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在园艺专业花卉方向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

时间:2022-09-20 09:26:19

创新创业教育在园艺专业花卉方向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创新创业精神成为园艺专业花卉方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创新创业教育在园艺专业花卉方向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创业 园艺专业 花卉方向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23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大学生把创业作为毕业后的首要选择,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有着充分的认识和体验,思维活跃,积极进取,是一支朝气蓬勃的未来创业生力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创新创业教育也是高等学校顺应时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3-4]。

园艺专业包括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三个部分,而花卉属于观赏园艺的范畴,在创业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在园艺专业下面设置了花卉与景观设计方向(以下简称花卉方向),并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与优化、教学内容的更新与选择、教学环境的创造与建设等各个方面下足功夫,以期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培养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

1 完善教学计划体系,通过课程设置体现创新创业的理念

教学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我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的思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园艺专业花卉方向的教学计划设立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准入课程、专业准出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个性拓展课程等教学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此外,还设立了6个学分的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块,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共3个学分,还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学科竞赛、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文体活动、职业资格考证等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共3个学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中,还特别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设计课程体系,既要考虑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探讨,又要考虑创业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与实践,使专业学习与创业学习交叉渗透,互相促进[5]。

2 进行教学改革,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2.1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嵌入式”教学

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我校园艺专业花卉方向的特色和优势之一。“嵌入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科专业特征,将创业教育嵌入日常的专业教育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因素,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对未来的创业工作进行联想与思考,找出创新的点子。

2.2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聆听完成的,学生只是继承了知识,缺少思考的空间,弱化了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6]。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课堂中,则要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启发式、专题讨论式、调查研究式以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新方式。

2.3 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花卉栽培学等主干课程教师经常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科学考察。教师利用出国的机会精心收集国外花卉企业在花卉设施栽培、花卉国际贸易、花卉设计与应用、花卉新品种培育等先进生产方式的资料和素材,并在上课时进行展示与介绍,使本专业大学生了解国外花卉业最新发展趋势。另外,还注重引进国际优秀人才,如我校常年聘请丁颖讲座客座教授,每年都有不同发达国家的专家、学者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并且给本科生授课,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3 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1 改善硬件设施,完善平台建设

创新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大环境的支持,构建创业教育平台和网络,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改善教学条件,增加仪器设备,创建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经过多年的建设,我校已经逐步形成了公共基础课程实验中心、基础训练中心、院级实验教学平台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

3.2 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在课程体系中应该充分体现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化,除实验教学外,还包括教学实习、农事操作、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多个教学环节。专业课程的实习由原来每一门课程的分散实习改为整合实习,命名为“花卉与景观设计专业课程综合实习”,由专业课老师联合指导,这样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优势互补,提高实习的效率和效果。另外,学校会根据形势需要和经费情况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教师在需要时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

3.3 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发挥专业特长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园艺专业花卉方向涵盖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花卉栽培、花卉育种、花卉应用、花卉贸易、花卉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领域,不同领域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的类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训练、社团活动、各种比赛、社会调查实践等,是第一课堂教学的有力拓展和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加大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4.1 启动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学校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出发,启动了各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园艺学院根据学科特点,以设立专项经费和联系社会资助等方式,支持“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如花卉组合盆栽比赛、艺术插花比赛、园林规划设计比赛等,为学生创造各种基础训练和实战机会。

4.2 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

校园科技文化节是学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一个平台,我校一般是结合“紫荆校园开放日”举办这项活动,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丁颖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和小发明竞赛的作品展览以及各学院、各学生社团组织的特色活动,营造校园科技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学校还设立了 “学生科技创业墙”项目,将已经成功创业的团队在“创业墙”上进行宣传和介绍,其目的是为了整合大学生创业资源,打造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4.3 举办创业论坛和报告会,提供交流平台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行业联合办学,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创业教育平台。为了充分发挥校友和企业家成功创业对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示范作用,定期举办“创业论坛”,为广大的创业梦想者提供一个灵感交流和智慧碰撞的舞台。

4.4 建设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园,从模拟阶段进入实战阶段

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是起步难,其中的瓶颈问题是“融资难”,没有资金和场地的支持,再好的项目也无用武之地。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组建了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并依托“丁颖杯”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对于条件成熟的优秀团队,帮助其注册成立公司,实现市场与高校的对接。

5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多年的探讨和实践,我校园艺专业花卉方向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在花卉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中大显身手,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宋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3):56-58.

[2]邹莹.论基于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0):8-14.

[3]颜志明,董召娣,王永平等.创业教育理念导入园艺技术专业建设策略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10):211-212.

[4]陆艺.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高校专业教育的路径转向[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63-66.

[5]郝志.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4):48-50.

[6]赵亚风,郑晓娜.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J].管理观察,2009,(4):81-82.

作者简介:玉云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范燕萍,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上一篇: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职公共舞蹈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