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创新目次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分析

时间:2022-09-20 05:39:09

中国医学创新目次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 -2012年来本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50例,分别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三种途径进行终止妊娠。对三组的流产效果、不良反应、完全流产患者的孕囊排出时间以及阴道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流产结果比较,阴道给药流产效果最好,舌下含服次之,口服最差;不良反应比较,口服组不良反应最多,舌下含服组次之,阴道给药组不良反应最少;孕囊排出时间比较,口服组时间最长,阴道给药组与舌下含服组较短,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妊娠药物流产中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舌下含服和阴道给药的流产效果要优于口服用药。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药物流产; 给药途径; 流产成功

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有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两种,因为手术流产的创伤较大,所以临床中大多数患者更倾向于药物流产。但是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不高,而药物流产成功率与给药途径有密切的关系。在早期妊娠药物流产中米索前列醇是最常用的药物,为了寻找最佳的给药途径,本院对150例需要药物流产的早期妊娠孕妇分别采用了口服、舌下含服以及阴道给药方式终止妊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2年来本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50例,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将150例孕妇分成A、B、C三组。A组50例,平均年龄(26.4±2.0)岁,平均孕次(1.02±0.31)次,停经天数(47.6±3.7)d,经产妇11例;B组50例,平均年龄(25.8±2.2)岁,平均孕次(1.11±0.25)次,停经天数(48.1±3.5 d),经产妇9例;C组50例,平均年龄(25.3±2.3)岁,平均孕次(1.20±0.24)次,停经天数(48.7±3.9)d,经产妇12例。三组孕妇的年龄、孕产情况、妊娠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口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第1天9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第2天9时、12时分别口服米非司酮各50 mg,总量150 mg,第3天清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mg,四次服药前后均禁食2 h;B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口服米非司酮同A组,第3天清晨空腹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600 mg;C组: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口服米非司酮同A组,第3天清晨排空膀胱后,将600 mg 的米索前列醇放入阴道穹隆内,卧床休息2~4 h。

1.3 观察指标 三组的流产效果、不良反应、完全流产患者的孕囊排出时间以及阴道出血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流产:在应用米索前列醇24 h后,孕妇体内妊娠物全部排出,阴道的出血量较少;不完全流产:应用米索前列醇24 h后,孕妇体内妊娠物未完全排出,阴道的出血量要多于月经量,行清宫手术可以发现残留妊娠物;失败:在应用米索前列醇24 h后,未见妊娠物排出,阴道无出血或者出血量极少,行清宫手术可见妊娠物。在疗效评价中只有完全流产属于流产成功,其余均为流产失败[1]。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流产情况比较 口服组有5例流产失败,舌下含服组有2例流产失败,而阴道给药组未出现流产失败病例。流产成功率比较,口服米索前列醇组的成功率最低,其次是舌下含服组,流产成功率最高的是阴道给药组,达到了94%。三组流产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口服米索前列醇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1例,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9例,阴道给药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7例。另外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组出现了手痒、麻木等反应。

2.3 三组完全流产者孕囊排出时间和阴道出血情况比较 口服米索前列醇组中38例完全流产者的孕囊排出平均时间为(3.5±0.5)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组46例完全流产者的孕囊排出平均时间为(2.8±0.4)h,阴道给药组47例完全流产者的孕囊排出平均时间为(2.7±0.3)h,口服组与后两组孕囊排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舌下含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有人工手术和药物流产两种方式,在传统手术流产中孕妇承受的痛苦较大,且容易造成机体损伤,影响孕妇后期生殖功能,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流产术的疼痛感降低,安全性也逐渐提高,但是在临床中,很多早期妊娠患者还是选择药物流产方式终止妊娠[2-4]。药物流产即药流,主要是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妊娠,米司非酮是抗孕酮类药物,能帮助子宫蜕膜变性坏死,促进宫颈软化,在与孕激素受体结合之后,能阻断孕酮的生理活性,使蜕膜间质出现变性、水肿、坏死等,有效妨碍胚胎的发育。而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的衍生物,能特异作用于子宫颈和子宫,通过对宫颈纤维细胞的刺激,有效抑制宫颈胶原合成,在短时间内让子宫软化,使子宫出现明显扩张,同时引发子宫平滑肌收缩,直接或间接地加强了子宫的收缩,减少了出血量,在胚胎组织排出之后,子宫内的残留组织较少,如需采用清宫手术,则子宫的轮廓比较清晰,清宫手术的安全性较高。米司非酮和米索前列醇两者联合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效果理想,成功率高,安全性好。虽然用药后患者有腹痛、恶心等症状,但是不需要采取特别处理均能痊愈。另外部分患者服药后发热、潮红、手痒等情况,大部分是因为药物使得末梢血管扩张导致的,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米索前列醇在终止早期妊娠中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的动力学特征和临床效果均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当前米索前列醇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舌下含服以及阴道给药三种[5-6]。在三种给药方式中,舌下含服与阴道给药的流产效果最佳,在本组研究中舌下含服组的流产成功率为92%,阴道给药组的流产成功率为94%。舌下含服药物能使口腔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而口腔黏膜静脉回流能绕过肝脏,直接融入人体循环,避免药物接触胃液后失去活性,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在舌下含服中如果口腔干燥可以含少许水,便于药物溶解吸收,同时不能直接将药物如吃糖果般含在嘴里,因为舌下含服主要是通过舌下黏膜中的静脉丛吸收药物的,舌苔与角质层很难有效吸收药物。与阴道给药相比,舌下含服的操作简单,且容易观察药物的溶解吸收情况。阴道给药相比于口服给药效果较为理想,阴道给药能避免肝脏代谢途径。在阴道给药中米索前列醇直接作用于阴道,对宫颈产生刺激作用,宫颈纤维组织能释放出多种弹性蛋白酶,降解胶原纤维。阴道给药中药物作用于阴道的时间较长,且镇痛效果较好,很多患者容易接受。

因为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E1类似物,在应用中会对子宫和胃肠道平滑肌产生收缩作用,因此应用中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7-9]。尤其是在口服米索前列醇给药中,药物要经过胃肠道,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而在舌下含服和阴道给药中避免了肝脏代谢途径,胃肠道反应较轻。本研究中,口服米索前列醇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1例,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9例,阴道给药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7例。

通过上述分析,在早期妊娠药物流产中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舌下含服和阴道给药的效果最好,口服流产效果最差,且副作用较多,所以临床中应该以舌下含服和阴道给药为主要途径[10]。另外,随着临床实践的增加,将舌下含服与阴道给药结合起来应用越来越广泛,融合了两种给药的优点,使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在临床中应该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苏泽英.米索前列醇两种给药途径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3):243-244.

[2] 汤金岚.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人工流产160例临床观察[J]. 南通大学学报,2011,31(3):204-205.

[3] 钱桂琴. 米索前列醇口服与舌下含服对药物流产结局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13,11(6):485-486.

[4] 叶茵. 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与口服途径给药终止早期妊娠效果比较[J]. 中外健康文摘,2009,6(04X):105-106.

[5] 方智淑.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初孕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9):2734-2735.

[6]孔德美.米索前列醇在早孕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5):40-41.

[7]夏三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80例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4):2655-2656.

[8]张秀真.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终止妊娠中的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164-165.

[9]赵永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药理及疗效[J].医学信息,2013,12(8):45-46.

[10]李金艳.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法终止妊娠的效果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3,21(2):59-60.

(收稿日期:2013-09-05) (本文编辑:陈丹云)

上一篇: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的说课设... 下一篇:谈中国人民银行基本建设待摊投资的会计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