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

时间:2022-03-23 09:54:12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高校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

摘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方法,合理定位角色,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将自身角色定位为启发者、参与者和分析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工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有效推进教学改革的进行。

关键词:CDIO 教育模式 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13

1 引言

CDIO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作为师者,必须在给定的学制内,对学生进行更高的工程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因此,CDIO理念下的工程教育改革,教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是教学改革中关键的因素[1-2]。

2 传统教育模式下高校教师的主角地位

2.1 注入式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且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学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是谁,关系着授课效率和所培养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课程性质、内容和授课对象不同程度制约了教学方法,但是采用何种手段实现教学目标能够体现出教师自身能力的不同。许多高校教师由于受传统授教模式的影响,授课模式僵化单一。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课堂上,大部分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角,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知识,很少顾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兴趣所在。教师注重的是“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认知和尊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注入的知识,致使学生缺乏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丧失学习兴趣,使授课效率大幅度下降[3]。

2.2 为我独尊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教化人格,所以许多高校教师本能地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法定的、权威化的社会和科学的代言人,与学生缺乏基本的沟通与交流。有些专业教师基本是踏铃而来,铃响走人,课堂上除非秩序妨碍授课,否则只会“一人独讲专业课,两耳不闻学生事”,甚至到课程结束都不熟识所教学生,课上课下根本没有交流的机会。长此以往,这种“课堂冷漠”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将是自私冷漠、不关心他人和集体的“无素质人才”,在当今倡导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社会上将无法立足。

2.3 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内容

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师,对于大学毕业生因“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不深”而产生的“就业难”问题,可以说是难辞其咎。从高校的师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现在引进教师的基本标准是要求博士以上学历,满足要求的应聘者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从现实角度讲,这些教师即是在上述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部分是研究型人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的经历、相关技能的培训以及项目开发的经验,本身就对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和技术潮流了解不多,无法对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形成有效指导。所以讲课时自然只能“照本宣科”,授课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而这种长时间枯燥的基础理论学习,只会使学生学习目的模糊,学习兴趣消磨,更无任何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3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

2012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下,我校机自专业开始引进CDIO教育模式。要在 CDIO 工程教育模式下实施教育改革,首先要求教师具有 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具有从事CDIO 工程教育教学的能力。所以,为培养出具备本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工作角色的合理定位势在必行。

3.1 “灌输者”转变为“启发者”

在CDIO教育模式下,教师势必要提高授课效率,教师不再是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灌输者,而是作为启发者,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有效形式和手段,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偶尔提问,而是教师在理清课时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找准启发点,提出问题导入教学过程。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本课时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感兴趣的学习项目,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分组合作、亲力亲为,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又充分发扬了教师的民主教学风格。

3.2 “独舞者”转变为“领舞者”

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实践参与性,“教师独讲、学生爱听不听”的教学理念必然被摒弃。教师的授课对象是课堂上的全体学生,所以教师只有熟悉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专业特征、认知结构、认知水平、学习风气、思想动向等,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有充足的交流机会。互动教学可在课堂上创造了很好的师生交流机会,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理念。其重要特征就是学生的参与性,使教师的角色从唯心的“独舞者”转变为有互动、有交流的“领舞者”。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环境的限制,师生间的交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课余时间师生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比如可以建立QQ群,学生们可以在群里自由发表观点和见解,通过不同的话题,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便课堂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3.3 照本宣科的转述者转变为案例的分析者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高校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这就对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从照本宣科的转述者转变为结合自身经验或他人经历的分析者,即课堂上教师要结合一定案例讲解知识,在转述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明白学有所用、学之所用。

这种案例式教学对教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应充分了解“大工程观”,形成以实践为主导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能灵活运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培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多种形式中,最行之有效的要数以校企联合培养为基础的企业实践。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实际情况,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产业部门参观、实习或调研,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尖端技术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教师在今后安排教育教学工作时更有实践性和目的性。

4 结论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高校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合理定位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CDIO 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主角地位转变为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启发者、参与者和分析者,这样的转变和定位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工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增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文良,刘慧.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应对[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2]陶荣.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高职教师角色转变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1):55-57.

[3]刘财勇,张忠伟,徐莉等.高校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2,(9):196.

作者简介:赵海洋(1979-),男,黑龙江甘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设备故障诊断与可靠性分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

陈桂娟(1981-),女,辽宁瓦房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石油机械安全评估与可靠性分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

王尊策(1962-),男,黑龙江同江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流体机械工作理论及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

贾光政(1965-),男,山东梁山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流体传动与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

上一篇:论90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 下一篇:谈寝室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