的临摹,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融合自己的特点,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作文教学也是一样,学生必须有一个“临摹”作文的过程,才会更加容易走进写作的门槛,进而激发作文的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就经常要求学生多读一些有示范意义的文学作品或文章。只不过我要求读的内容上必须要经过我的推荐,全班集体统一读。因为我所推荐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阶段性目标相一致。并且,在读过之后,还会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式的“临摹”,不但让学生试着模仿作者的语言风格,而且还要模仿写作形式。

三、勇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执教者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正如一颗种子的发芽生长过程需要适宜的气候、水分等条件,让学生大胆地放飞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想象作文就是以想象为主体的一种作文形式。它要求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以合理、科学性为准则,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作文世界里自由飞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实践证明:凡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的学生多是思维敏捷,思路开阔的学生,写出的作文显得内容充实、具体、形象、生动。反之,则思维迟钝,思路狭窄,即使勉强成篇,也是内容空洞呆板,枯燥干瘪。况且,一个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学生习作虽然需要从模仿开始,但并不是依样画葫芦,仿中要有创。要想使学生早日达到独立习作的目的,其中创造和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在加强学生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写作教学在小学、中学阶段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成效的体现和目标。因为我们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简单地语文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我们就必须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独辟蹊径,勇于创新,创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效的教学途径,为培养学生拥有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而不断努力奋斗。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巧用网络,提兴趣,促习作 下一篇:浅谈儿童绘画能力的培养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