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的创新培养方法

时间:2022-09-20 06:12:59

浅谈信息技术的创新培养方法

内容摘要:面向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教学,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它所带来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培养方法,以利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创新 培养方法

一、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可将教师要讲的内容全部呈现在投影仪上,使教师不必大篇幅地在黑板上书写,不但节省了教学时间,还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思考时间。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去欣赏视频、倾听音乐等。所以,教给学生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培育出更多的新型人才。

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着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在学习态度、知识基础、情感、智能等方面,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学生主观上还有一些特殊差异,如。信息技术学习起点不同,因为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导致基础技能和基本知识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甚至在某一领域中还很擅长,而有的学生要从零开始,因为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兴趣不同使然,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玩游戏,但是层度不同,有的痴迷,有的无所谓,有的还比较反感;学习态度各有不同,有的学生渴望学到知识,主动的去求索;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接收,等待教师布置任务、安排作业。应当随时根据学生的不断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才能不断地激励学生向高一层次“递进”,为了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这就需要全面的考察学生的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的认定学生的层次。

1.分析学生,教学目标的分层次确定。

结合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让有精力学习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是设置分层目标的原则。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使各类学生的发展水平与目标的层次相适应。

2.放手学生,课堂练习的分层次进行。

无论是师生共同完成的练习题还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题,在难度的设计上都应当尽力分出层次,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难度上分为基本题和综合题。各层次学生都能完成基本题和必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完成选做题和综合题。所以就会出现有的同学少做、快做,有的同学跳过不做,还有的同学直接做有难度的题了。无论哪一类题,要求上都不能限制的太苛刻,由于都是学生自行安排具体的操作细节,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充分适应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此,学生不论自身的基础知识水平如何,都能找到自己充分发挥能力的空间。

3.鼓励学生,评价方式的分层次进行。

在学生的日常的学习中应当记录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活动以及操作成果等,充分结合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来考核和评价学生的成绩,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日常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下,这样才能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通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总结,这种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练习和评价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方式被学生广泛接受,并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由于分层次教学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课的特长和优势,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绩也在逐步上升。利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不但避免了基础薄弱学生学习困难的状况,也进一步避免了很多学生认为所学内容简单的不平衡的矛盾,同时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还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信息技术课的特长。在信息化的时代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单纯的接受或掌握课堂知识更重要。

4.分层次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竞争,更是一种合作关系。如:在教学中有两组同学,第一组的同学以一对一的模式辅导第二组同学,或者两个小组的同学共同来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这种一对一的模式是随着教学的需要不断调整的,他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由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小组的合作学习当中,同学之间除了互相帮助完成任务外,还可以交流学习心德,教师通过总结好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学们在帮助中学习,让同学们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竞争对手关系,更重要的还是互相促进学习的帮助者,以此培养学生在竞争中的合作关系。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不但能够克服学生掌握知识两极化的矛盾,更能够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由于分层次教学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度与因材施教的矛盾。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形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能形成思维定势,还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的不断变化探索新的模式。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紧跟形势,不断地开发新的选题,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不断地想出新的想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问题,小组讨论中难免会产生争鸣,争鸣可以让学生发现新的创意、发展新的想法。

有益的争鸣,值得提倡和肯定。其次,使学生学会比较。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积累的材料,还要对其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比较。把不同的想法进行对比,可以起到贯通思想的作用,并有助于搞清信息技术的特征,掌握的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内涵,从而引出新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不能一味地传教,这样不但不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抑制他们的创新能力。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探索,才会开启他们的大脑,使他们善于去思考。最后,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使他们明白创新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去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学生的认知上去了,我相信他们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信息技术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我们才能在信息技术领域立足。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有用之才。

上一篇: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下一篇:带领学生在数学世界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