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时间:2022-09-20 06:27:27

浅谈如何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近日,某小学一男生因为同学说他的坏话而跨上栏杆想要跳楼,幸好校方及时对该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事实上,如今的中小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学习的困难、生活的不顺、同学间的摩擦、不受老师喜欢、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等都是他们的挫折。在这些挫折面前,他们往往表现出心理脆弱、惊慌失措、过分焦虑,甚至产生不理智的对抗行为。因此,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进行耐挫教育,辨证认识挫折

1.引导学生走出挫折的困惑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挫折的态度。”耐挫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引导学生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培养独立的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在耐挫教育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让学生经历挫折,而不注重在学生经历挫折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引导,学生就容易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学生年幼时,经历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学生经历挫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或肯定的评价,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帮助学生分析受挫的原因,使学生能勇敢面对挫折,在挫折的磨炼中造就自己坚强的性格。

2.强化耐挫的心理准备教育

说过:“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我们要注意不能只进行“形势大好”的教育,而忽视了社会中黑暗的角落。挫折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世界、看人生。学生既看到光明,又看到黑暗;既看到顺利,又看到挫折,长大后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根据小学生对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往往不足或根本毫无准备这一现状,我平时利用班会、早晚集队等合适的场合,适当地渗透这方面的教育。我在橱窗里设置抗挫折教育专栏,展示学生战胜困难的事迹、图片;在教室的墙壁上挂上相关的名言警句等,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耐挫教育。这样,学生从小就能明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笔直平坦的,从而做好面对挫折、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

二、进行耐挫训练,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许多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经验对人们成年后的影响甚大。许多有远见的教育家,都非常强调从小让孩子经受艰苦磨炼,使其懂得生活中还有逆境、坎坷、困难等。

1.榜样学习法

课堂上,我利用古今中外的名人百折不挠、英勇不屈的事迹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启发学生懂得每个人在成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课外,我和学生围在一起看班里的“流动书”,对部分名人故事进行评点。我假设某些经受挫折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如:假如我竞争失败了;假如我是一个残疾人等。然后,我肯定那些积极向上的意见,从而增强学生的承受能力。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触:“以前要是碰到一点小挫折,我就灰心失望、丧失信心,而现在,与张海迪姐姐对比,我真是惭愧不已。今后,我必将以张海迪姐姐为榜样,勇敢地迎接挑战。”

2.活动磨炼法

活动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实施抗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都喜欢参加课外活动,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组织登山、球赛、田径比赛等对抗性、竞技性较强的活动。通过各项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去年,我校组织学生去南山春游,每个学生要背十棵树苗上山。登山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喊累,不时地向教师抱怨,于是教师给他们讲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并让学生背诵革命烈士诗《长征》,然后反问学生:“对比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这点路又算得了什么?”一路上,很多教师还给学生介绍了沿途风景,或让他们唱几支活泼向上的儿歌,不知不觉大家就到达了目的地。后来,不少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它不光让我们领略了美好的风光,为环保出了一份力,更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小学生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在这方面,我校主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渠道,指导家长营造民主宽松的家庭氛围,注重孩子心理素质的锻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建议家长从小注重磨炼孩子的意志,利用假期让孩子参加一些体力劳动等,引导家长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松、教而有方。让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共创优良的育人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青少年面临的社会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抗挫折教育,可以防止学生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抗挫折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造就一代意志顽强、心理健全的新人势在必行。

(责编 钟伟芳)

上一篇:小学英语音标教学误区探析与对策浅谈 下一篇:浅析乒乓球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