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现实意义和做法

时间:2022-09-20 10:29:13

浅谈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现实意义和做法

[摘要]10年前乡镇就推行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如今实名制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实行,基本上解决了职责不祥、超编等诸多管理问题。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节约型政府和阳光型政府建设的客观需要。本文就此展开讨论,总结分析事业单位推行编制实名制的现实意义和做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管理

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实行,不但能控制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而且还能有效解决人浮于事等多种问题,。随着编制实名制的普及,整顿任务逐渐完成,制度管理问题就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重大任务。

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现实意义

在事业单位中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就必须要确保事业单位实际机构编制、实有人员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实有人员一一对应。具体化编制形式和内容,对应好编制人员的财政支付与工资情况,才能确保编制管理制度的落实。

1.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治理编制管理现实问题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由于某些地方存在事业编制管理混乱,致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了冒名顶替、超编、混编、吃空饷、超领导职数、底数不清、与人员编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复杂的原因使得这成为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编制在实施上并没有与具体的人切合,使得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漏洞。要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找到并克服管理工作上存在的缺陷,只有当抽象的编制与自然人的姓名联系在一起时,才具有实用价值。实现机构编制管理与人员管理的紧密结合。因此,实名制管理是治理编制混乱现象的重要举措。

2.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减轻财政负担的必然要求

事业单位中名额超编等现状使得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据相关资料统计[1],我国某区的事业单位人员与行政单位人员比例达到了5:1,工资占到了总工资的80%以上,很多财政资源花在事业人员的供养上。如果不从严控制事业人员编制的无序增长,无视编制进人势必增加财政负担,增大政府运行成本。因此编制实名制管理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制约机制能有效控制人员编制的无序增长,减轻财政负担。

3.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通过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可以对单位和人员信息数据的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反映机构编制、职数和实有人员增减变化情况,建立在编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编制和人员的跟踪管理,随时了解各种信息,可以有效地解决因人设岗、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混编混岗等问题,是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二、完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主要做法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需要单位、编委、人事、财政、社保等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各其所职,才能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如何有效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值得各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探讨。

(一)夯实基础,按需入库,用人单位重点把握数据关

一是核对各单位的人员编制信息。以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或“三定”方案确定岗位,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实行定岗定员,并将机构性质、编制数、经费来源及人事部门审批的人员岗位、身份证号码和职务等情况,分别予以公示后报市编办,市编办在核实材料后,将机构编制人员信息导入机构编制人员信息管理库中,进行动态管理。用人单位必须要把握数据关,以确保数据准确性,做到实名到人、编制到人。

二是各单位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台帐,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即将每个人的编制状态情况列入各项台帐和资料,包括人员编制花名册以及人员编制管理软件信息系统等,这些资料成为申请办理财政预算、核拨经费、发放工资、配备领导职数、人员增减、医疗保险、社会保险、事业单位登记等事宜的主要依据。各级事业单位进人,必须履行机构编制审核程序,先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编制,经同意后,有关部门再办理相关手续,严格杜绝超编进人现象。

(二)按规管理,编制部门重点把握审查关

一是进编申报关。编制部门依据该机构核定的编制数、种类、岗位职责和呈报表及其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按程序研究审批。对符合程序和进编要求的,向呈报单位开具空编使用核准单。

二是冻结机构编制审批。对已经超编的的单位,按“三定”文件中的岗位结构来分流和调整人员,在分流人员没有妥善安置的情况下,编制部门不能再度核准进人,不出现新的超编现象。对需要核减的编制数的单位,编制部门要摸清底细,作出适当调整。如我局有一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0人,实有人数2人,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单位没有单独开展业务,挂靠在另一家处,单位人员多年保持2人,经台政办发[2011]214号文件通知,该单位编制数核减为2人。这样既有效地遏制了事业单位无序超编进人、混编混岗和随意调整人员编制等现象,又做到了底细清楚,核准数据准确,符合事业编制实名制的管理要求。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实行年终考核。我市编制部门去年下发《市级单位机构编制工作考核办法》,对市级有关单位贯彻落实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的年度考核。机构编制工作考核主要内容为机构设置、编制使用、职能配置、实名制管理、综合管理等五类,考核结果将作为调整机构编制的重要依据之一,考核分数计入市级单位重点工作责任制目标考核总分。编制部门工作考核办法的出台和执行,对我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监督管理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三)及时沟通,上下联动,其他相关部门重点把握配合关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长效机制。组织、人事、财政、编制、劳动部门切实建立起部门间分工明确、程序严格、协调规范的工作机制,确保事业编制实名管理制度的落实。人事劳动部门根据介绍信和编制部门出具的《空编使用核准单》、《岗位设置审核表》等办理调、录(聘)用、核定工资、社会保险等手续;财政部门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数和人力社保部门核定的人员工资待遇标准,编制部门预算并核拨经费。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配备、人员调整前,要充分考虑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空缺和领导职数空缺等情况。形成机构编制部门严格核定编制,组织人事部门按编制配备工作人员,财政部门按编制和人员信息数据核拨经费的约束机制。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行难度大、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等因素,在具体的实施和操作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除了要合理分配内部在编人员与非在编人员的结构、加强监督检查的有效实施、建立信息化建设管理以外,还要加强组织领导,在人事、社保以及编制等部门上加强配合,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全面开展审查监督以及评估的工作,逐渐推进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深入的运行,才能实现事业单位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童万才.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举措――谈事业单位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J].共产党人,2006,22(12):65-68.

[2]彭先坤.浅谈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J].老区建设,2011,11(02):27-29.

[3]雷明.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J].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18(09):44-46.

上一篇:PX项目到底有多“毒”? 下一篇:视频游戏对成功老龄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