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工作室”模式下的日汉笔译实务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20 10:19:23

“翻译工作室”模式下的日汉笔译实务教学研究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建设大潮中,为了培养应用技术型日语人才,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日汉笔译实务教学中试行了新的“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中的翻译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译任务;工作小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27-02

在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各行业的需求成为了重要的课题。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应用型日语人才主要应以翻译型人才为主。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设立了日语翻译专业方向,开设了一系列的专业方向课程,以培养出能有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日语翻译人才。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培养应用技术型日语翻译人才的过程中要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翻译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同时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一、日汉译笔实务的课程目标

日汉笔译实务就是日语翻译方向的专业课程之一,作为日语专业方向课,日汉笔译实务主要介绍日语与汉语的互译技巧。修完本课程的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能够正确运用翻译技巧,熟练进行汉日双语互译。(2)译文忠实原文,无错译、漏译。(3)译文流畅,用词恰当,无语法和表达错误。

本门课程主要是为了配合学生考取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日语笔译三级的证书和有考取日语专业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在实现最基本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配合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大纲要求,进行相关的学习和训练。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China ForeignLanguages Publishing Administration)负责实施与管理的一项部级职业资格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在全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方面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与认定。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日语笔译三级是为了检验应试者的笔译实践能力是否达到准专业译员水平,要求参加考试的人员达到以下标准:(1)掌握8000个以上日语词汇。(2)掌握常用日语语法和表达习惯。(3)有较好的双语表达能力。(4)能够翻译一般难度文章,基本把握文章主旨,译文基本忠实原文的事实和细节。(5)初步了解中和日本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基本的国际知识。考试分为两大科目,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笔译综合能力的考试目的是检验应试者对日语词汇、语法的掌握程度,以及阅读理解能力。本科目要求应试者掌握大纲要求的日语词汇。掌握并能够正确运用汉日双语语法。具备对一般难度的日语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译实务的考试目的是检验应试者汉日双语互译的基本技巧和表达能力。本科目要求应试者能够运用一般翻译策略和技巧,进行汉日双语互译。译文忠实原文、无严重错译、漏译。译文通顺、用词正确且无明显语法及表达错误。日译汉速度每小时完成约600个日语字符左右的日语文汉译日速度每小时完成约350个的汉字文章。

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该考试大纲要求的标准,在课堂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上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本课程的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分别是谭晶华老师编著,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日语笔译实务(3级)》和《日语笔译综合能力(3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并在学习中实现较高的效率,避免翻译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乏味,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二、“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

“翻译工作室”可以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日汉笔译实务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模仿翻译工作室的运作流程来进行日汉笔译实务教学。这是一种以实际翻译操作为主,培养应用技术型日语翻译人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地做到“从译中学”,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一)“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四部分

1.课程目标。设定符合学生水平的日汉笔译实务教学目标,是“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成功的基础,也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现有的教学目标已经满足这一条件。

2.任课教师。“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师在“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中是组织者,领导者,监督者和推动者。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掌控能力。

3.“工作”小组。“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中心主体。把学生按照翻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条件,分成整体水平相当的小组,协作完成翻译任务。这样的分组方式使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完成翻译任务时,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日语翻译和团队协作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4.多媒体教室。“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基础。在配备了电脑、多媒体设施、网络的多媒体教室,既能够满足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的实际需要,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习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把翻译的成果完美的演示给大家,实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并且可以翻译成果提交后做出总结研讨性的报告,让全体学生对翻译技巧有更深切地体会。

(二)“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特点

1.“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实际操作性。“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实际翻译操作,任课教师设定翻译任务,学生以工作小组的形式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翻译任务。

2.“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中心主体地位。学生分成工作小组,共同探索完成翻译任务的途径,学生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3.“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翻译任务,学生必须在工作小组中分配工作任务,查找资料,组织语言,汇总成果,总结发表。这一过程充分的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翻译工作室”模式的应用

“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日汉笔译实务教学中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复习笔译理论和技巧

首先由授课教师通过课件、提问等方式,对本次翻译任务涉及的基本翻译理论和笔译技巧进行复习,使学生在完成翻译任务前熟悉日语笔译的基本知识,为实际的翻译操作做好理论准备。

(二)完成翻译任务

本环节是“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核心,本环节分为以下几大步骤。

1.布置任务。任课教师为学生布置翻译任务,翻译的内容一般是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和实际需要准备的中日文章。文章具体的来源多样,基本以教材内容为主,穿插热门的日文文学作品为辅。

2.分组。根据学生的综合条件分成7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再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任务的分配,任务角色包括资料查找员、初级翻译员、中文成稿员、审稿员、发表员、协调员等。

3.前期讨论。学习小组采取讨论的方式,在协调员的指挥下,首先对翻译任务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计划包括相关背景材料的搜集和整理,日文表达的解释,译稿的语言推敲和润色,翻译难点的解决方案,成果的最终展示等。

4.实际操作。工作小组按照讨论并制定的工作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协作翻译,最后提交书面的译稿。

(三)成果发表

由工作小组中的发表员,利用PPT形式对最终成果进行发表和展示。

(四)成果评价

在一个工作小组发表结束后,其他工作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点评。最后由任课教师对各个工作小组的译稿进行总结,对具体的词句的翻译进行探讨和推敲,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最后根据各个工作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和译稿的质量进行评价。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分组的技巧。W生的日语能力有高有低,中文功底参差不齐,性格各不相同,在分组时作为一个综合的个体,很难有明确地界定标准。因此,在分组时要靠教师的长期观察和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对学生的角色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分组时学生自身的意愿也占有重要的位置,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考虑学生的想法。同时要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就要在分组时考虑到同组学生日语水平,让每个小组都有能够通过讨论提高的空间。

(二)练习材料的选择。翻译任务的材料选取,要围绕学生考取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日语笔译三级的证书的需求,进行致辞类文章、应用文、商务信函、法规合同类文章、科技文章、旅游类文章、新闻报道、议论文等专项翻译任务练习,但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穿插一些热门的中日小说节选,进行翻译练习。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找到乐趣。

(三)评价方式。“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别,评价的范围可以多元化,可以根据学生在小组的角色设定一定的平分标准,在每次的任务完成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对每个小组提交的译稿和成果发表也作处分数评定。打分的主体可以多元化,可以由教师打分,也可以由同学之间互评来打分。总之,综合记录的学生一个学期的各方面的分数后,得出学生的课程成绩,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全面、人性化地反映出学生的成绩。

(四)教师的角色。在“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中,教师既要把握课堂的进度和节奏,又不能喧宾夺主代替学生把译稿修改得尽善尽美。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掌握分寸,在布置了翻译任务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和学习。在学生有问题时,要以启发和辅助为主,不能亲自上阵,把问题全都解决,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在学生做发表时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讲解。最后在教师的总结部分,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推敲译稿,让学生体会出不同表达对译稿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五、结语

在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建设大潮中,为了培养应用技术型日语人才,学院的日语专业新设置了日语翻译方向,旨在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和为了考取日语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服务。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中试行了“翻译工作室”教学模式。这种授课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翻译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尽量激发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翻译学习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要继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技术型日语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语用学理论的发展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英语电影对高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