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路径分析

时间:2022-09-20 06:28:27

东北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路径分析

摘要:面对区域经济新一轮的竞争,推进东北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东北地区由于自然禀赋、地理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东北三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路径的相似性。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中,要运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等综合手段,走出一条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路径分析;东北地区

关键词:衣保中(1962-),男,黑龙江木兰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共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

刘吉双(1967-),男,吉林通化人,管理学博士,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吉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9.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01-04

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推进城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要因地制宜,在摸清当地情况基础上,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模式。东北地区有特殊的自然禀赋、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历史传统,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要走出一条符合东北地区区情的新路径,构建东北地区新型城乡关系。

一、东北地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

东北地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村发展的能力。统筹东北地区城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东北地区小康社会、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东北地区农村改革和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统筹东北地区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东北地区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在新世纪,党中央做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全中国人民的福祉、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小康社会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和发展平衡的小康社会。东北地区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在建立新中国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东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基本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标准。但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东北地区由于国有企业众多、计划经济思维落后、开放程度不够和市场机制不活等诸多原因,东北地区城乡发展进程缓慢。GDP增长速度和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处于落后状态,发展位次后移,出现“东北现象”;近年来,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国外粮价波动剧烈等原因,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困难,农民收入增长慢,又出现了“新东北现象”。工业发展滞后和“三农”问题的突出,制约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要全面建设东北地区的小康社会,必须“两手抓”,既抓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又抓新农村建设,统筹东北地区城乡发展。

(二) 统筹东北地区城乡发展,是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迫切需要

2003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它对于统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东北地区经济恢复增长、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工业经济的恢复,是建立在整个地区经济恢复基础上的,经济的增长依赖于整个地区的振兴。只有整个地区繁荣了,才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人才、技术以及广阔的市场。因此,老工业基地振兴,不单是工业振兴问题,而是整个地区振兴问题,只有当整个东北地区振兴了、繁荣了,工业才能振兴和繁荣。从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看,国家先后几次对东北工业进行改组和改造,但是效果却不显著。根本原因是东北整个地区没有繁荣起来,特别是广大农村建设处于落后状态。从沿海地区发展看,先是农村发展起来,整个地区拥有了充足的资金、人才和广阔的市场,才有了工业的发展。因此,振兴东北地区工业,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系统研究东北地区城乡发展问题,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农村建设战略互动关系,用新农村的繁荣,促进工业的重振雄起。

(三) 统筹东北地区城乡发展,是推进东北地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主要内容,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发展和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可以说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个最大突破。 “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由“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是一次跨越。目前,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塘、珠三角的重庆、成都、武汉等改革试验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探索已经展开,有的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从东北实际情况看,随着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东北地区的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调整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因此要加快东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地位,大力促进东北地区农村改革和发展。

二、东北地区统筹城乡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依据

东北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应该放在加强农业与农村发展上。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城市化不仅仅是一个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以及城市扩张的过程,也包括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逐渐扩散到乡村地区,乡村地区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城市化的重点不在城市,而在于农村。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农村城市化,才是城市化的终极目标。东北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以农村建设为重点,是由世界城乡关系发展规律、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经验和东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所决定的。

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世界城乡发展规律表明,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条客观规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适应农业分散经营的需要,居民的居住地是广大的农村地区。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从农村分离出来,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完整,交通发达,集聚了大量人才、资金和技术,有力推动了经济增长,提高了人口素质。但是城市的发展不能与农村截然分开。因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业为城市人口提供了必须的粮食和农业副产品;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繁荣,农村的发展为城市产业的转移提供了新的空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劳作,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伴随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最终要走向融合。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具备了支持农村发展的条件。城市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大力支持农村的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新局面。东北地区同全国一样,建国以来,受国家重工业发展战略的影响,长期以来“重工轻农”,与工业和城市发展相比,农业和农村发展滞后问题严重。城乡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差别明显,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差距显著。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控制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是推进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经验表明,城市文明向乡村辐射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在美国和德国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地区,都市圈越来越大的过程。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由于加强了农村地区建设,农民收入较高,城乡差距缩小,有的国家如日本还存在倒城乡差别。农村地区繁荣了,稳定了粮食生产,进而稳定了社会。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农村在城市文明的辐射下,率先富裕起来,农村城市化特征显著。如表1所示江苏南部农村地区城市化情况。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商品粮基地,决定了东北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应以农村建设为重点。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东北粮食产量占全国1/3,商品率占全国1/2[1]。在全国粮食波动时期,东北粮食源源不断输入粮食短缺省份,有力地稳定了社会经济形势,为社会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东北地区是中国粮食主产区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要努力提高东北地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率,生产出大量的粮食,更好地满足全国人民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要站在增加全国粮食供给和稳定经济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谋划东北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切实把加强农村建设做为东北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起点。只有东北农业现代化了,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只有东北农村城市化了,才能留住更多的农民生产粮食;只有东北农民市民化了,才能让青年农民安心农业生产,保持东北粮食生产后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北农业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发展现代农业具备比较好的资源优势。在土地资源方面,东北三省耕地面积达21526.2k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16.55%。东北三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达到0.41hm2,已高出了全国0.13hm2的平均水平。充足的耕地为该地区成为国家重要的规模化农作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农业劳动力资源方面, 2003年东北三省农业劳动力达1904.6万人,占全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1%。东北三省也拥有丰富的林副特产资源。在农业机械方面,经过多年建设,东北三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占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7.64%[2]。

