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者语言发展和文化适应过程发展的不平衡性

时间:2022-09-21 12:35:58

浅谈学习者语言发展和文化适应过程发展的不平衡性

【项目基金】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系统研究”,(项目编号:GHYB13115.)

【摘要】文化适应的研究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急剧增加,新的理论模型不断出现。本文将文化适应过程作为第二语言与文化习得全过程,重点分析了导致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发展和文化适应过程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从而拓宽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语言发展文化适应不平衡原因

随着全球化进程,文化适应问题得到了西方学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国内学界普遍认同文化适应问题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真正将这种影响提升到系统理论研究高度的并不多。文化适应模式对第二语言发展研究是一种必要的延伸和扩展,可以帮助研究者们更好地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文化适应问题,从而准确地理解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文化适应过程发展的研究从社会文化环境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来考察影响语言发展的内外在因素,开辟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领域。

一、语言发展和文化适应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涉及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复杂社会现象,它的发展变化必然受到多个方面的制约。语言发展是指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的日益丰富、完善和精密,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必然会促进语言的发展。而文化适应是学习者不断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文化适应并非文化同化,是适应目的语社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但不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必须适应因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一个学习者对于目的语社会文化适应的程度将会决定语言发展的程度。语言文字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实质和价值观,最能显示文化间的差异。文化适应反映着环境的变迁,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重要的概念。

二、语言发展和文化适应过程出现不平衡现象的原因分析

Brown(1980)认为1,成人学习者之所以无法掌握第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能将语言与文化发展同步,错过了“文化关键期”。一方面如果学习者在目的语文化群体中掌握了非语言交际方式,就会跨过文化适应的门槛。可是他却难以真正掌握目的语,可能使用一种化石化语言。因为他已获得了足够的交际方式而无需去学正确的语言形式。另一方面,在跨入文化适应门槛以前就掌握了语言技能,就很难达到良好的文化上的适应。Brown的理论假设揭示了学习者语言发展和文化适应过程发展的不平衡性,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平衡现象呢?这要从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中介文化行为系统和文化适应过程之间的关系来阐述。这种不平衡主要是中介文化行为系统的中介作用造成的。

(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

1、语音系统内部结构构成的发展不平衡

学习者语音系统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这种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区别于母语系统,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步和语言的发展逐渐接近目的语的动态系统。新知识和新规则不断注入,原有的规则和结构不断调整、不断吸收。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进步影响了原来语言结构内部平衡。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其中词汇发展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对社会、文化的反应最为敏感,人们观念的改变都可以体现在词汇当中,表现为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发展变化等。词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词汇作为一个整体,在一定意义上比语音和语法更难掌握,其使用的灵活、数量的增长、词义的不断变化、相互搭配都增加了语言发展的难度。由于隐含在语言结构和表达系统中的文化因素,反映目标国价值观念、是非取向、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往往造成文化上的冲突,阻碍文化适应的过程。

2、语言变体发展变化的不平衡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的发展变化促成了语言的形成及演变,产生语言变体。意指

学习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社会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大至一种语言的各种方言,小至一种方言中某一项语音、词汇或句法特征,只要有一定的社会分布的范围,文化就是一种语言变体。语言变体是在文化中形成、发展的,在其使用中不可避免地反映各种文化内涵。社会语言和方言就属于语言的变体范畴,成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发展的阻碍因素。方言是同一语言在不同低于的分支,具有地理特征和生活方式背景,方言之间的区别一般在语音方面,语法和词汇差别不大。而社会语言是在同一地区居住的因阶级地位、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小社团语言差异。最常见的表现在词汇方面,有时也有发音、音位的差异。

(二)中介文化行为系统的中介作用

中介文化行为系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文化行为系统,带有母语文化行为系统与学习者目的语文化行为系统的某些特征,是以中介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出现中介文化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学习者在接触第二语言环境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和母语文化的“过滤”使目的语文化“变形”了,这种“变形”就是学习者文化行为的中介作用,即中介文化行为是变了形的文化行为。因此,我们认为造成语言发展和文化适应发展不平衡现象主要是中介文化行为系统的中介作用造成的。

学习者中介文化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是受文化适应程度制约的,当中介文化系统不断向目的语文化系统靠近时,学习者就会形成较强的文化适应能力。对于文化适应过程的划分,国内外许多学习者均有论述,大致分为4种——基本不适应期、开始适应期、基本适应期、完全适应期。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往往会出现与文化适应过程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论述前两个阶段,这也是中介文化行为产生的主要心理过程。我们往往把学习者的中介文化行为归因于两种语言和文化系统的差异,而忽略了中介文化系统产生的心理过程。

1、基本不适应期——以母语文化迁移,文化休克为特征

母语文化迁移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从而形成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中介文化行为。因文化背景、社会观念、词汇运用、句子结构、表达习惯、思维模式的不同,学习者把母语文化系统作为探索目的语系统的手段,影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这也反映了学习者初学目的语文化习得过程中的一种交际策略。比如中国人看到“圆月”,常常联想起“中秋佳节、合家团圆”等美好的事情,而在西方“圆月”时常变成狼人,做出稀奇古怪的事情。认知个体的深层文化影响认知方式,制约着文化适应进程。母语文化的过滤是母语文化产生迁移的心理过程,是中介文化行为产生、阻碍文化适应过程的重要原因。

