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尝试

时间:2022-09-20 04:47:14

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尝试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界一直以来都密切关注的课题,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农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农村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名优特产、文化古迹、传说、故事和乡土传奇等。农村有着如此丰厚的“本土化”课程资源,我们如果对它合理开发和利用,就能够促使农村小学课程与当地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与当地的文化水融。为此,笔者学校在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土化教学资源做了如下尝试:

一、把目光投入到乡土资源中

乡土资源是最宝贵、丰富的资源,是因为它真实、易取,有价值、可信度高、生命力强。就广袤的农村而言,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优势,有着地方特色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为学生构建开放、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合作、探究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生搭建将课本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走向社会,走近身边熟悉的人、事,在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 关注人文历史,在本土文化中挖掘资源。

我们学校居于当地的“江西南康北部乡村”,仅从南康来看也是一个发掘不尽的文化宝库――“中国客家歌舞之乡” 、“中国甜柚之乡”、“中国脐橙之乡”、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南康坪市谭帮古城、南康坪市莲花山等。这一些离学生生活很近,对他们极具吸引力,而且找资料也相对容易一些。所以要充分挖掘身边的素材,研究家乡的历史名人,继承和发扬民间文化。

在有关教学中,我们适时、巧妙地将南康坪市谭帮古城这一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资源补充到教学中。具有五百年历史的谭帮古城是坪市乡的一处风景,虽然已被现代的气息侵蚀,却古朴依旧、韵味依旧。既有历史文明的痕迹,又能体现当下居民的人情世故,这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为了让从小在坪市乡成长的孩子们对于谭帮古城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进行了“谭帮古城寻踪”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分摄影采风组、采访调查组、数据测量组、资料汇编组。学生通过实地走访研究谭帮古城,了解了关于谭帮古城的故事传说、风土人情以及谭帮古城在经济发展中的不断变化,激发了队员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关注社会经济,在地方发展中挖掘资源。

南康产业聚集,商贸活跃。已初步形成矿产品、家具、服装、电子信息、精细化工、食品、甜柚、生猪、饮食娱乐、商贸物流十大主导产业,是江西省的家具产业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全国100个重点食品加工县(市)。是中国甜柚之乡、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南康人商业文化底蕴深厚,全民创业氛围较浓,民营经济是市域经济的主体,在赣州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有“江西的温州”之称。1997年5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前来考察后,将南康经济现象概括为:“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联四方”。根据家乡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开设“日新月异话家乡”地方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主要特色的农业、工业、教育等,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

3、 关注百姓生活,在热点问题中挖掘资源。

地方课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课程,它的内容应在学生的生活中、视域中,在社区的环境中。所以,它的内容应该是可见的、可听的、可触摸、可亲身感受的,使学生没有陌生感,在亲密的接触中与课程对话。从百姓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能开发资源、选择内容,甚至要求学生自己就成为地方课程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生活的色彩。

二、把焦点聚集到学生发展上

学生是发展的个体,学习的动力需要一定的激情。我们大胆地拓宽地方课程教学渠道,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以调查、访问、观察、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获取对家乡全方位、立体的、多角度的认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学习的魅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淀丰厚的人文素养。

1、 注重拓展延伸,从学科知识中挖掘资源。

综合是地方性知识存在的基本方式,这种综合性知识进入地方课程当然也应是综合的。其综合性就是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打通进行,使学习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活动主题,拓展到相关的信息媒体,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生成更多活动主题,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2、 立足学校特色,从校本文化中挖掘资源。

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活动密切联系的重要场所,其环境面貌、文化氛围、活动内容都是地方课程可挖掘的重要资源。每个学校的条件、环境各不相同,但我们只要“有心”,就会发现学校本身存在着许多可利用的资源。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敬业、成果以及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等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在熟悉的亲历的生活中,在真实的丰富的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责任素养。

三、效果反思

“本土化”资源的及时补充,弥补了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不足。我们感到最明显的是学生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地方课程的学习中来,一年多来,同学们从在教室里“讲”或“教”教学“资源包”的地方课程中走出来,在感兴趣中、在发展需要中想学习、爱学习;从分数作为主宰一切的评定机制中解脱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上一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课堂教学数学思想渗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