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旅行遭遇雪灾

时间:2022-09-20 04:52:17

当旅行遭遇雪灾

2008年元月,我和先生离开南京住在海南三亚的海景度假屋,享受了半个月的碧海连天、艳阳高照、惠风和畅。2月1日,我们将踏上返回南京的旅程,之前关于冰雪灾害的报道,让我心情忐忑不安。下午三点,三亚凤凰机场在催促旅客登机,可是这时南京方面传来开始下小雪的消息。我们购买的打折机票不能退票或改签,只能祈祷暴雪来得晚一点吧。

可是老天爷不给面子,飞机刚进入江西境内,就开始一阵阵地颠簸,稍倾,机身颠簸加剧,不仅前后左右摇晃,而且上下急剧震动起来,完全是地震的感觉!一二十分钟过去了,心里一阵阵发慌,我下意识地抓紧椅背,坏了,飞机一定进入雨团中了。这种情形一般只有在梅雨期下暴雨的强气流中才会出现,今天可能要出现暴雪了。飞机要赶紧穿过强对流带才行啊!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屏上的航线图,果然,飞机在景德镇上空迅速由东北方向转向正北方向飞行,看样子要改降合肥了,可是转了一圈后却落不下来,突然转向正东,向常州方向而去,还是不行;继续向东,到达上海上空后,开始了长时间的盘旋。这时,再外行的旅客也明白发生了什么,机舱里一片可怕的寂静。终于广播响了,告知旅客飞机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

空中惊魂三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跑道上,又等了一个小时,终于滑到了机位上。顿时机舱里打手机的声音响成一片:“老妈,不要等我回家吃饭了。”“老伴,我差点见不到你啦。”我心中也暗自抱怨航空公司,这样的航班就应该取消。再一想,之前南京机场已经关闭了5天,旅客大量滞留,不如此见缝插针地飞行,还有别的选择吗?想到这里,心中释然。

眼前这般情况,按照惯例机场应该把我们送到附近旅馆住一夜,次日再用大巴或者飞机送回南京。可是一个钟头过去了,没有动静,两个钟头过去了,乘务组没有拿出任何方案计划。广播里一遍遍提醒乘客耐心等待,空姐一次又一次送水递茶安抚情绪。但是,狭窄的机舱还是骚动起来,小孩哭,大人喊饿,洗手间前面排起长长的队伍。到底在等什么?机组成员告知,在等着给飞机化冰、加油。当天迫降浦东机场的飞机太多,要排队等候,至少要等五六个小时,然后与南京方面联系,等天气好转后再飞过去。这太漫长啦,一部分乘客强烈要求下飞机。机组与场站联系后,同意把他们送到候机厅,但是后果自负。

望着舷窗外铺天盖地白茫茫一片,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根据我几十年从事天气预报工作的经验,在大气环流没有出现根本性调整之前,恶劣天气必然循环反复。我们该怎么办?下飞机,深更半夜,荒郊野外,暴风雪中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不下,难道还要再次经历空中惊魂、坐困机场吗?我和老伴商议,还是健康第一,安全第一,于是毅然走向舱门。

“阿姨,你也要下去吗?”一个空姐拉住我,她脸上不再是职业的微笑,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切。见我们去意已决,她温柔地为我拉上羽绒服的帽子。我看着这些比我女儿还年轻的女孩子,她们还穿着单薄的裙装,已经忙碌了7个多小时,后面还有更多更难挨的时光啊。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确实要多些体谅和关怀,我说:“你们辛苦了,快进去吧,别冻着。”

走出候机厅已经是晚上11点,居然还赶上了去火车站的末班大巴。一路上雪势不减,但是机场高速、浦东高架桥、延安东路过江隧道却一路畅通,六七十公里的车程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第二天看电视才知道,为了保障主干线通畅,数以万计的军民连续扫雪铲冰,奋战了整整18个小时。

步下大巴,风雪扑面,没过脚脖的积雪立刻灌满了鞋子。我们拖着箱子、肩背手提行李向最近的一家旅馆走去,几十米开外,就看见门上挂着大大的客满的牌子,走近几步,只见大堂里的加床已经排到大门口了。正在踌躇间,一位中年妇女迎上来:“要住旅馆吗?东华宾馆三百八。家庭旅馆80块一夜。”要是在平时,遇到这样拉客的,我总是避之不及,这会儿,却毫不犹豫地说:“去家庭旅馆。”尽管心知肚明,这样的旅馆肯定在偏僻的小巷,条件简陋。

足足走了20分钟,我们在一家住户前停下,门上也没有旅馆的招牌。也顾不得许多了,主人把我们领上二楼,打开房门,一间五六平方米的房子里两张小床,一台18的电视,一盏8瓦的日光灯哆哆嗦嗦地闪着,发黄的墙壁上挂着一台叶子板都脱落的空调。“怎么样,彩电空调齐全,可以吧?”我点头表示认可。

放下行李,已经午夜时分,旅馆对面山东饺子馆居然还没有打烊,女老板一边在一个澡盆里剁白菜,一边下饺子。地上一片稀泥湿雪,桌子上堆满了残羹剩饭。我仿佛回到30年前插队过的河南农村。不禁莞尔,自己动手收拾饭桌,一碗饺子下肚,立刻从头顶暖到脚底。

钻进被窝,享受着空调的微微暖意,老伴叹道:“我们早晨还在海南温泉里泡澡,晚上却在上海雪地中滑跤,这一天的经历如同梦境一样。”我回应说:“满桌珍馐美味难抵风雪途中一晚热气腾腾的水饺,三尺陋屋安眠,一天游历大千世界,这也是旅游的乐趣啊!”

第二天早晨,我们加入到火车站广场前排队购物的长龙中,三天后,终于走进家门。

(责编:孙展)

上一篇:姜大卫:打戏拍到70岁 下一篇:97岁文怀沙崇尚“正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