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职业道德的培养

时间:2022-09-20 09:08:21

《急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职业道德的培养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急救护理人员与职业道德有关的素养,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模拟情景、注重教师言传身教、鼓励学生临床实践、督促教师继续教育五个方面谈谈在《急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职业道德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 职业道德 急救护理学 培养措施

职业道德指在一类行业工作,担任具体职位的人,在特定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1]。而护理专业作为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职业,蕴含了更深刻含义。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受到部分群众的质疑,而急救护理人员一直冲锋在临床护理工作的第一线,与急救护理有关的院外急救、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等护理工作具有分秒必争、护理难度大、强度高等特点,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医患纠纷。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之前,接受的职业道德培养往往仅限于课堂,故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充分的职业道德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对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与职业道德有关的素养进行分析,并对《急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职业道德的培养提出对策。

1.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与职业道德有关的素养

1.1真挚的爱心

在复杂的急救护理工作环境中,护理人员常会接触形形的人群,如哭闹的孩子、身体机能退化的老人、暴躁的家属等,护理人员是否具备真挚的爱心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爱心,则哭闹的孩子不能有效配合护理,身体机能退化的老人不能跟上护理节奏,暴躁的家属也会干扰护理工作正常进行。

1.2持久的耐心

急救护理工作往往比较紧迫,面对各种紧急情况,护理人员应做到忙而不乱,耐心做好各项工作。如对于病情危重患者的处理,要始终保持全力挽救生命的信心,沉着冷静地和医生相互配合,积极寻求并实施有效的救护措施。对于就医的患者,要充分理解其病情急和内心焦虑的特点,耐心地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1.3万分的细心

由于急救护理工作量大,护士更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尽量做到认真细致,避免忙中出错。如严格进行“三查七对”,充分做好感染控制等。对于容易忽略的问题,如批量患者出现的时候,能够仔细观察病情并发现危重患者(昏迷患者无法用言语表达),使他们得到及时救治。

1.4高度的责任心

“时间就是生命”,如果急救护理人员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没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很容易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另外,急救护理人员还应具备“慎独”精神,即使只有自己在场,也要严谨地完成工作。

2.加强《急救护理学》中职业道德培养的措施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采取单纯的讲授法进行课堂教学,则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所以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如播放视频材料,采用案例教学法等辅助教学。例如:在学习心肺复苏时,可播放情景逼真的心肺复苏抢救场景;在学习淹溺、中暑时,可播放“急救超人”系列3D动画片,通过这些教学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病人的痛苦,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多列举一些临床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提高职业成就感。

2.2引导学生模拟情境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在护理实训中心模拟病房进行情境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模式让学生及时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分组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护士)的方法进行模拟训练,教师巡视指导,对于扮演病人的学生,可体会病人的疾苦和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扮演护士的学生,不仅锻炼了护理技能,而且养成了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

2.3注重教师言传身教

学生只有先爱上一位教师,才能爱上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观念才能根植在学生心中[2]。教师庄重文雅的仪表、诚挚而热情的语言、谦虚礼貌的行为、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例如:要求学生有时间观念,教师就应该做到不迟到、不早下课;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教师就要充分备课、仔细上课;告诉学生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避免一味说教,注意沟通技巧。另外,在急救护理中,经常会遇到暴露患者隐私的情况,如使用心电监护仪的过程中需要暴露病人心前区,教师在示教过程中即使面对模拟人,也要当做真实的患者,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拉上帘子,操作后及时给患者盖好被子等。

2.4鼓励学生临床实践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社会是最大的学校,社会生活具有最直接、有效的教育功能[4]。

鼓励学生在周末进行临床实践,充分体会急救护理工作现状,并尝试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简单的操作与沟通,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学生对职业道德有直观认识和体会。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临床优秀的护士,让学生充分感受“榜样”的魅力,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5督促教师继续教育

教育教学理论、法律法规都在不断更新中,教师只有掌握了最新知识和技能,了解急救护理学科最新的进展,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积极参与临床实践等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完善自身教学理念与技能,为进行更加有效的职业道德培养奠定基础。

总之,护理教育工作者在《急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努力为社会培养德艺双馨的护理人才,为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夏昱.职业道德的现代困境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2(11):199-203.

[2]何水英,李海海.急救护理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3(18):21-22.

[3]朱永香,王倩,于玮,等.在护理专业生理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J].护理研究,2011,25(27):2532-2533.

[4]郭现军.对话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和谐德育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3(9):117-118.

上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教学的方法 下一篇:中学语文目标教学法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