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视角看汉英散文翻译

时间:2022-09-20 01:52:16

从翻译美学视角看汉英散文翻译

【摘 要】翻译美学从美学角度研究翻译,为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以翻译家张培基的英译《故都的秋》为例,结合翻译美学理论分析张译散文的美学再现,为散文英译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翻译美学;散文翻译;审美再现;故都的秋

1.引言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一篇优美的散文往往文字优美,意境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散文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更要传达原文的美学效果。本文以翻译美学理论为指导,从翻译审美客体的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探讨张培基所译《故都的秋》的审美再现。

2.翻译美学理论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朱光潜首次提出“翻译美学”这一术语;1995年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把源语和目的语看作翻译的审美客体,把译者看作翻译的审美主体,在主客体的动态作用中构建了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简言之,翻译美学主要研究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以及翻译过程中审美再现的手段。

3.《故都的秋》译文赏析

3.1 形式系统的审美再现

音韵之美。音韵之美体现在韵律和节奏上。散文对音韵的使用极广泛,不仅可以加强语言的音乐美,还增加了人们对语言艺术欣赏的情趣。翻译时译者应充分发掘译语的语言优势,通过头韵、内韵、尾韵等的巧妙运用实现音韵美再现。

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It will be most desirable to have them set of by some tall thin grass planted underneath here and there.

原文中叠词“疏疏落落”的使用给人以音韵上的美感,但是翻译时却很难不损其美。译者此处联想到英语中的押尾韵,将其译成“here and there”。将汉语的叠词之美恰到好处地转移到英语的尾韵上,使译文达到视觉美与听觉美的统一。

遣词之美。词汇层的审美信息主要体现在措词上。作者通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去选词。精当的选词能给散文的美感和质感很大的提升,提高散文的档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同样需要精挑细选,以求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韵味。

例: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To enjoy its atmosphere to the full in the onetime capital, I have, therefore, made light of traveling a long distance …

译者把“饱尝”的译为“enjoy to the full”,既体现出尽情、饱的意思,又完全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同样用“made light of traveling a long distance”来翻译“不远千里”。其中词组“made light of”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文作者不在乎距离来欣赏北国的秋的感情。

句式之美。句法层面的审美信息主要体现在句子的结构上。散文是一种句式结构多样的文体,排比、对偶、重复等句式的层出不穷为散文增色不少。

例: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in the South too,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the air is moist, the sky pallid…

原文中三个小句的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有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做谓语用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出了南方秋天那种平淡而细腻的意味。译者同样保留了平行的结构译出了原文的节奏感。

3.2 非形式系统的审美再现

风格之美。不同的作家往往有自己的风格,文如其人。郁达夫是典型的感伤文人,他的《故都的秋》具有极强的自叙倾向,语言朴素诗意,并透露出一股感伤之气。因此在翻译这篇散文时应将这种风格传达出来。

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这句话就有极强的自叙意味。仿佛作者在喃喃自语,这是郁达夫散文的一大特色。译文也将autumn单独放在句首,加上插入语“wherever it is”,同样成了三小句。原文是独白式的口头语,译文也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情感之美。散文着重抒发内心的体验和情感,散文创作就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诉诸于文字传达给读者,以实现与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翻译时译者应高度重视原文的情感因素,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整个翻译过程。

例: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In the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原文中“清、静、悲凉”这三个形容词形成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表达出郁达夫那落寞以及对国家民族危亡命运深深忧虑的情怀。译者在翻译时用“limpid, serene, melancholy”三个形容词来表达,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无比孤寂和伤感的情怀,形象的传达了原文美丽而悲凉的情感。

意境之美。文学翻译只有保持和再现原文的这种意境和氛围,才能使译文具有和原文类似的审美趣味。

例: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you will discover countless lines left by his broom in the dust, which look so fine and quiet that somehow a feeling of forlornness will begin to creep up on you.

作者用清闲、落寞来描写扫帚的丝纹,其实是融进了自己的情绪。这细腻清新的描写轻笼着一层故都的沧桑,让人感受到清秋的凉意。译文采用直译法,很好地凸显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和凉。尤其是“forlornness”一词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原文作者孤独落寞的情怀,景语心声。

4.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故都的秋》的英译,认为散文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原文的美学因素(形式系统或非形式系统的)是否在译文中得以再现。《故都的秋》意境悲凉、韵味隽永,是一曲幽远的秋的悲歌。张培基在翻译时积极寻求最大限度再现原文的美感,成功的再现了原作的美和情。翻译美学理论为散文翻译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2]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WTO争端解决机制对GATT的发展 下一篇:英文广告中形容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