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4 04:19:39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阐述了角色扮演法教学模式,举例介绍了银行转账结算方式角色扮演教学的组织,以及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法 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应用

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是财务会计中的内容,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重要分支,是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中职学生来说,由于社会阅历浅,对财务会计中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缺乏实践经验,学习起来就会较为困难。因此,对教师来说,要使教学收到好的效果,让学生切实掌握银行转账结算方式实际操作,角色扮演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很适合于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教学模式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让学生扮演某个职业岗位上的角色,学习和掌握解决这个岗位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处理不同的问题,认识自己所处的角色类型,并了解作为该类型的一名特定角色的内涵,就能促进自己妥善处理面对的各类人和事。

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法,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去确认角色,学会了解角色内涵,从速进入角色,圆满完成角色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岗位乃至适应今后的变更,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舞台,使角色扮演与旁观者都投入到一个模拟的情景中,学生以此为媒介探索事件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态度与行为,从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三个环节:角色设计、角色扮演、总结归纳。这三个环节是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认识并掌握的过程。

(一)角色设计

确定了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后,重点工作就是角色的准备、任务的设计。

对于角色的设计要注意两个原则:

1.角色设计要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理解角色中的知识应用时,就比较熟悉、比较容易,同时也使学生知道学习这门专业课的价值,将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角色的分配要与教学知识点相匹配,同时分配的角色在功能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角色中涉及的各知识点及其间的联系,要循序渐进、难度适中,避免跨度大,避免学生畏难情绪的产生。

角色的设计是角色扮演教学法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角色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基本素质,合理的提出任务要求,也就是说要遵守任务适当的原则。如在银行结算方式的教学中,以银行汇票结算为例:要求学生熟悉银行汇票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和办理银行汇票结算的业务流程。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的重点是任务的布置和角色的讲解。布置任务阶段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任务的目的、要求和评价方法,了解完成任务所需的学习条件和资源。如将学生按不同着装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扮演付款人、收款人、付款人开户银行、收款人开户银行,按下图所示①-②-③-④-⑤-⑥-⑦流程操作。

银行汇票结算流程图(不含背书转让)

(三)总结归纳

最后要对完成的任务过程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评价和查缺补漏。如对银行汇票结算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如下:

1.银行汇票一律记名,可以背书转让,但未填写实际结算金额或实际结算金额超过出票金额的银行汇票,不得背书转让。

2.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为自出票日起一个月。

3.收款人受理银行汇票时,应在出票金额内,将实际金额和多余金额准确地填入汇票和解讫通知的有关栏目内。

4.银行汇票的签发日期和金额必须大写,涂改无效。

5.汇款人办理银行汇票时,应先填写“银行汇票委托书”一式三联。送银行申请办理签发银行汇票,银行受理后,收妥款项,签发银行汇票,并将第二联银行汇票和第三联解讫通知交给汇款人。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实施角色扮演的课堂教学模式收效显著。教学目的性强,增强学习愿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角色扮演教学法,内容生动有趣,理论联系实际,体会深刻,通过扮演付款人、收款人、付款人开户银行、收款人开户银行,让学生模拟整个结算过程,这使得学生兴趣大增,非常投入地进行了“工作”,为学生毕业后从事财务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郭松.案例教学在中职学校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2]张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思考.广东教育:职教,2010(5).

[3]陈志红.财务会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认识语文重要性,激发学习积极性 下一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主题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