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9-21 12:24:19

浅谈音乐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摘 要: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育; 学生;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44-001

本人从事音乐演奏和教育工作多年,深深的感受到音乐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和全面素质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古今中外的众多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的忠实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催化作用在他们身上都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马克思、爱因斯坦、拿破仑、托尔斯泰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达到了事业成功的巅峰,为人类的发展和促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超群的知识结构、敏锐的思维视角、坚强的奋斗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音乐中不仅享受到了优美的音乐感受,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音乐的律动中激发了个人的灵感和想象,使自己的思想活跃,大脑兴奋,把思维和理解引向了深入的思考中。现就如下几方面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观点。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优美高雅的音乐蕴育着潜移默化高雅的情操,《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等歌曲在雄壮抒情的旋律中和优美词语的传诵间,使学生们在倾听优美动人的歌曲时,更能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勇敢和勤劳,唤起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热情,大大提高了爱国的热忱和报效祖国的激情。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

“一生成就看情商”。艺术既能表现人们的感情,又能体现人们的思想。音乐不仅仅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善于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情感和内心变化协调共振时,不但能使人陶醉在音乐旋律中,更能使人产生一种健康、高尚、灵魂净化和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对生命和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动力。

三、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想象力

一首动听的歌曲,一曲振奋人心的器乐演奏,可以使学生们在欣赏音乐中产生翩翩的联想:秀美的风景、静静的小溪、顽皮的小动物等等景象会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极高地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众所周知,乐曲的谱写和演奏都需要集中性、精细性、表现性,这就需要学习者必须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会全神贯注,细心体验和观察,这样就会提升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五、音乐教育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大家都知道,演唱歌曲需要一个人内外合一,既要有外在的表现,又要有内在感受;特别是器乐演奏中,可以使一个人的手脚和大脑、眼睛和耳朵紧密配合,增强了学生的协调性、手脚的灵活度和耳朵的敏感度,使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发展。现在很多学校和公共场所都在放《步步高》《喜洋洋》等名曲以培养宁静祥和、积极健康的社会意识,使大家无论在校园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欣赏到沁人心脾的高雅音乐,使人身心放松。

总之,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作用、另辟蹊径的角度、包罗万象的广度渗透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简介:何谓佳,1966年生,男,北京房山人,现为三级演奏员。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异化与回归 下一篇:音乐教学之“动”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