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高考趋势 明确备考应试对策

时间:2022-09-20 04:26:24

关注语文高考趋势 明确备考应试对策

高考命题,既要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又要对中学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语文高考命题加快了改革步伐,呈现出试卷结构多样性、考题形式灵活性的趋势,了解这些趋势,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复习备考。

考查内容的必然性、试卷结构的多样性、考题形式的灵活性,要求全面学习、多形式备考,自2005年《考纲》取消了星号,取消了对试卷结构、小题赋分的限制,这意味着增加了考试内容的必然性、试卷结构的多样性和考试形式的灵活性。对策是在内容上全面学习又有所侧重,在形式上立足于主观表达,做到多形式备考。

首先,全面学习是指导基础年级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这些要求中有些近期高考没有或无法考试的,比如听说能力,比如8种主要修辞格以外的辞格,18个主要文言虚词以外的虚词等,这些所谓不考的内容,只是暂时不考或不直接考而已,缺了这些知识和能力,读写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也会间接地影响到高考成绩。所以不能过早地紧盯《考纲》而急功近利,考什么才学什么,这样不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影响高考成绩。

其次,尽管《考纲》上的考点未必是每年必考的,但高三复习备考却必须是全方位的,不能上年考什么下年才复习什么,也不能认为上年未考的就一定是下年要考的,更不能存侥幸心理,要一条条复习,不要有疏漏。

再次,有所侧重是指某一领域的若干考点中有的考查的几率大,分值高,有的几率小,分值低,我们不必把时间平均分配。一般说来,语言运用这一块词语使用和病句辨析是侧重点;现代文阅读方面:散文阅读是侧重点;文言文方面:传记文是侧重点,古诗鉴赏方面:唐宋近体诗及宋词是侧重点;作文方面:话题作文是侧重点……

在练习形式上,首先主张平时注重主观题训练。会做主观题,高考时遇到选择题也不畏难,而如果只会做选择题,高考遇到主观题就会“笔不从心”,因为主观题考的是思维和表达两个层面,而选择题一般只考查思维能力。只要我们能做到主观题简答时简明、条理化,高考时非但语文能多得些分,其他学科(特别是政、史、地、生)的主观简答题也会因此而受益。

高考试题常考常新,一年一个面孔,如仿句这一考点,第一年仿句式,第二年仿修辞,第三年仿写短诗,第四年又会有所突破。要有鉴别能力,善于发现以前高考未用过但有新意的题型,如2010年春,笔者从一本杂志上发现两道提取关键词的练习,觉得新颖且内涵丰富,就用周考题形式让全校高三学生做了并由老师讲评,今年高考第18题恰与此类同,考生内心就不太紧张,且应付起来顺手多了。

了解高考命题改革的趋势,不等于能够顺利应付,本人在这方面实践尚少,“浅尝”但未“辄止”,希望能与广大教师一起继续探讨。

(作者单位 河南省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上一篇:让学生快乐地学英语 下一篇:培养数学观察力的花样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