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请回归理性

时间:2022-09-20 04:03:09

家庭教育请回归理性

教育,一定要回归理性

回国的十几年里,我接受了成百上千父母的咨询,我发现所有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几类,非常相似,比如“王老师,我家孩子2岁半,应该学点啥?”“我的孩子4岁半,老师反映注意力不集中,以后上学怎么办?”“我怎么才能让孩子现在优秀,一直优秀?”在这些问题的背后,你能感受到父母的焦虑、纠结和急躁。但我不想说这全是父母的问题,我们处在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整个社会都在迅速转型,这让中国的主流教育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这时候需要一些声音,来呼吁我们的教育回归理性。

回归理性,首先是对教育目标的思考,我认为理性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守法公民。孩子首先要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还要会做人,守法律,讲道德,有规则。有人说,王老师你的标准太低了吧。我说,这不是标准低,这是理性。只有我们有了这样的目标,才不会焦虑、紧张,才不会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也就不会拔苗助长。相反,孩子每个阶段取得的一点点成就,我们都会由衷地感到喜悦,你和孩子之间传递的能量就会更为正向。

当下快乐,未来才幸福

快乐中长大的孩子,人格才是阳光的。我想没有父母希望孩子不快乐,但是不知不觉中却创造了不快乐的氛围。根源还是过高的期望值,有期待,如果孩子做不到,就会有苛责。经常受到苛责的孩子,内心就没有阳光。

很多人问我早教班该不该上,这个那个该不该学?我认为这里面有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你要孩子做的事情,是不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是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如果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又不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那就跑偏了。另外,无论孩子学习什么新事物,我们要尽量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用自己的期待去影响孩子。再有,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老师的评价,用审慎的态度眼老师沟通,但内心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孩子。

生活即教育

人类的进化就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孩子在生活中受到上一代人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就能学习并适应社会。所以当我们不确定该怎么做的时候,就别做。而我们的问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还要固执地去做,而做错了,教育就跑偏了。

父母应该多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但我不认为父母不需要学习,父母除了要注重自身的成长,还要科学地看待孩子的成长规律。但是有一点我们要牢记,理论永远指导不了实践,只有将理论吸收了再转化为和孩子的互动,才是大智慧。

优秀是一种习惯

有人问“优秀是一种习惯”和“当下的快乐”冲突吗?我认为不冲突。首先父母给孩子制定规则,所谓规则不外乎法律的或道德规范。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个规则要30~40次实践后才能形成习惯。孩子在习惯形成中很容易触犯规则,这时孩子快乐吗?不快乐。但是为了遵守这个规则,孩子必须有挫折感。但是在规则之外,孩子是自由的,这时候孩子是快乐的。规则和自由其实是辩证的,越是有规则,安全感越强。什么样的父母最可怕?没有规则,根据心情对待孩子,反而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培养25年后的丈夫和妻子

我们不能预知孩子未来从事什么职业,但能预见的是,孩子未来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丈夫或一个妻子。我们说生活即教育,所以当好妻子、当好丈夫,你的教育就算是成功了一个方面。未来经济的全球化,其实也是文化的全球化。我敢这样说,未来男孩给女孩送花就比撮一顿更讨女孩欢心!有女士优先意识、能得体地照顾女孩的男孩未来注定会更受尊重和欢迎。

我是理性权威的父亲

在美国的时候,我身边来自中国的中产阶级移民,都对孩子未来发展设计得特别精细。我是其中最没有设计的父亲,我对孩子的未来非常放手,读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我都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

我从来不会跟别人说我儿子多优秀,因为压根我也没朗望他有多优秀。我大儿子13岁半开始打工,大学的生活费全部自己负责。成年后做生意需要资金,我可以借给他,但要付利息。小儿子也一样,上大学我可以负担学费,但生活费、交际费都需要打工获得。我们不要把养孩子想得那么复杂,但不能挣钱养活自己的孩子,说什么都白搭。

当然,我也是一位权威的父亲,我在家里规则很多,一定要按照规矩办事。所以我的两个儿子特别守规矩,出去特别有礼貌,懂得尊重别人。我觉得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而这些都是靠规则、规矩以及耐心塑造出来的。

上一篇:卷首 6期 下一篇:新书上架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