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色彩调和的实践性探讨

时间:2022-09-20 08:03:20

谈色彩调和的实践性探讨

摘要:现代艺术设计己步入一个多元化的时期,色彩调和以作为艺术设计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熟练掌握色彩调和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在艺术设计中灵活运用,才会使设计作品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品位高雅之感。本文试从设计色彩调和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二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讨

关键词:色彩;调和;艺术表现;搭配原则

古今中外很多的优秀设计作品,其丰富多彩的色彩运用,给人一种雅俗共赏或简洁单纯高雅风致的美惑。但无论是哪类美惑,最后的视觉美效果都是由调和所共同展现出来的。这是我们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的审美基本原则即色彩调和。因为色彩搭配只有在调和以后的情况下才会给人一种品位高雅、赏心悦目之感,反之就会使人感到俗劣、生硬、刺目的效果。德国审美学家奥斯特瓦德说过:“使人心情愉快的色彩搭配效果”,称之为和谐。和谐就是秩序。那么,怎样使色彩的搭配产生美的、和谐的、有秩序的美感效果呢?下面我试从色彩调和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二个方面加以实践规律性探讨。

1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则

1.1 不强烈的色彩容易调和

从色相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具有对比关系的色彩,尤其是互补色,是非常刺激的强烈色彩,缺乏和谐感。长时间注视此类色彩,会使人的情绪烦躁不安。假若在这类色彩的强光照射下,人们在视觉上不但没有和谐的美感,而且在生理上、心理上也会受到刺激和伤害。例如电焊作业中的电弧光等。

与此相反,主要色相中的紫色、绿色、无彩色中不强不弱的灰色等,看上去眼睛要舒适得多。由此说明,那些色相呈现出中性的,同类的、近似的色彩是调和的。那种稍有对比又相互接近的色彩组合也容易取得调和的效果。

1.2 有秩序的色彩容易产生调和

我们生活在一个循环有序的世界里,冬去春来,周而复始,昼夜交替,生生不息,无不按照自然法则规律运转。如果这些自然界的秩序一旦被破坏,就会出现灾难和不幸,人类就很难逃脱大自然的惩罚。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生态平衡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及寿命。这正说明了一个道理:生态平衡一旦被破坏,人类便无安宁之日。试想,我们课堂里的课桌、居室里的家具,摆得横七竖八,杂乱无章;都市里的交通、建筑,混乱无序,哪里还会有美感可言呢?在有秩序的色彩配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叫色阶渐变调和法。它能够产生一种具有等差秩序的调和美感,这是因为它采用了等量递增或递减的组合方法,赋予了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一种被定量化的秩序美感,使人看上去优美无比,和谐有序。所以肯定地说,有秩序就能产生调和。

1.3 表现内容与色彩一致时会产生调和

在艺术表现中色彩是重要元素之一,所以,色彩与表现内容要求有一致性。一方面艺术要求表现内容与色彩搭配一致性,另一方面要求肌理、形态等与色彩要素在表现上的一致性。比如用绿色来表现冲动、高温的内容,或者假如采用黄色来表现天空、安静的内容,显然是不合适的。还有更让人感到滑稽的例子是,采用花里胡哨的大花被面布料去制作庄重大方的西装,其穿着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只有强调两者的一致性,色彩才能产生调和性。

1.4 在生理、心里感受方面得到补充的色彩产生调和

在生理、心里上由于人们需要从相互对应的关系中寻求平衡,否则,就会在生理需要方面而失去平衡。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例子:长期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出门后看到的总是人流、广告、商店,回到家中,就需要在清静素雅的色彩环境中调节一下,以求得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而乡村的人们,整天在色彩单一的黄土地上劳作,农活单调,色彩也单调,所以,特别需要用鲜艳刺激的色彩来弥补心理上的需求。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大都觉得过分刺激的颜色组合是不调和的。但是,对追求感官刺激的人来讲,却正能引起其心理共鸣而感到调和,得到平衡。根据这一例子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色彩相近似的是调和的,而色相差异较大的互补色,在人们某种心理特殊的需求时也能感到调和。

2 色彩调和的基本技巧

色彩调和,是相对于色彩对比而言的,也是在色彩的变化统一中体现出来的。不协调的对比色彩,可以通过增强统一因素取得调和;过分统一的色彩,则要增强对比因素达到调和。这是色彩调和的基本技巧。其根本的目的,是要实现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协调的配色调和效果。

2.1 加强法

如果形象在画面中太模糊而且对比关系太弱,给人印象暖昧时,这时可以通过调整色与色之间的明度对比,使其关系醒目和明晰,从而在调整对比中完成调和效果。假如色相对比过分强烈而须达到调和时,可以通过加强明度或彩度的调节作用来实现。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黑、白、灰等无彩色,来中和配色

2.2 序列法

前边已经讲过,色彩在有秩序时容易调和。若有对比强烈的两种色彩,可采用色相环上的色阶过渡的办法进行,如:在红色与蓝色之间可按照色相环上秩序插入一些色阶如橙、黄、绿。使红、蓝相互对比的色彩有序的过渡一下,即可达到调和目的。

2.3 反复法

假如一组色彩,鲜艳度都比较高,或者是补色关系,色彩搭配效果对比过分强烈,使人产生不适感。就可以采用反复法,方法是将这一组不适感的色彩进行多次重复,画面就会形成有秩序的缓和的视觉效果,以达到调和的效果。

2.4 透叠法

如果画面色彩对比过分强烈,色彩差别也太大。我们可借助想象和实验,将差异较大的两块色彩重叠后,将其产生的间色调配出来,再将间色与两块强烈色彩并存在一起,可以得到既有统一又有差别的协调效果。由于重叠色是由两个强烈色叠混而成,此色中必然包含了原有两色的属性因素,色相上也就互为相关起来,使色彩调和成为可能。

2.5 隔离法

在对比强烈的两色中间,用第三色将它们隔离开来,可起到缓解和削弱对比的作用。第三者常采用黑、白、灰、绿、紫、金、银等中性色,效果较好,另外采用一色勾勒轮廓的办法,也是常用的调和方法之一。

2.6 形态调整法

调整色彩的形态可以改变色彩的对比度,达到色彩调和的目的。例如,有相同面积的两块色彩,把其中一块的面积缩小,或者增大两块色彩间的距离,或者将聚集的形态改变为分散形态,或者将块面性质的形态改变为点、线、小块面等等都可以削弱色彩间的对比度,起到调和作用。

以上我们探讨了有关色彩调和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这只是一些基本性的规律。在艺术设计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要结合设计目的加以具体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耿凌艳,何洁,叶苹.包装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 李亮之.设计色彩教学思路[M].设计色彩.花山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周祖银(1968―),男,湖北人,本科,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设计基础研究。

上一篇:外媒揭秘人类为何实行一夫一妻制:与爱情无关 下一篇:幸运双子星第4弹 秋日里的童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