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籍管理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时间:2022-09-20 01:38:41

浅谈地籍管理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要认真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首先必须做好地籍管理工作,只有加强地籍管理,才能及时准确反映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建设用地情况,为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现状,分析了基层土地地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并提出了改善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土地地籍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地籍管理;问题;措施

Abstract: The cadastre management is the basis of land management, to earnestly implement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we must first make cadastral management work, the only strengthen cadastre management,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current land use, and master the construction land condition, for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construction land, land use planning formulation provides the basis. Based on the working practic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land cadastr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summarize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grassroots land cadastre management level for a certain reference.

Keywords: cadastre management;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2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地籍管理已经成为国家进行土地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地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做好一切与土地管理有关工作的保障和前提,其

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土地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提高地籍管理水平可以及时掌握土地数量及质量的动态变化情况,还可以对土地利用情况及权属变更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为提高基层土地管理工作水平提供重要的保证。

2、地籍和地籍管理的概念

地籍是指记载土地位置、权属、界址、质量、数量、用途等基本状况的图件和簿册。地籍的出现,最早是为满足税收的要求。我们国家地籍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之前的夏禹时代,就有土地调查,并按质地、土色、水分等把土地分成三等九级。

地籍管理是国家为了获取土地的位置、权属、数量、界址、用途、质量等信息,建立和实施一系列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方法的管理系统。我国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土地登记、土地调查、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土地统计、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地籍信息系统、地籍档案资料等。.

3 基层地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土地登记意识不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无偿使用±地的思想在广大土地使用者中根深蒂固。我国现行的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大家认为反正得不到所有权,何必花钱买了使用权。同时处理房产和土地价值时,土地价值无法显现,比如大部分地区对于拆迁补偿只是定一个拆迁补偿统一价格,没有把房屋和土地的补偿区分开来,大家认为得到的只是房屋拆迁补偿价格,而与土地无关,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广大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登记意识不强。

3.2地籍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地籍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地籍调查、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和地籍档案管理对技术的要求都很高。很多基层地籍管理部门的地籍管理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手工管理。地籍测量采用传统的皮尺丈量和手工绘图,即使也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绘图,但仍是在皮尺丈量的基础上进行,仍未脱离手工作业的状态。运用手工测量,容易产生速度慢、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对于基层地籍工作人员来说,除必须掌握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以外,还应具备地籍测量知识、计算机、土地登记等技术。

3.3地籍管理力量弱,人员素质低。大多基层地籍管理部门力量薄弱,专门从事地籍管理的人员较少,基层地籍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地籍管理的专业知识,他们对地籍管理的各种程序、技术和专业知识掌握较少,同时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特别是乡镇国土所,人员严重不足,往往一人身兼数职。目前虽然实行了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考试和土地登记人员持证制度,但对于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实践操作还缺乏技术培训,使土地登记仍然处于手工操作阶段,严重影响了地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速度。

3.4地籍档案管理不规范。基层地籍档案管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问题。地籍档案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保管分散、多头管理,地籍档案管理的管理人员和设备有待进一

作者简介:杨松芬,虎林市国土资源局。步提高。地籍档案的收集不齐全,地籍档案内容不丰富。档案的收集主动性不强。地籍档案利用面过窄,服务方式被动,档案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低,保密意识较弱。

4、解决地籍管理中问题的方法

4.1强化土地登记意识。针对土地使用者土地登记意识不强的特点,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例如通过媒体途径,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加强群众对地籍管理工作重要性的了解与认识,真正提高人们积极参与地籍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如要从与广大土地使用者有切身利害关系的方面着手,来影响广大土地使用者的土地登记意识。

4.2提高地籍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利用现代化技术更新和改进基层土地登记资料,才能发挥其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技术保障作用。实现地籍系统化就是要以扩大地籍覆盖面为重点,加大地籍在广大基层地区的覆盖范围,实现地籍信息系统管理的城乡一体化;实现地籍管理信息化,就是加大新技术在地籍管理工作中的运用,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地籍成果的共享,加大对基层地籍信息的变更监测。在日常地籍管理工作平台上,还要保证系统软件的及时更新升级,以适应新的工作流程。

4.3强化地籍管理队伍建设。要真正促进基层地籍管理工作的提高,就要解决基层地籍管理人才的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充实人员;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地籍管理人员地籍业务的培训,切实做到法律通、政策熟、业务精。三是要加强作风培养。培养地籍管理工作人员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对地籍管理各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通过以上措施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工作,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级地籍管理人员,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地籍管理资格认证、地籍管理师、注册地籍管理师等考试制度。这些都是保证基层地籍管理不断完善和进步的重要前提。

4.4提高地籍档案管理标准化、现代化。随着社会对地籍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不断增强,地籍档案信息系统已成为国家档案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地籍管理部门应在地籍档案的收集、整理,档案的技术设备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可以大大在提高地籍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同时还要提高地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一方面积极地采用现代技术与设备,提高档案部门信息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地籍管理未来发展趋势及对档案的需求,及时调整地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范围和有关政策,完善档案部门的职能,拓展地籍档案工作的社会功用,使档案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5、结语

地籍管理工作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土地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是保护土地产权的重要措施,今后我们更应树立起主动化的服务观念,努力使基层地籍管理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的道路,从而保证基层更加广泛、有效地发挥土地地籍管理各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冬妮. 浅谈我国现行地籍管理[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24)

[2] 夏鸣放,廖集中,陈清华. 关于地籍管理社会化、产业化的探讨[J]. 广东土地科学. 2006(02)

[3] 阎永平. 对提高地籍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8)

[4] 樊志全. 新世纪的地籍管理[J]. 中国土地. 2003(0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南方丘陵地区乡镇发展规划与产业园区给排水基... 下一篇:火电厂低压变压器的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