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时间:2022-09-20 09:51:32

以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摘 要:“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适应日后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这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拥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快速阅读能力以及应用文写作能力等语文能力和基础。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素养、人文情怀等综合能力为目标,不断创新思维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创新 能力培养

为什么学生必须学习语文?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一是学习母语,二是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师需要站在时代前沿,在不抛弃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爱上语文。

一、更新教育教学思想

中职语文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的选择和制定都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特点,既保留传统又有所创新。

在过去,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和专业很少有交集,语文老师照本宣科的教法使得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这种只偏重对语文书上的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教学,使得很多学生的思维禁锢于教材,与生活产生了脱节。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而现代语文教学强调学生不仅要掌握语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掌握语文学科与相邻学科、与职业学校相关专业之间的联系。中职语文教学应与时俱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语文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中职语文教师除了要有坚实的课堂基本功,增强个人的语言魅力,教学语言艺术外,更应实时更新教学理念,提前了解和接触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使中职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二、课堂内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重任

1.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阅读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欣赏”模块主要包含现代文和文言文两个部分,然而中职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并不高。为此,教师在进行这一模块的教学时,首先要在教学形式上做创新。

(1)信息化手段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中职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是电子设备带来的,视频、动画、图片、音乐等鲜活的内容带来的冲击。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每一节课所教授的内容,巧用信息化手段,以新颖独特的教学形式呈现高效、有趣的语文课堂。

《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又是对正处于生理、心理不稳定阶段的中职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范本。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做了一些创新。上课之前,笔者从该班级学生的QQ空间内找到很多学生与妈妈的合照,做成动态PPT,以满文军的《懂你》作为背景音乐。课前播放动态PPT时,笔者观察到,学生们都看得非常专注,看到自己与妈妈的照片时,同学们眼神里都充满了温暖的感情。

(2)引导阅读,培养快速阅读能力。语文和英语一样,都是语言学科。中职学生往往知道英语单词和课文要读出来才能知道发音是否正确,却很少意识到语文课文也是需要读出来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多做引导,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课文的机会。

笔者在讲现代文时,经常在上课前选几位平时上课不太积极的学生,让他们按顺序将课文通读一遍,然后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课文讲解结束时,笔者还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文阅读任务。如在讲完沈从文的《边城》后,为学生推荐了几本作者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作者的写作风格,拓展知识面。

另外,快速的阅读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最基本的语言能力。据估算,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现在是3~5年增加一倍,甚至增加得更快。所以,中职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在阅读中通过练习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培养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

2.多动口,训练说话能力

当学生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时,口语交际能力就是他们获得社会认可的必备能力。但就笔者的教学情况看,中职生大多这方面的能力不强,除了他们自身及生活环境造成的原因外,中职语文在交际能力的训练方面较少也是重要原因。

(1)口语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开口。口语训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锻炼和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口语训练从简单的朗读开始,让学生敢于在同学面前开口说话。第二步可以通过课堂小活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能够流利、完整地讲故事、诗歌朗诵等,并能够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第三步,在阅读过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课文内容,并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准确。

在课堂上,笔者还尝试在课堂前几分钟,设定与该节课内容相关的情景和主题,让学生依次对文章进行复述、讲述自己的故事、演讲和辩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班级这个小场合敢于开口讲话。这一活动在前几次可能需要语文教师做引导和动员,将此作为每节课的常设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训练,对提高班级学生的口语水平非常有帮助。

(2)口语训练第二步是升级听说能力。准确快速的听说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一,准确的听说能力和简洁规范的说话能力也变成人际交往必备的能力。这一新时代的要求使得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与课本和学校内,还必须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严格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如在上《好雪片片》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在熟悉文本、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文本精华,学会筛选和利用关键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重组和再创造,借此训练口语能力,笔者采取了访谈的形式组织课堂。课堂组织上由老师扮演主持人,学生扮演嘉宾、观众。全班分成“卖奖券” 、“买奖券”、“摄影”、“写作”四组。在访谈过程中,通过小组的讨论、观众嘉宾的互动,培养探究、合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既提高了学生参与兴趣,也创造了一个口语训练的机会。

3.常动笔,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也是人才必须具备的语文基本功。中职语文通常的写作训练是以作文的形式,给定主题或主题范围,让学生按要求完成规定字数的文章,这样的训练也可以培训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毕竟学生毕业后不再需要写“无病”的散文和不痛不痒的记叙文,或者凭空想象的议论文,他们需要写作的是与社会和工作实际相关的应用文。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在写作方面,可以按照一般的要求让学生练习文笔,但将应用文的写作训练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求职信是学生在找工作时需要用到的、以推荐自己为目的的应用文,也是学生必须学会写的。为此,笔者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心仪的企业和岗位情况写自荐信,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老师指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另外,总结、产品说明书、消息等实用的文体也是学生未来工作可能会遇到的。笔者会根据专业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写作要求,以培养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就业中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

4.多锻炼,拓展实践能力

以锻炼能力为主的语文教学空间更广阔,所以语文教学应将语文课堂教学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融合,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课本以外的真实社会生活的魅力。而正值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对前途、职业的敏感使得他们中的多数人很早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对用人单位及其招聘人才的要求也非常关注。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语文教学除了知识教学外,可结合中职语文教材听说训练中的招聘和应聘、自我介绍、演讲、辩论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笔者还鼓励学生利用休假时间去人才市场参加招聘会,体验与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的直接沟通,训练自己在招聘人员面前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实现打动招聘人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应以形成语文综合能力为标准

考试是学校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应试教育的主要手段。但如果完全靠考试成绩来评价,必然会打击到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是一门灵活性很高的学科,其评价方式也应该灵活多元,但必须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评价标准,而非单纯的卷面分数。

1.笔试以基础知识为主

字、词、句、诗、辞等必须要学生牢记的基础知识,也是增加其说话和写作内涵的基础,是学生必须牢记的,这一方面的知识最好的考核办法依然是笔试。所以,在考核评价时,不妨单列这一项作为考核要点,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让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必须要牢记在脑海中的。

2.口试以考察表达能力为主

如旅游专业学生可模拟以模拟现场导游为考试课题;管理专业学生可以模拟面试作为考核内容;茶艺专业可以向客人讲解茶道为考核内容等,将专业融入语言考核中,从中即可检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为其以后的就业做相应的准备,一箭双雕。

3.将比赛成绩作为考核成绩计入总成绩

征文、演讲、朗诵、表演等与语文相关的竞赛活动是学生展示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平台。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成绩正式其综合语文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其的充分肯定。所以,在语文考核中,应考虑将比赛成绩考虑在内。

四、小结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快速阅读的能力、写作能力及较强的听说能力等是社会对现代人才基本的语文能力要求。而中职生一般毕业后直接就业的较多,语文这门传统的学科应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及人文情怀为目标,从而使学生在走向职场或接受高等教育的路上更加自信和从容。

参考文献:

[1]王红.突显“三性”,上好中职语文课[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3).

[2]肖孟春.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实用性[J].才智,2008(24).

[3]邱春妮.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突出开放性和实用性[J].广西教育,2009(27).

[4]张艳.浅谈如何让中职语文教学焕发活力[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4).

(作者单位:天台职业中专)

上一篇:浅谈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下一篇:小学快乐体育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