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势至菩萨的图像学特征为中心的净土信仰衍生图像探究审美完美结合分析

时间:2022-09-21 12:45:39

基于大势至菩萨的图像学特征为中心的净土信仰衍生图像探究审美完美结合分析

摘 要:大势至菩萨作为西方三圣之一,在佛教中的地位与观世音菩萨等同的大势至菩萨在我国的信仰和形象随着佛教的发展不断改变。作为与净土思想关联极大的佛教神祗,研究其信仰衍生图像对于研究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大势至菩萨形象的形成,并且通过“来迎图”、“引路菩萨图”、“莲花手”等图像学特征,研究了大势至菩萨的净土信仰衍生图像的问题。

关键词:图像学;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佛教;衍生图像

在佛教的流派中,净土宗对我国佛教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净土宗供奉的主要是佛门三圣,其中对于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大势至菩萨的关注则相对较小。传说中大势至菩萨出生在西方清净国中,成就法门为念佛三昧,堪称净土菩萨。在西方净土思想中,大势至又做大精进、大势志,与观世音并列为阿弥陀佛的胁侍,在佛门中人享有尊崇的地位。在我国,相对于将观世音象征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的则是智慧。而大势至菩萨被众生信仰,其最要因素就是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一起引导逝者前往极乐世界。

1 大势至菩萨的形象形成

1.1 大势至菩萨形象的由来

在《佛说观无量寿经》中,对于大势至菩萨的形象是这样描述的:“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莲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花,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各有五百亿宝花,一一宝花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势至菩萨为男身,而且“头顶的肉髻如钵头摩花,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其余特征与观世音菩萨一般无二。

1.2 中土造像与菩萨信仰

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势至菩萨在甘肃炳灵寺,形象与经文中描述并无很大差异,只是菩萨冠中并没有宝瓶。事实上,大势至菩萨头冠中宝瓶是在唐代以后才明显的,而且从唐代以后,手持莲花成了大势至菩萨的身份标志。一般在造像中,都将大势至菩萨安置在阿弥陀佛的右侧,不过也有将大势至菩萨安置在菩萨群中,比如在安岳圆觉洞第二十二窟中。

大势至菩萨作为西方三圣之一,在中国的传教之中受到观世音菩萨的影响很大,性别也渐渐由男身转变成女身。早在敦煌遗存下来的大势至菩萨像中,就出现了男身和女身两个版本,以后就多以女性的形象出现了。不过在以后的发展中,大势至菩萨的女身年龄也有变化,比如在隋唐时期多为面容姣好的年轻女性,到了宋朝就成了中年妇女形象,而到了明清又转变为面容饱满慈祥的老妇人。近代与现代的大势至菩萨延续明清风格,造像样式与观世音菩萨的形象相差不是很大,只不过改变其手印与宝冠。

2 西夏阿弥陀三尊来迎图中的大势至

阿弥陀净土信仰的目的是转念弥陀名号,死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十往生阿弥陀佛国经》中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普度一切众生,只要众生念阿弥陀佛名号并且发下宏愿,阿弥陀佛就会派遣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等二十五菩萨接引信徒至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是“来迎图”的由来。

“来迎图”大概出现在唐代,随着净土宗的发展,信仰大势至菩萨的信徒越来越多,但是在造像上,大势至菩萨往往是与其他菩萨供养在一起,几乎没有单尊供养像。作为与观世音地位相同的西方尊者,为什么没有被信徒单独供养,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净土信仰在西夏十分盛行,黑水城中出土过《净土求生顺要论》、《佛说阿弥陀经》等很多文献。但是其绘画的表象能力并不是很强,与敦煌壁画相比逊色很多。不过其他地方很少出现的“来迎图”,却表现出西夏净土信仰的特色。“来迎图”中的大势至菩萨的图形学特征为:1)大势至菩萨都是与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一同出现的,并没有单独出现的情况。2)大势至菩萨的标志就是头饰宝瓶的菩萨装或者袈裟,一般不表现身光。3)大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合托往生者的大莲花座,身体微伏,迎接往生者。

3 大势至趋势的引路菩萨图

在佛教信仰盛行的地区,西方三圣图是最重要的供奉对象之一。这种现象是在大乘佛教流行以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供奉释迦摩尼、梵天和帝释的信徒较多。与西夏地区的“来迎图”相对,中土汉地出现了与之对应的“引路菩萨图”,其内涵与“往生图”相似,是引导死者前往极乐世界。

通过对各个朝代的画像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三尊接引者简化成了一尊,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都消失了,只剩下观世音菩萨。自从东晋以来,社会上层都推崇净土思想死后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思想,特别是经过净土宗的推导,往生已经成为佛家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现象。也正是因此,在唐代与宋代,关于西方三圣的图像很多,也出现了西方三圣共同出现的“来迎图”,但进一步出现的图像中,只剩下“引路菩萨”,而由于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引路的职责自然被归到了观世音菩萨的身上。

4 “引路菩萨”与藏式“莲花手”

我国的佛教分为两大派: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但是无论那个流派,观世音菩萨都具有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佛。在藏区,观世音菩萨被认为是雪域的保护神,持莲花的观世音菩萨造型就出现在藏区。“莲花手”随即成为观世音菩萨的一个称号,并体现出观世音菩萨的两个职能:帮助世间众生脱离苦海和在未来佛降临世间之前代替未来佛解救众生。

“莲花手”的名称在文献中流行很广,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造像流传广泛。从图像学的角度看:在最初的引路菩萨中还保持有莲花标示,而在莲花的上则多缀有一个冥幡,也正是这个代表死亡的冥幡,体现出持莲花观音在汉地造型中的改变。作为引路菩萨,他的图像特征是:手持系有冥幡的莲花引导死者走向极乐世界。然后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莲花图样也消失了,只剩下冥界、幡,于是在汉地,持莲花引路菩萨又变成持幡引路菩萨,其图像学特征为:一首持长柄香炉,一手持缀有大幡的长杆。

5 结束语

在汉传佛教中,由于西方净土思想和往生观念的影响,产生了西方净土变相这种现象。不过这种现象在藏地很少出现,“莲花手”的图像在藏地出现的也较多。在信仰上,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相比是大大不如的,甚至从“来迎图”上消失,但一直盛行,从未衰败。大势至菩萨的名号一直被世间传颂。

参考文献:

[1]王月清.中土大势至菩萨的形象及其信仰―――以佛典和民俗为中心的考察[J].世界宗教文化,2012(2):6675.

[2]李羚.净土信仰衍生图像实例三则―――以大势至菩萨的图像学特征为中心[J].艺术设计研究,2012(1):3238.[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大正藏》卷12:344.

上一篇:八小时之外的时间管理之我见 下一篇:重庆朝天门大桥景观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