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有效性分析

时间:2022-09-20 07:38:54

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有效性分析

【摘要】我国近年来频繁调节法定存款金率这一西方国家“束之高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简要讨论了西方各国不使用该工具的原因和我国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的原因,并对其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这种效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如何改善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制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自1984年我国开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开始就一直发挥其重要作用,尤其是2003年开始,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开始进行频繁的调节(附录)。

一、原因

货币政策理论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被认为是调控宏观经济的猛药,即使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源地――西方各国也一般不用了,张迎春(2008)分析西方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于税收效果、经济震荡大、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目标和手段的变化及银行监管的新发展而弱化了。而我国中央银行却将其作为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且频繁使用,究其原因,苏文江(2008)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发挥作用必须满足两点假设:一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部金融机构中的数量比例和业务权重足够高;二是间接融资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足够高。我认为应该还包括以下几点:

(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着GDP的增长,CPI等指数也在上涨,经济出现过热情况,为减少流动性过剩,因而,我国从2003年开始到2008年9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6%攀爬至17.5%。而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也颇受影响,为刺激经济发展,央行逐渐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图是GDP和CPI变化情况。

(二)金融市场不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再贴现市场操作的局限性

西方发达国家不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体系,公开市场业务及再贴现率等利率工具能发挥良好的货币政策效用。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而被动进行的操作,再贴现市场上央行也处于被动地位,再贴现率等利率工具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市场化不完全。相比较而言,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方便快捷。

二、效用分析

我国如此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究竟效果如何?陈彦华(2008)对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长期内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准备金率对M2的影响效应较大;短期内,准备金率的频繁调节并没有对货币乘数产生影响。以下我从货币流动性角度出发,根据剑桥方程式M=K×P×Y从货币流动速度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性来分析。由剑桥方程式知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量是负相关的,但另一方面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会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从而准备金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存在这样的关系:如果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而提高货币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其货币供应量,则证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无效的,反之,则有效。以2003~2008为例,M取M2,P为物价指数,Y为GDP。

由上表可以看出,2003、2004年货币流通速度有所提高(由0.621到0.654),这说明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效果并不明显。2005、2006年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速度却降为0.624、0.622,证明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货币供给量的效果较为明显。2007年可以说是经济最热的一年,最显著的就是股市大牛市,突破6000点,因而2007年也是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一年,共计9次,比上年提高了5.5%,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到了0.668,说明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如此频繁的调节效果也不显著的。2008年上半年继续上调准备金率(3%),效果仍然不明显,下半年转而下调准备金率,但受之前一直上调准备金率的影响,下半年的政策效果被削弱,效用不明显,因而货币流通速度仍然上升至0.67。由上分析可知,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宏观调控中的效用并不总是有效的,以下分析其效用不稳定的原因。

(一)乘数效应

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乘数效应影响货币供给量。根据货币供给模型:(货币银行学)B=C+R R=D R’d+T R’t=D R’d+qt D R’tC=qc D

B=qc D+D R’d+qt D R’t=D(qc+R’d+qt R’t)

D=B/(qc+R’d+qt R’t)(1)

M1=C+D=qc D+D=D(qc +1) (2)

M2=C+D+T=qc D+D+qtD=D(qc+qt+1) (3)

将(1)代入(2):

M1=(qc+1/qc+R’d+qt R’t)B(4)

M2=(qc+qt+1/qc+R’d+ qt R’t)B令K=(qc+qt+1/qc+R’

d+qt R’t)(5)

其中,B为基础货币(R:所有的存款准备金)。C为现金,qc为现金漏损率,qt为定期存款比率。D为活期存款,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M是与R’d成反比例关系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信贷规模从而对货币供给造成倍数影响。正因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通过这样一种传导机制而发挥作用的,会对经济造成极大影响,所以西方才称之为调控经济的一剂猛药,并且对其使用慎之又慎,并不将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用以调控经济。

我国调节R’d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9月以前上调和以后的下调。上调是期望达到降低货币供给、投资过热,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下调是达到减轻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刺激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宣告效应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反映了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和目标,从而影响社会公众的预期,并使之可以按照央行的目标调整其经济决策,从而最终达到其目标。

(三)漏出效应

在实际经济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节最为频繁的2007年1月~2008年9月为例,R’d一直处于上调,我国的贷款额绝对量是处于上升趋势,而且相对量虽有所减少,但是下降幅度并不明显(下图显示贷款额与准备金率的变化情况)。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超额准备金率的高低对其影响也较大。从货币模型(4)和(5)式中知,除了qc、R’d外,另一个影响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是超额准备金率。1998年以前,我国的超额准备金率一直保持在5%~7%,1998年我国进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后金融机构可自行决定其超额准备金,虽然变动很大且呈现下降趋势,但其均值仍高达4.6%(朱芳,李俊;2009)。所以即使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以将其存在央行的那笔不用的超额储蓄转为法定准备金,并不改变商行在央行的储备比例,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效用。

第二,国际收支长期顺差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货币乘数效应。我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以来的顺差,主要来自经常项目的顺差,给我国带来了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目前已经超过了两万亿美元。人民币造成很大的升值压力,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游资的涌入,这些在外汇结汇制下都带来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影响我国法定准备金率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

第三,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理论上完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以紧缩性政策为例:经济过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提供贷款额下降,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消费减少国民收入Y减少(Y=C+I+G+X-M)。但实际上,一方面随着我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如外汇、股票、房地产等市场的发展,资金流动已经从原来的银行部门到实体经济部门扩展到了资本市场等虚拟经济中,并且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导链也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虽然资本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但是仍然不够完善,信息传递不充分,这些也给货币政策的传导造成时滞。

三、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在现阶段发挥的作用还受到各种局限,效果也不稳定,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加快发展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展。长久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三大操作工具中的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市场的发展都比较缓慢,没有发挥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职能。发展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市场可以弥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缺陷,并且有利于避免货币政策工具单一化,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第二,改革我国的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我国一直以来都对法定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这不仅造成商业银行惜贷,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而且削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效用。目前多数西方国家都已不再对存款准备金付息,我国也应当改革这一付息制度,从而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

第三,建立合理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严格控制热钱的流入。长期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导致货币供给量被动增加,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可以适度浮动人民币汇率。针对资本项目的自由流动,建议适当推迟放松管制。

参考文献

[1]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第9版)[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李贵安,陈晓枫.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发展研究.2008(8)

[4]邵川.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看紧缩金融流动性[J].经济论坛.

2007(8)

上一篇:浅析金融危机面前人们的思维和选择 下一篇: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