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成为“心灵桥梁的工程师”

时间:2022-09-21 06:33:29

班主任要成为“心灵桥梁的工程师”

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是在搭建心与心之间的桥,可以说我们都是心灵桥梁的工程师,当美丽的心灵之桥建成的时候,心与心走近,再走近,直至心心相印,师生快乐同行。

一、“原材料的准备”——沟通的前提

要建造一座真正的桥梁,需要钢材、水泥、沙子以及石子等,我们要搭建心灵之桥,同样也需要有丰富的“原材料”。心灵之桥的“原材料”来自班主任的自身素养,这是沟通的前提。

1.身正为范——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往往体现在点滴的小事上和细节中,也正是点滴小事和细节感染影响着学生。

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微笑着走进课堂时,给学生传递的信息是教师热爱他的这份工作,教师喜欢他们。

当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操场上跑步,一起跳绳,大声地为学生呐喊加油时,给学生传递的信息是教师开朗活泼、平易近人,和他们一样有一颗未泯的童心。

…………

点点滴滴犹如丝丝春雨,滋养净化着学生的心灵,同时,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在这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出来并深深吸引着学生。

学生喜欢教师,佩服教师,敬仰教师,正所谓“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沟通中最为重要的“原材料”。

2.爱生于心——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

只要爱生于心,就把这份爱用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让学生明白教师的爱,感受教师的爱。

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表现,面对淘气的、顽劣的、木讷的、懒散的、违纪的学生,作为普通的人是不可能由心生爱的,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与普通的人所不同的是:即使心中没有生爱也绝不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不爱他,而是用教师的真诚善良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去除他们品行中不良的成分,使之成为教师喜爱的学生——爱与尊重、宽容相伴。

3.心平则智——用耐心智慧悦纳学生。

我们常说“冲动是魔鬼”,表现为急躁、动怒,恶语伤人等。可班主任每天面对的都是易让人冲动的事儿:某个学生又没交作业、某个学生又打架骂人了、某某课堂上又违纪了并且教师批评还不服、卫生没做好、自习纪律乱、任课教师反映班级课堂学习气氛不好、作业不认真、考试成绩太差……

这时可以深呼吸,提醒自己“调整情绪,保持理智,他(们)还只是孩子”,针对出现的状况,教师可以表现出生气和发火的样子,但不能伤害学生自尊,同时调整情绪,使自己的心境趋于平和——“心平则智生”,最终以耐心与智慧悦纳学生。

二、“施工工艺”——沟通的方法

要建造一座真正的桥梁,要掌握施工工艺,搭建心灵之桥,同样也要掌握“施工工艺”,那就是沟通的方法。

1.体态传情:用教师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传达教师对学生的情感。

2.倾听释怀:认真地听取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与烦恼。

如果学生能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愿把心中的苦闷与烦恼倾诉,教师是幸福的、自豪的。此时作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倾听。

3.同感润心:设身处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学生精神世界,滋润温暖学生的心灵。

4.言语入理:教师运用恰当、简洁、亲切、幽默的语言使学生领悟做人与做事的道理,感受教师的爱,以达心灵相通。

5.笔谈示意:通过书信、作业评语等方式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期许、心愿、鼓励等。

6.抓点促面: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关键点),促成师生良好沟通,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7.活动动人:寓教育于活动中,寓沟通于活动中,用活动打动、感动学生。

在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科技活动、主题班会、特别是春游(郊游)等各类集体活动中,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精神是放松的,热情是高涨的,表现欲是强烈的。此时就是教师与全班学生沟通的最佳时机。如果教师放下架子,融入其中,与他们一起玩儿,一起笑,师生的情谊就在这欢声笑语中达成了,心儿贴近了。

三、“施工方案的设计与选择”——沟通需因人而异,因事而定

建造真正的桥梁需要根据不同的桥梁,设计和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同样,有多少学生就需搭建多少心灵之桥,就要有多少种不同的沟通策略,采取多少种不同的沟通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我概括为:面对问题生——用心呵护,耐心等待;面对优秀生——严爱相济,塑心明智;面对中等生——热情相待,携手共进;面对特别生——柔情滋润,温暖心田;面对敏感问题——不露声色,智慧化解。

作为班主任,只要我们储备充分的沟通“原材料”,灵活地运用沟通的方法,设计合理的沟通策略,一座座美丽的心灵之桥就能顺利建成,而我们就成为了最快乐的人,最幸福的人。

上一篇:初中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作文教学塑学生人格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