但是,目前制约东北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在城乡分隔体制下形成的巨大城乡差异。这种差异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上表现尤为突出。在农村教育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低,使农村劳动力只能进入较低层次的产业就业,形成低层次非农产业就业机会与过量农业劳动力就业的矛盾。农民素质已成为东北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农民看病难、医疗费用高、医疗保障程度低也是当前东北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统计,吉林省2000年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21781人,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有乡村医生1.12人;2001年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21194人,有下降的趋势。[3]此外,由于我国在城乡分别实行不同的、相互独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巨大反差,东北地区一些农村的社会保障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日益迫切地摆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议事日程。

我国东北农村长期处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状态,商品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占统治地位[4]。这种状态不但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也是束缚农村发展的根本因素。而在东南沿海地区,例如浙江省的广大农村,他们在资源并不丰富、国家投入也不多的情况下,由于放手让广大农民自我创业、自我发展,农民商品意识增强,创业本领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而且还走向了富裕。因此,如何引导东北农民提升商品意识和现代化素质,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课题。

三、基于以农业和农村建设为重点的东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分析

(一)东北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分析:优势资源开发形成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产业化形成产业优势产业集聚形成区域竞争力的农业新兴工业化之路

1、利用资源优势培育特色经济。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历史背景、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各有特点,这些特点汇集起来显示出东北农村各个地域的差异性,差异性就是这个特定地域的特色。所谓“特色”就是优势、专长,就是市场竞争力。要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构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

2、特色经济产业化培育主导产业。通过资源的发掘,发展特色经济,这只是农业经济起飞的开端。通过特色经济的产业化,围绕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才能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势头和持久力。只有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才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形成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形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3、产业集聚形成区位经济极化优势。随着产业优势的不断显现,区域主导产业不断扩张,就会在区位经济发展中积累巨大优势,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产生对周边地区的集聚效应,形成局部地区的增长极,使产业优势转化成区位优势。

(二)东北农村城市化路径分析: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实现农村城市化

1、发展和壮大县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极化”作用,能够辐射广大农村地区。要加强县域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县域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主导产业发展上。要创新县域中心城市管理体制,应当向县域中心城市适当放权,以增强县域中心城市统筹协调能力。要发挥好县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集聚城乡资金、信息、人才、商品,相互融合,互动发展。

2、建立完善的区域城镇体系。县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必须以腹地城镇的发育为基础。城市发展不能“一枝独秀”,只有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城镇体系,才能促进中心城市的建设,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近年来,东北已经开始重视县域城镇的发展问题,正在实施“撤乡并镇”的改革,就是培育县域城镇体系的有力措施。今后东北应该提高建镇的标准,重点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的实体镇。

3、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所谓“就地城市化”,就是农村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农村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最后阶段――也即城乡差别消除阶段。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来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就是完成了城市化的新农村。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构建农村城市化的产业支撑;要积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基础;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在农村地区普及城市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立适应农村城市化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

(三)东北农民市民化路径分析:经济上扶助农民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在制度上给农民国民待遇在思想上培育公民意识

1、在经济上扶助农民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基础是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农民要成为市场主体,首先要解决土地资本化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在土地资本化方面已经逐步推进。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使用权交给农民,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取消农业税,又把土地收益权,也即特殊形式的地租,从国家手中转移到农民手中,又一次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这应该归结于党的英明决策。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经济地位问题,就必须深入研究农民土地资本化问题,使土地从生产资料真正转化成为资本。农民土地的资本化将是东北存量改革的最大举措,必然激发出巨大的财富能量。

2、在制度上给农民市民待遇。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障碍来自城乡分隔的制度安排。一是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人为差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实现农民工子女在入托、入学方面与城镇居民子女平等待遇。把农民工吸纳到社区生活和管理中来,给予他们与城市社区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二是统筹城乡就业制度,关注农民就业问题。要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农民就业问题,把农民就业问题统一纳入到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的基本目标体系,在就业问题上给农民“市民待遇”;从制度上着手,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歧视、虐待农民工的用工单位和个人依法严肃查处。三是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将农村居民纳入保障体系,使他们的养老、医疗、教育都有保障,从制度上解除农民的各种后顾之忧和实际生产生活困难。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是给农民全面的市民待遇,切实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

3、在思想上培育公民意识。加强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公民意识的主要渠道。首先,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东北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把农村教育完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次,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尤其要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从基于城乡差别的精英选拔教育向基于公民平等的素质教育转变,使农村教育能够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要在农村发展全民教育。国家应该在农村公民设施方面加大投入。这在国外有很好的经验供我们参考。如日本农村普遍设立公民会馆,建立市民讲座制度、市民学校制度、市民研究员制度,都对当地市民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刘清芝、王勇.东北三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分析与政策取向[J].农机化研究,2008,(09).

[3] 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统计年鉴2002[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 于春英、衣保中.近代东北农业的变迁[M].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上一篇:浅析中国电子银行的发展 下一篇:辽宁省“保增长”与“调结构”财政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