文化休克是当一个人处于一种新异的文化生活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社会性隔离、反感、抑郁的心理状态。尤其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在异国中丧失了在本国文化环绕中原有的社会角色、生活习惯的不同,造成情绪不稳定。加上长时期形成的母语文化与目的语群体文化价值观的冲突,造成无所适从,很难融入到目的语群体文化中,阻碍文化适应进程。文化休克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它是从自我标准来判断异类文化时的一种文化上的偏见与心理偏差。在文化适应中,文化休克的强弱、明显程度往往与母语文化和新环境差异文化的大小成正比。在日常言语行为中,除了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误解和冲突外,受目的语群体和环境所产生的非言语行为冲突都能够导致文化休克。比如中国人喜欢凑热闹、围观。这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是把他们当成动物一样观赏的无礼表现,容易让人产生反感情绪。

2、开始适应期——以目的语文化的泛化,洋泾滨化为特征

目的语文化的泛化是把目的语文化的规范和准则推而广之,超越了使用范围。目的语文化的泛化不同于目的语规则的泛化,不是某种规则的变形,是特定的表现形式所体现的交际功能超越了特定的语境。这种泛化过程的产生是由于学习者已经学到了目的语文化的规则,在遇到新的交际语境时,只能依据已学过的规则来应付。举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一位汉学家在与我国文化界高层领导会见时,说:“老小子,你还没死啊!”。造成这种语用失误的原因就在于这位汉学家将在特定语境中使用的问候语泛化了。

另一种为洋泾滨化,是一种为了目的语社团进行交流产生的语言变体,是不同语言接触者在有限的接触中形成的交际工具的过程。即母语或者其他语言与目的语混合在一起说,特点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全面简化和杂糅。洋泾滨语代表了一种极端的语言借用现象,语法简单不规范,词汇和语音上都有简化。洋泾浜化被认为是学习者与目标语社团之间的社会和心理距离造成的。但从纯粹语言学的观点看,它只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进行交流的人群中间产生的一种混合语言,属于不同语言人群的联系语言。洋泾滨化代表一种语言扩张的过程,在扩充的过程中新语法的范畴及种类不只来自目的语,还包含了说话人的成份。越来越多的“洋泾浜”语言正潜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很多人却搞不清其内涵,尤其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比如,“HI好处不见了,听说你换了个COMPANY(公司)工作?”“是啊,是当SECRETARY(秘书)”。这种洋泾浜语言,尤其在年轻人中间颇为流行。当然,也有一些年轻人是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甚至是为了要装出自己学问高,有意在谈话中要夹几个英文词。因此,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建议,要禁止在汉语言文字出版物中使用外文字母词,禁止各类政府公文、讲话稿使用洋泾浜语言,一切外来语言文字必须经过翻译使其汉语化,才能在各类汉语言出版物中使用,禁止仿照外文字母词用汉语拼音字母造词。同时,规范大众传播媒介对外来语言文字的使用。

(三)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适应的研究现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取决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差异。

1、学习者个体差异:谈到文化适应过程,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即个体从熟悉的母体文化进入新异的异质文化后产生的行为变迁和适应过程。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年龄性别、能力倾向、认知方式、动机、个性等方面存在不同,这种不同对语言习得和文化适应产生不同的影响。成功的学习者应该是对学习环境中的团体动力有反应,不会产生焦虑和压抑的情绪;利用所有机会练习,关注意义而非关注形式;有充分分析技能来感知、分类和储存第二语言的特点并监控自己的错误;对学习有强烈的动机;能适应各种语言条件。第二语言学习者都会感受到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文化震荡,但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文化震荡在不同个体身上所持续的时间和影响强度也会有所差异。

2、社会因素是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群体的社会距离,即两种语言文化群体之间的差别。社会距离是影响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也是中介文化行为产生的社会因素。造成社会距离的因素很多,社会变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如表1。

促进文化适应进程的社会因素应具有如下特点:学习者与目的语互视社会平等(两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领域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均希望前者被后者同化(学习者群体既要适应目的国文化,又要保留自己的文化方式);自我封闭性小(两群体被各自的社会设施隔离的程度小);规模不大、缺乏凝聚性(学习者以圈际交往为主);两社团文化冲突不大(两群体文化具有相近性);彼此有好感(两群体对彼此所持的态度是肯定的);学习者希望在目的国长期拘留。反之,对文化适应和语言习得、语言发展构成障碍。

3、心理因素是很复杂的,属于认知个体的情感变量,是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群体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距离的构成因素很多,个人情感变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如表2。

学习者对目的语学习的心理抑制作用越强,语言信息就不容易吸收。对于处在第二语言环境下的习得者而言,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大。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刚接触目的语环境,大多数人因语言冲突,造成交际困难,甚至经不起语言冲突而放弃学习的机会。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文化冲突,选择适合的学习动机,跨越心理障碍,是我们语言教育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的总结分析,可以得出:以上3种为造成语言发展和文化适应过程发展的不平衡因素。当社会跟心理距离很大时,学习者很容易在经过习得初期阶段后就停滞不前,造成文化冲突,语言发展缓慢。对文化适应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对于文化适应理论的完善和第二语言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注释

[1]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P142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王宗炎.语言学习与语言引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第二章三维目标中“过... 下一篇:藏区高中生现状综合评定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