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维护检测工作的强化

时间:2022-09-21 06:38:17

浅谈桥梁维护检测工作的强化

【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桥梁作为交通枢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纽带。桥梁因其长期处在外界物理和化学因素共同作用下,材料更易于不断劣化,最终形成较大损伤。本文在总结前人桥梁检测维修经验的基础上,并依据工程实例,从完善桥梁维修检测制度、科学界定桥梁检测类型着手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检测机制,对以后类似旧桥检测加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桥梁;维护;检测;强化

一、桥梁维护检测工作概述

“桥梁”是为跨越峡谷、河川、湖泊、道路、铁路或其他天然与人为屏障所设置的立面结构物。巴比伦最早以柏松木建造桥梁,而罗马时代开始出现石拱桥,18世纪之前,桥梁仍以木材与石材为主要建筑物。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时代真正开展后,铁桥始开始普遍建造。至19世纪前期,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的出现,以及结构力学理论深入研发,使得陆续架设出钢筋混凝土桥。19世纪末开始更各进入了长型吊桥与预力混凝土桥的崭新时代。上述历史演进情况说明桥梁已伴随人类生活至少达两千六百多年,在不同年代有其特殊的时代意义,刻划出工程技术的阶段里程碑。桥梁本身不仅仅定位为硬件设施,兼备有美学与情感寄托的柔性层面,而且就各方机能而言,桥梁的确已构成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何在其规划、设计、施工及使用管理各阶段作以妥善考虑与决策,使在生命周期内得以运作正常,是长久以来专业工程人员所需突破的议题所在,其中又是以使用合理的检测方式进行管理控制尤为重要。20世纪前后,各国因工程技术材料不断研发,不同型式的新建桥梁无不竞逐全球“跨度之最”,除了整体层面要配合检测相关作业构建法规与标准流程之外,检测技术上也需要进行适当引入、更新及人员培训,从而确保桥梁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二、完善桥梁维护检测工作的制度

第一,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构建公路桥梁安全初步检测及评估实例作业、校正规章制度。为促进公路桥梁安全,交通管理部门应推动进行全面普查工作,针对国家已经颁布的“公路桥梁之安全检测及评估准则”的内容,就其中的实施细项及配分等再作深入调整与修正作业。这些政策计划应当包括桥梁初步耐震能力(含落桥、强度韧性、稳定性方面)、载重能力及耐洪能力等,并需要研究制订出专用的危险度评分表。这一表格结合理论基础与实地检测现况作综整评估,并根据三级量化评定标准提出评分落点处置建议,筛选后进行分析并验证评估内容。

第二,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公路桥梁安全检测评估子系统软件研究政策规划。桥梁管理部门应当研发适合的电脑软件,以构建公路桥梁安全检测评估子系统,从而推动桥梁安全管理的自动化作业。这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当涵盖公路桥梁的“安全管理系统架构分析”、“安全管理子系统资料收集与分析”、“安全检测评估子系统架构分析”、“安全检测评估子系统软件开发与测试”、“实例应用检测评估作业”及“安全检测评估管理子系统校正”等,从而方便工程师得以迅速获得其耐震能力(含落桥、强度韧性、稳定性方面)、载重能力及耐洪能力的初步评估结果。

第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桥梁检测制度方法及准则。交通管理部门应针对国内现行公路与道路桥梁的检测制度方法及准则进行检讨,并探究实际施行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参考国外相关法规经验,研究制定适合国内环境的机制与准则。在具体政策制定过程中,可以参考日本及美国的桥梁检测制度的演进及相关内容,从而对人员、频率、方法或流程的比较说明,从而研究制定国内各项检测的新制度。交通管理部门还应当对国内所主要引用的目视检测法的相关规定与非破坏性检测仪器应用加以文件规定,构建包括桥梁检测的项目、权重、频率及现况的安全评估表,方便实地检测的使用。

三、科学界定桥梁维修与检测的类别

以下将针对桥梁检测类别、检测重点、检测频率及检测方式等内容进行简要概述,并了解不同类型检测的机制。

首先是半年检测。主要为平时桥梁异状及损坏检测,以供后续紧急维修的参考,避免对用路人造成影响。检测对象为桥面设施及主体、排水、大梁、下部结构与保护设施及河道状况等项目。检测工作每年上下半年应当分别进行一次,如果当月已排定作“定期检测”时,“半年检测”可不进行。应当采用步行目测或简易的量测仪器施行检测,将结果输入相关的检测系统中进行分析。

其次是定期检测。这是对桥梁所有零部件施行的全面检测工作,以掌握其结构状况,以期尽早发现零部件所出现的问题,评估其成因及后续可能造成的损坏,并对于“半年检测”所纪录的桥梁异常情况与损坏作追踪确认。检测频率为每两年不得少于一次,当存在下属情形时,应当有区别进行对待:一是跨径超过一定尺寸或特殊型式(如斜张桥、π型桥或拱桥等)的桥梁,应缩短为每年一次;二是如所属各工务段拟对某些桥梁的检测频率超过两年,则应提出详细计划及资料,送交交通管理部门各区工程处的“桥梁小组工程处分组”进行核准,最长检测频率不得超过四年;三是采用目视、简易的量测仪器或非破坏性仪器施行检测,将结果输入检测系统中,并另行制作定期检测成果报告书,以作为后续详细检测的评估参考。

第三是特别检测。当桥梁遭遇台风(地区侵袭)、大暴雨(地区二十四小时累积雨量200mm以上)及地震(地区震度达4级以上)等灾害,或者火灾、车撞等人为破坏后,针对其结构安全或行车安全或其他临时需要所作的不定期检测,并据以评估维修、加固的必要性。检测项目应视天灾或人为破坏所造成桥梁零部件严重情况而定,或依据其他临时性需要而定。检测人员应于天灾或人为事故后,能够安全到达现场,并先以电话回报桥梁的初步检视情况,以供作后续交通管制的研究参考。可采用目测或简易的量测仪器进行检测并制成检测报告,以上作业应于三个工作日完成,并将结果输入检测系统中,另填写桥梁特别检测评估表送交相应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与审核。

最后是详细检测。针对桥梁水下零部件及经过“定期检测”评估须进一步办理的检测工作,也是掌握零部件的安全及耐久性,并据以制定后续修复或下次“详细检测”频率。对象应当是为桥梁水下零部件或“定期检测”中规定项目。检测频率视桥龄、交通特性、维护状况及桥址环境而定,其由所属各工务段负责评估,水下零部件原则上为五年一次。可以采用目视或简易的量测仪器或非破坏性仪器施行检测,将结果输入检测系统中,并另行制作详细检测成果报告书。

参考文献:

[1]白涛,林立志.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检测、评估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第8期.

[2]路严,夏玉超.公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检测、评估和加固[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第4期.

[3]何晓光.桥梁检测车作业装置电液控制系统[J].江苏建材,2009年第3期.

[4]高怀志,王君杰.桥梁检测和状态评估研究与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0年第2期.

上一篇:简述园林工程的施工控制与管理 下一篇: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