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弦的结构原则及特征

时间:2022-09-20 05:08:26

论和弦的结构原则及特征

摘要: 和弦的纵向叠置方式与原则在和声的诸多表现因素中是最容易被感知的,也是研究和声特点与整部作品的作曲技术特点的最基础的方面。近现代的音乐创作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三度叠置原则,那么研究其特殊的叠置方式以及与传统叠置方式的辨证关系就十分必要了。

关键词: 构成原则 三度叠置 半音化

在和声学的研究领域里,简单地说其实可以归纳为两个方向:纵向叠置原则与横向进行方式。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其中的纵向叠置问题。在和声的所有表现因素中,音与音的纵向叠置的音程关系特点是最直观的,因此,研究整部作品的作曲技术特点的基础即弄清楚作品中的和弦构成原则与特点。

目前,我们所熟悉并广泛使用的三度叠置和弦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成长、发育,才有了如今的成熟与完善。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必须以三度音程的解放为前提,所谓解放,是指三度音程被纳入协和音程范畴。关于“协和”与“不协和”的标准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因此,不可将其绝对化。另一方面,三和弦的产生也是多声部音乐的发展与音程思维复杂化的结果。

在近现代的许多音乐作品,与民族风格比较强烈的作品中还存在着非三度叠置的和弦。这些特殊的和弦结构已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普遍现象,而他们与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的辨证发展关系,以及他们独特的表现效果与特征是本文的论述对象。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组曲的音乐由普罗科菲耶夫根据自己的同名舞剧音乐改编而成,作品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悲剧。因此,音乐作品的情节性较强,音乐的各个表现因素包括和声在内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性。这部作品创作于作曲家创作生涯的成熟时期,属于新古典主义流派。

一、变化音和弦

变化音和弦是自然音和弦的变化形式,是指将原本三度叠置的和弦中的某一个音作半音的变化。从而使得和弦的色彩与性质发生了变化,并且使变化音所在声部的旋律产生半音化倾向的特征。

在第一乐章的一段g小调的音乐中,作曲家运用了这样的手法:在V级和弦中出现了#C音,而这个音是g小调中所没有的。放在旋律声部中考虑,该音可视为辅助音,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点视为该和弦中这个变化音的来源。在接下来的进行中连续四个和弦都用到了原调以外的音,即变化音,并且三个声部都呈半音阶下行。

这种和声手法的显著效果是加强了旋律进行的半音化倾向,并且强调了对于解决和弦的倾向意义。

二、带分裂音和弦

这种和弦是指:在原本三度叠置的和弦中添加了其他音,而这个音依附于原和弦的某个音或音程,从而改变了三度叠置的原则,并产生尖锐不协和的音响效果以达到作曲家所需要的特定表现需要。

在第一乐章中第一个呈示主题的结尾处,作曲家运用了这样一个和弦:包括B、D、F、A、#A五个音,也就是B小七和弦上附加了#A音,在这里可将这个音视为A音的分裂音,这个音的运用使得此时产生了小二度的极不协和的碰撞效果。

在第四乐章中作曲家再次用到了这样的和弦结构,在f小调的V级和弦上附加了E音,并且在这里附加音的运用产生了调式混合的效果。

三、复合和弦

复合和弦是指混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和弦的用法,最早的具有复合因素的和弦是V9和弦,他可以分析成是V级与Ⅱ级两个三和弦的复合。这种手法是将和弦复杂化的重要手法。

在第七乐章的第一小节处作曲家运用了F小三和弦与C大三和弦的复合形式,由于这两层和声被安排在了不同的乐器组中,因此,音响效果仍然比较清晰。

仍然在这一乐章中,当音乐有从#B小调向C大调转调的倾向时,作曲家运用了#B小调的Ⅵ7和弦与C大调Ⅳ级和弦的复合形式。不得不承认这里的复合和弦的运用对于整段音乐的转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普罗科菲耶夫在此基本延用了三度叠置的和弦构成原则,几乎没有用到高叠和弦,只有很少数的属十一和弦和十三和弦,并且,这些和弦往往是以不完全的形式出现的。较多地使用了变化音和弦和附加音和弦,追求一种二度叠置的不协和效果,但这种碰撞都是适可而止的。作曲家在使用复合和弦时较多地考虑到了和声进行中的功能连接作用。由此可见,在普罗科菲耶夫的这部作品中,三度和弦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较大的存在价值。

上一篇:浅谈体育课中激发学生兴趣 下一篇:光与色——舞台艺术中的“决定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