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21 03:20:07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治疗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120例,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组各60例,其中两组患者均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心绞痛发作其间均使用硝酸甘油静滴,心绞痛症状缓解和病情很定后停止静滴硝酸甘油。实验组在西药的基础治疗上加以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以15天为一个治疗疗程,治疗3~4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心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5%(57/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45/60),结果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72-0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当中的一种多发性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出现暂时性的缺血缺氧,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轻者仅感觉心前区出现闷痛、压榨感,半小时左右可以自行缓解,严重者则可能出现心痛彻背剧烈疼痛感觉。心绞痛在祖国传统医学当中属于“胸痹”、“真心痛”的范畴。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人数不仅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还有年轻化趋势,而在患病人数当中以青年男性居多。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现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的分析报道。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确诊为心绞痛的患者120例,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个6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47.8岁,患病时问O.8~15年,平均7.5年;劳力型心绞痛28例,非劳力型心绞痛32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47.6岁,患病时间0.9~15年,平均7.6年;劳力型心绞痛27例,非劳力型心绞痛33例。以上所有患者在进料前均进行心电图以及相关的检查,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肌损害的患者,两组患者从例数、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合并疾病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上的可比性。

1.2 使用方法 两组患者均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每日2次;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50rag,每日1次;心绞痛发作其间均使用硝酸甘油静滴,心绞痛症状缓解和病情很定后停止静滴硝酸甘油。实验组在西药的基础治疗上加以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以15天为一个治疗疗程,治疗3~4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非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数≤2次每周,不依赖硝酸甘油;好转: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等级降低1级,硝酸甘油减用一半以上,非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使用量减少一半以上;无效:症状及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加重:心绞痛症状等级升级或者硝酸甘油用量不降反增。

2、结果

实验组心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5%(57/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45/60),结果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为出现明显的异常改变。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为中老年人疾病当中的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常伴随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一起出现,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使该类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患者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壁增厚,弹性减低、血管舒缩功能下降而使冠脉狭窄造成常有心脏微循环减低,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在中医学属于“胸痹”“真心痛”的范围,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认为“不通则痛”。丹参具有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效果,而最新的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微循环,增加动脉血的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含量、增加纤溶酶原活性的作用。同时丹参提取物当中的丹参酮ⅡA保护心血管内皮,同时具有抗氧化、抗氧自由基的功能,就能够有效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所以使用丹参制剂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上一篇:两种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对比 下一篇:推拿抓痧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5例临床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