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效果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10-27 07:05:4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效果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效果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按分期情况分成三组,并予以治疗,治疗结果以临床疗效评价。并结合检测指标划定血尿酸异常的标准值,将患者分成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分析两组血尿酸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超敏C反应蛋(CRP)的相关性。结果:Ⅰ组治疗有效率95.0%,Ⅱ组82.5%、Ⅲ组47.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26 μmol/L定为血尿酸异常的标准值。治疗后三组患者分别分成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Ⅰ期高尿酸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除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收缩压、舒张压、TC、HDL-C、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尿酸; 血压;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影响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的危险因素之一[1]。尿酸是在人体由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血尿酸受到食物因素、体内嘌呤类化合物合成障碍、肾脏尿酸排出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有大量研究表明血尿酸和原发性高血压有重要联系[2],因此受到了医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两者是否有联系始终未有定论,笔者选取了在本院收治且符合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旨在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效果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及血尿酸水平与通过尿酸正常与尿酸异常组的配对比较观察两组血压、血脂、血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差异,分析血尿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进展、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08年9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高血压病临床分期标准(1979年我国修订)及临床症状与体征,将高血压患者分成三组:(1)Ⅰ期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4.3±12.6)岁。血压达高血压诊断水平,舒张压大部分时间波动在12.0~13.3 kPa(90~100 mm Hg)之间,静息时能恢复正常,无心脏、脑、肾临床并发症的表现。(2)Ⅱ期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61.7±11.2)岁。血压达到高血压确诊水平,舒张压超过13.3 kPa(100 mm Hg),静息时不能降至正常,并有下列各项中的一项者:①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②眼底检查,有颅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③X线检查,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左心室肥大。(3)Ⅲ期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5.0±13.8)岁。明确确诊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4.7~16.0 kPa

(110~120 mm Hg),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①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或无视水肿;②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③肾功能衰竭;④左心衰竭。

1.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与入选标准 (1)收缩压≥140 mm Hg(21.3 kPa)或舒张压≥90 mm Hg(12.6 kPa);

(2)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紧张、情绪激动、劳累后血压稍可升高。血压升高时有头晕、头痛、耳鸣、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3)停用其他抗高血压治疗的药物一周;(4)未服用干扰血尿酸水平的药物与食物;(5)未使用激素类药物;(6)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有严重心脏病和脑血管意外者;(2)有糖尿病酮体中毒者;(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4)继发性高血压;(5)精神病患者;(6)伴癌症患者;(7)孕妇、哺乳期妇女。

1.4 剔除病例 (1)试验中途病情恶化;(2)改用其他治疗方法;(3)不配合或不能完成试验者。

1.5 记录参数 入选者的记录参数包括:(1)定期测血压(包括单纯性收缩期或舒张期);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个人史、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以及服药情况。(2)作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心电图、血糖、血常规、尿常规及跟底检查。

1.6 治疗方法

1.6.1 服药方法 早晨8点服用比索洛尔,2.5 mg/d,根据血压的变化情况,进行药物递增,每两周增加2.5 mg,最大药量为10.0 mg/d,联合依那普利10 mg/d,早餐前30 min服药,根据不同期患者调整剂量与治疗时间,患者均予低盐,低脂、低糖、清淡饮食。

1.6.2 康复方法 (1)适当锻炼:每晨8时30分,音乐操放松训练30 min[3],以微出汗、心率增加15~25次/min为度[4]。下午17时锻炼48式太极拳3遍训练30 min,晚步行30 min[4];(2)足心按摩:足心按摩晚上睡前,端坐,用两手拇指分别按摩两足底中心的涌泉穴,或者用左足跟搓右足的涌泉穴,再用右足跟搓左足的涌泉穴,各按摩80次,按摩时只能搓向足趾一个方向[5]。(3)饮食指导: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为主,补充钾、钙、锌、硒等微量元素。增加蔬菜、水果、纤维素等摄入如鱼类、冬瓜、苦瓜、油菜、芹菜、菠菜、洋葱、西红柿、大枣等[6];(4)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多听一些轻松的音乐,缓解心理紧张,保持情绪稳定。劳逸结合,适量运动,根据患者的血压、体重、活动耐受力等,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7]。

