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钢琴音乐教育比较

时间:2022-09-20 04:06:01

中俄钢琴音乐教育比较

【内容摘要】文章对中俄两国钢琴教育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钢琴艺术服务。

【关键词】钢琴教育 发展进程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一、钢琴教育发展进程与理念

俄罗斯在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对于俄罗斯的钢琴艺术而言,其最初是对欧洲一些国家比较先进的钢琴艺术技法和理念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并在本民族乐派的烘托渲染下,发扬了19世纪俄罗斯古典音乐的优秀传统,逐步形成和建立了属于俄罗斯自身钢琴艺术特色的演奏风格。同时,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的钢琴艺术教育是根植于其浓郁的文化艺术背景之下,凭借大量俄罗斯钢琴爱好者与艺术家的不断进取与努力奋斗,借鉴了国外许多优秀钢琴艺术发展的精华,从而培养和造就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钢琴艺术人才,将这种原本属于外来乐器的音乐艺术形式发挥到了极致。

在我国,随着西学东渐的发展,钢琴这门音乐艺术形式开始逐步进入国人的现实生活当中。在20世纪初期,其引进与传播主要是依靠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培训活动展开的,由此萌生出了我国钢琴艺术教育的早期始廓,即在钢琴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开始带有了西化的一些艺术特征。此后,维新思想的传播极大调动和提高了人们对所引进的新式学堂教育教学模式的关注与认可,而钢琴这种音乐艺术形式作为辅的角色,也正是借助学堂乐歌的一些音乐活动使其自身的艺术作用和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并为其日后被逐步作为我国重要的音乐学科奠定了良好的艺术基础。此外,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创专业的音乐院校之前,我国的钢琴教育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教学内容、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等方面,采用了西洋音乐的一些教育模式,并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成就。我国当时的钢琴音乐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即院校教育与业余教育,这两种钢琴教育模式至今仍为我国钢琴教育所沿用。总之,虽然我国钢琴教育的起步相对于其他国家较晚,却有着非常高的起点,这也展现出国人能够很好地借鉴汲取、消化吸收西方音乐艺术文化的能力。

二、钢琴教育课程设置与安排

就大学阶段的钢琴艺术教育而言,俄罗斯在钢琴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除了开设一些基本的钢琴理论知识课外,还设有独奏、四手联弹、双钢琴以及室内乐这四种课程。同时,由于受到学生所在的不同年级、不同程度水平与不同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这四门课程相互之间的设置安排也有所不同。比如,学生在大一上学期主要以钢琴独奏课程为主;大二上学期在钢琴独奏方面的课程安排上基本是侧重于对套曲和组曲的学习,而下学期则主要是以浪漫派的音乐作品为主;大三上学期是在原有钢琴教学课程基础上增添四手联弹与双钢琴,下学期在钢琴独奏方面主要弹奏难度较大的练习曲,如类似肖邦练习曲或更高程度的乐曲。此外,从大三开始,俄罗斯在开设原有钢琴技巧演奏课的同时,还专门为学生设置了音乐教育心理学与钢琴教学法等理论性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对日后绝大部分即将要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学生至关重要。

相对于俄罗斯钢琴课程设置而言,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其钢琴课程的设立安排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也相应增加了一些辅的钢琴演奏和教学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在其运行的质量与成效上却不尽如人意。以室内乐为例,在国外是选择一些比较专业的管弦教师或者是在歌剧院具有丰富经验而且是专业的演奏员同钢琴专业的学生进行配合;而在我国,通常是选择一些在校数量有限且演奏能力不高的管弦专业学生同钢琴专业学生进行配合。不言而喻,在这样的状态下所产生出的艺术效果通常显得枯燥乏味、杂乱无章,不用说要呈现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艺术感觉,演奏者自身的演奏技术水平也会受到限制,很难再得到进一步的历练与提高。

三、钢琴教育方式与手段

俄罗斯音乐院校学生所接触的音乐课程几乎全部是由主管音乐教育的文化部统一制定的,在这一点上与我国的情况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在这些音乐教材中选取了许多由俄罗斯本国作曲家编创的音乐作品。一方面使学生能够从小就对本民族音乐有初步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将本民族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从乐谱转换成现实中的音响效果创立一定的艺术条件,从而使俄罗斯音乐的整体水平得以全面提高。在演奏方面,一些钢琴教育者在其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常常过多强调钢琴的演奏技巧性训练。对此,俄罗斯钢琴教育者十分关注这一点,尤其是学生在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钢琴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进行技巧性训练,而是更多地让学生去学会如何聆听、鉴赏、领悟与体会音乐,从而培养与塑造学生对音乐的敏锐洞察力。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为学生日后的钢琴学习奠定良好的艺术前提和基础,才能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实质。受到学生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在教材的选取上也是有差别的。如钢琴基础教材主要有依里耶夫、契奇阔夫等编创的练习曲集《教师曲目必选》《小小练习曲》等。此外,俄罗斯音乐院校教师非常注重和提倡学生举办形式各异、种类繁多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如“肖邦之夜”“巴赫专场”等。学生通过在音乐会现场的全身心演奏,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而且还能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与全面把握。

而在我国的钢琴教学与实践中,本国的钢琴作品常常被人们忽视,钢琴学习者在日常的训练与演奏中所涉猎到的中国钢琴作品比较少。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教学教材体系,但我国有许多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为此付出了大量辛勤的汗水与努力。如谢耿的《幼儿启蒙钢琴教程》,李裴岚、李钢锐的《幼儿钢琴教程》等,这些教材虽然针对的对象是幼儿,但其中也有许多作品可以为我们初级程度的学习者所用。此外,在钢琴的演奏上,斯图加特高指学派的炫技思想与维也纳的手指学派对我国的钢琴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致使我国早期的钢琴教育形成了一种只重视演奏技能,却轻视音乐表现的教学方式与理念,而且教师还经常鼓励学生演奏技术难度大且音乐表现力要求较高的音乐作品,以显示其演奏水平和才华。同时,部分钢琴教师选用大量的练习曲作为钢琴教程,而对相应的一些音乐作品的运用却显得有些不足,造成了学生理解和把握作品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演奏本国的音乐作品,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演奏技术技能和对本民族音乐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对培养学生自身具有良好的乐感与音乐审美能力,以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庆刚.浅谈国外钢琴教育的独到之处[J].时代教育,2009(9).

[2]余小信.钢琴的演变与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3(4).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一篇:河南省郑州市居民音乐消费现状分析 下一篇:钢琴创新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