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语文重要性,激发学习积极性

时间:2022-09-21 12:26:13

【前言】认识语文重要性,激发学习积极性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社会的发展,造成农村产生了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他们涌入城市经商,或在企业、工厂打工,这就需要与老板签订相关的合同或协议,以保证自己的权益,诸如养老保险、安全保险、节假日加班等重要事宜;大小城镇周边,房地产等建设搞得轰轰烈烈:大量征地、盖工厂、起楼房;...

认识语文重要性,激发学习积极性

【摘 要】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在生活、工作、社会交际等各项活动中的用途都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然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是相悖的。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学习 重要性 积极性 提高方法

所谓语文,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发出来的声音叫“语”,用文字符号把这些“语”记录下来的叫“文”。合起来就叫“语文”。语文是为生活、生产和其他社会交际活动服务的,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应该热爱自己的母语,有责任、有义务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但在教学中,学生对语文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缺乏兴趣,重理轻文,“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比较严重,因此把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放在数理化上面,语文被置于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有所探索,有所体会。

一、结合实际,旁征博引, 阐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一)抓住时代特点教育学生

社会的发展,造成农村产生了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他们涌入城市经商,或在企业、工厂打工,这就需要与老板签订相关的合同或协议,以保证自己的权益,诸如养老保险、安全保险、节假日加班等重要事宜;大小城镇周边,房地产等建设搞得轰轰烈烈:大量征地、盖工厂、起楼房;边远山区,村民也在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引进外资,修路架桥,把土特产运输出去,发展旅游业,办起农家乐饭店,还有各种企业,诸如食品、木材加工厂、养殖场等。所有的这些工作,都需要语文的相关知识来辅助进行。如实地考察后所写的调查报告、拟计划、填表申请、订合同、签协议、拆迁通告、招工启事;如搞旅游业,就需要把景点特色美化一番,向旅客宣传介绍,订出待人接物的礼仪规则;外出打工或经商,需要给家人及亲友写信沟通;失业人员想向单位求职谋生,要向单位递交求职信,介绍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如此等等,无不需要语文来帮忙。我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大力向学生宣传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指出语文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认真学语文,就会把事情办砸,就会使企业亏损,就不能在社会有一席的立锥之地,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妙用古代传说故事影响学生

我曾向学生说过这样的一类故事:旧社会,某农村有一个存心不良的秀才,他要卖一片山给一位没有文化的农民。山上长满了树,郁郁青青。其中有柿子树一棵。讲好价钱后,秀才对农民说:“兄弟,此山卖与你,但唯有‘柿’树不卖。”农民问:“为什么呢?”秀才说:“我家的两个小孩,都十分爱吃柿子,为此特意把‘柿’树留下来。”农民想,山上的树数不胜数,就让他一树,有什么关系?于是便与秀才成交。秀才写了契约,念给农民听:“此山出卖,但‘是’树不卖”。还让旁边的证人签字。当场付款完毕。不久,秀才便派人上山砍树。农民与他论理,他拿出契约,把农民告上官府,成了个输家。为什么?开始,同学皆惊。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因“柿”与“是”同音,但意思却完全不同之故。学生听了,都为农民缺乏语文知识而大声叹息,从而认识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二、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用知识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社会日新月异,知识不断爆炸。这流传的话已经过时。现在,老师要教好学生,不仅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有长流的活水。“问渠哪来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老师应不断地进行知识“充电”,加强学习,博览群书,汲取知识新血液,促进知识新陈代谢,提高业务水平。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这个知识渊博的老师,爱屋及乌;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趣味横生,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三、学生进步,及时表扬,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

自主学习,集思广益,集体讨论,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既能练习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而且还能很好地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在听、说、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记日记,把每天有意义的人或事,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写下来,由记一人一事到写多人多事,从运用单一的写作手法到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并用,循序渐进,触类旁通。在其过程中,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教师就要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巧设问题,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局限于教参上的定论,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向课本或教师质疑,培养创新思维。老师应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多角度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发挥学生想象,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如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我便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愚公移山的做法对吗?值得学习吗?移一座容易还是把一个家搬走容易?如果是你,你该如何抉择这件事情?是移山?还是搬家?同学们对我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异彩纷呈,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认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充满着强烈的生活气息,洋溢着极浓的人情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所以我想,教学最好或最重要的方法是爱岗敬业,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有了爱心,什么好的方法都可以想出来。

如上几点,见识肤浅,只当是一种挂一漏万的抛砖引玉之举。

上一篇: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 下一篇: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教学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