1.7 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按1979年全国郑州会议判断的疗效标准,舒张压下降≥2.67 kPa或降至正常为显效;舒张压下降≥0.33 kPa或收缩期高血压者收缩压下降≥4.00 kPa为有效;未达上述水平者为无效[8]。总有效=显效+有效。(2)检测指标:康复前后测定血尿酸、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超敏C反应蛋白(CRP)。(3)根据试验过程中临床疗效的观察,划定血尿酸异常的标准值。Ⅰ、Ⅱ、Ⅲ期患者分别分成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尿酸与血压、血脂、血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临床疗效采用Ridit检验,尿酸正常与尿酸异常组的配对比较采用t检验,血尿酸与观察指标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检测,以P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Ⅰ组、Ⅱ组、Ⅲ组的临床疗效平均Ridit值分别为0.379、0.428、0.631,总R=0.5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7.690,P

2.2 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观察指标比较 根据临床治疗的观察结果,结合检测的血尿酸统计数值,将血尿酸>426 μmol/L定为血尿酸异常的标准值。将治疗后的三组患者分别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

2.2.1 Ⅰ期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 除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收缩压、舒张压、TC、HDL-C、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2 Ⅱ期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观察指标比较 收缩压、舒张压、TC、LDL-C、HDL-C、CRP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3 Ⅲ组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观察指标比较 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TC、LDL-C 、HDL-C、CRPT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的改变,人民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都发生改变,导致诸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病症,而两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倍受关注[9]。大多数研究认为高血尿酸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继发症状,可以作为研究的指征[10-11]。另外,血尿酸水平也常与血脂、血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异常有关联。本研究结果表明:由临床治疗结果分析可知Ⅰ组、Ⅱ组治疗效果较好,且Ⅰ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最为显著。根据临床治疗的观察结果,结合检测的血尿酸统计数值,将血尿酸>426 μmol/L定为血尿酸异常的标准值,将治疗后三组患者分别分成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Ⅰ组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比较,除LDL-C外,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由研究结果表明血尿酸水平和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相关性[12-13],并与血脂、血脂蛋白、CRP等指数也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平时可针对原发性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心电图、血糖、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以及时筛选目标人群,尽早制定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案。然而,血尿酸水平、血压、血脂、血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联机制及理想治疗方案仍缺乏临床方面的确证,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效果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研究值得广大医疗工作者的继续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梅卫义.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2006,7(27):142-143.

[2]王道伟.血尿酸水平和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8(1):78.

[3]程学.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治疗与康复评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126-129.

[4]林祥芸.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为康复治疗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28(2):171-175.

[5]王纯,卢文,吴中远.太极拳与步行运动对高血压的康复疗效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35-3538.

[6]孟敏,于娜.体疗及按摩对高血压康复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2):97-99.

[7]翁峰,王金球,王国权.高血压康复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康复与疗养杂志,1996,11(2):60-62.

[8]钱小力.高血压患者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68-1269.

[9]周艳.高血压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3):251.

[10]靳红,王宾友,刘雅,等.成都地区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J].西部医学,2012,24(3):470-473.

[11] Hsu P F,Chuang S Y,Cheng H M,et al.Associations of serum uric acid levels with arterial wave reflections and centr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J].Int J Cardiol,2013,29(3):276-286.

[12] Hsu P F,Chuang S Y,Cheng H M,et al.Associations of serum uric acid levels with arterial wave reflections and centr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J].Int J Cardiol,2013,25(1):164.

[13]周群,熊世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J].中医药导报,2011,6(3):40-42.

(收稿日期:2013-10-28) (本文编辑:蔡元元)

上一篇:我为杨二嫂伸冤 下一篇: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泌尿系统”的说课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