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方法与措施

时间:2022-09-21 06:00:36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方法与措施

【摘 要】本人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方法与几点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优化;方法;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点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灵活择取。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只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也是一种给予和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如创设游戏情境、注意观察比较、组织汇报讨论,开展课外实践等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二、师生平等对话,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些教师把这种情绪带到教学当中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还有些教师为了在学生中树立威望,成天板着脸,让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久而久之便与学生疏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对方,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

首先,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你的脸上清楚地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老师真的还没有想到这些呢。

其次,要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

最后,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应该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因为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吗?!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趣味教育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智慧的。

三、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差异

一堂语文课下来,要检测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就要看教师这节课所传授的知识是不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掌握好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梯度的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提示、点拨、启发、引导。

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激发引导他们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使他们始终对课堂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使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一堂课就是要让优、中、学生相结合起来,使优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中等生学有收获,学有进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进步,这才是有效的课堂。

四、借用现代教学手段

远程教育资源集声、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它以声音、色彩、光线、动画、图形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将学生带入特定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凭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名诗名句都为我们说明了多读书的好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并努力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例如,在教室里设一个图书架,方便学生阅读,也可以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多做读书笔记,积极交流读书感受,长此以往,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也一定会有显著提高,这种方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知识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有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

上一篇:四步到位,攻克数学教学难关 下一篇: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