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21 04:08:22

个性化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摘 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美育和德育有密切的关系,然而,确立美育的地位,实现美育的目标,不能仅仅依靠艺术教育,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必须重视美育,都肩负起审美育人的责任。

关键词:个性化;纸艺;研发;推广

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艺术教育,因而往往使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教师应该认识到,专业艺术教育是一种选拔尖子人才的教育,它所面对的是极少数具有较高造诣和较高条件的学生,采取沙里淘金的淘汰方式进行培养,而非国民素质教育。因此在教育目的、内容、形式、手段、方式等方面都和艺术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而艺术教育则是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国外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环节。我们应当从课堂教学出发,在形式、方法和手段上有所突破。

从审美出发,对艺术学科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气氛,使学生充分显露自己的艺术潜能。面向全体学生是普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要求。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理念在艺术课程中的体现。

艺术课程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即艺术学习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依靠共鸣的师生情感,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

如在我校建校初期,在对学生进行纸雕教学中,我在偶尔间产生了更适合城乡结合的学生用柔软多彩的皱纹纸来作画的灵感,于是我边尝试,边研究,边和学生一同创造,享受其中的乐趣,不但培养了学生浓厚的美术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每当我看到学生创作的一幅幅精美的纸艺作品,我内心都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更令我喜悦的是,辅导的学生在全国青少年儿童绘画艺术大赛中均获一等奖和二等奖20余人次,省级组织的艺术展演中50人次均创佳绩;我在教学《让色彩动起来》这一单元中,上课时选择音乐让学生唱歌、多色丝带挥舞的过程都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线条的动感,让音乐带动色彩飞扬的感受力,培养学生会欣赏、发现美;在设计服饰教具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认识各种形状、颜色等,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还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迸发,在学生互相结对、动手装扮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友善、分享等品质。反之,艺术教学活动如果过分看重教学结果,势必使教学过程过于拘泥,妨碍艺术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想象力等都将受到影响。

事实上,只有经历了赏心悦目的活动过程,才会有令人愉快的活动结果。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动手能力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学生接触各种自然或人工的材料,灵活运用工具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体验探究的愉悦与创新的成功感,促进崭新的美术样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凸显实用、审美和创新三方面的特征。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就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通过“纸艺”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彰显了学生的灵气和雅气,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和行为,真正体现了劳动创造美、实践长智慧、艺术添情趣。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草滩镇长庆未央

湖学校)

上一篇:圆锥曲线有关焦点弦(焦点半径)的五个统一性质... 下一篇:浅谈电大师生有效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