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09-20 03:50:07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模式探讨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方面制定了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的发展“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多元办学、强化校企合作”等,强调“政府指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思路。

在理解纲要和近年的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立区之本,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航天基地职业教育院校发展得益于产业基地的发展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西安航天技工学校是地处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的两所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学校紧密围绕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高速发展,以基地产业结构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全心全意为航天基地产业发展服务。目前在校生达3500人,职工培训人数年均保持在2000人次以上,为航天产业基地输送中、高职技能人才2000余名次。学校2011年有203名学生进入航天产业基地9所企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0%以上。

伴随着航天基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园区各工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学校以基地技能人才需求为着力点,着力铸造“航天技工”,坚持“德育为先,教育为主,技能为本”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继承和发扬航天传统精神,着力打造“品德优良、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优秀人才服务航天、合格人才服务社会”出发,以航天产业基地三大产业集群为核心,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围绕航天民用支柱产业,增加数控、焊工、电子装配专业,数控加工成为学校的强势专业;围绕光伏及LED节能产业, 2009年开设省内第一家“光伏材料加工及应用技术”专业,已成为学校的特色专业;围绕服务外包产业,学校赴“长三角”考察电子商务企业及院校,增加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学校更好地服务基地现代服务业打下基础。

二、产业基地的发展急需职业院校提供足够的技能人才

全国各地在应对全球产业深度调整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外部客观条件变化结合城市区位特点、未来定位以及当地自身的产业现状,确定不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航天民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民用航天产业,大力发展以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打造服务外包和创意产业链,努力培育陕西新的经济增长点;西安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尤其培育通讯、光伏与LED、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力设备、能源技术、软件与服务外包、创新型服务业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航空基地坚持“产业链构建、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产业领域从航空装备制造向面向民航运输业的维修、航空零部件、维修改装、航空新材料、飞行培训、航空旅游等全产业链延伸……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是人才,特别是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应用型技能人才。在进入中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作为一个工厂、一个企业还需要相当数量的技术操作人员,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陕西航天民用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需要1000名以上的技能人才。美国、日本的企业派到中国安装、调试、维修实验设备和机器的人员基本上都是高中毕业后再经过两年技术培训,相当于中国目前的高职生。

目前,各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蓬勃发展,相应成立了人才服务中心,举办各种类型的人才招聘会,为园区企业服务。技能人才已成为引入企业的基本条件,成为制约园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职业院校合作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可能,职业教育必然面临一次全面的变革。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职业院校合作必将成为一种新的办学方向,必将更好地发挥各方的优势。

学校在更多地考虑学生发展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调整办学方向,办出特色,为地方经济服务。地处国家民用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陕西航天职工大学、西安航天技工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围绕开发区三大产业,进行专业建设。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生产骨干为学校兼职教师,弥补教师的不足;召开教学研讨会、专家讲座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扩大办学规模。

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企业文化,保障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企业将员工培训放在学校,减少管理不足,学生可以很快适应企业文化;企业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顶岗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解决企业招聘难题。西安南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学生提供困难学生勤工俭学岗位,为企业也提供灵活的用工机制。同时利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对中电投、神光能源等单位在职员工提供培训、服务达20多次,年均人数在600名以上。

学校和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神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就教育教学、顶岗实习、就业、职工培训等方面达成协议,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稳定发展。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职业院校合作,可以达到资源互补,互惠互利,最终达到为开发区贮备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交流的作用。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职业院校合作的思路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特点: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职业教育中介性、职业教育的市场性。只有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特性,经济技术开发区才能和职业院校进行广泛的合作。

1.高度认识,思想统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政府功能,行业特征明显,能充分发挥“政府指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思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职业教育,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解决园区的人力资源问题,解决园区企业人力资源及素质提高,给企业创造更好的人才环境,不断提高生产率。

学校可以更好地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多元办学、强化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

2.选择院校,重点扶持。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民办、公办院校数量急剧增加,职业教育成为一种产业。随着入学人数的明显减少,职业教育在招生、教育教学、实习与就业等环节出现脱节现象,学生质量和数量出现下滑趋势。产业基地应选择和基地发展相匹配的职业院校,对重点专业给予支持,对重点院校给予扶持。加大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投入,引导企业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德国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非常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适龄青年也养成了接受职业教育的习惯,因而中小企业也自然地成为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场所。

3.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当职业教育发展遇到困难时,职业学校有可能会去寻求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产业基地将人才服务中心和学校的就业中心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共同为企业做好人力资源供给。职业院校专业可以以产业基地实际需要而设立,目标明确,专业对口,量体裁衣,学以致用,学生通常就近升学,就近就业。以基地人才服务中心为引领、以重点职业院校为支撑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成立相应的基地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定向实习就业基地。这样基地和学校的社会功能才能更有效发挥,减少简单的“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瑕疵。

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将是产业基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陕西航天职工大学、西安航天技工学校立足航天六院办学,借助航天产业基地发展,学校将技工教育、高职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机结合,努力打造航天产业基地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着力构建航天产业基地技能人才储备中心,为航天产业基地职业教育奠基。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和神圣职责。

上一篇:对话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更高质量就业咋实现 下一篇:英语语篇教学应关注学生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