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何为炊,一材可多用

时间:2022-09-20 03:23:28

【技法点拨】

高中学生写议论文常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至于屈原总要出来跳水,爱迪生制作小板凳历经多年就是不见进步。可是只要不写作文,他们似乎不乏博学的一面,不像作文中表现出的那般涉猎贫乏。究其原因,许多学生充当了穷死的富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却不懂得如何把阅读过的素材与不同的作文立意联系,灵活运用。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不与外界发生联系而单独存在。每则素材必然涉及多个事物人物之间的联系,从不同角度出发,往往可以探寻出支撑不同议论文论点的不同途径,可支撑不同的论点,素材其实是可以一材多用的,学生做好这一点,有望在短时间内弥补素材积累不足、论据贫乏老套单一的弊端。

下面以汪曾祺的《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节选为例,具体示范议论文素材如何一材多用。

【素材呈现】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先生(沈从文)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辞“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沈先生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经常为弄不到一点东西“消化消化”而发愁。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他真的用一枝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真是一个奇迹。

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他应该算是个天才),只是耐烦。他的“耐烦”,意思就是锲而不舍,不怕费劲。有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年轻时常常日以继夜地写。他常流鼻血,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昏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我就亲眼看到过他的带有痕迹的手稿。

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作品发表了,改。成书了,改。看到自己的文章,总要改。有时改了多次,反而不如原来的,以至妻子张兆和后来不许他改了(张兆和是沈先生文集的一个极其细心、极其认真的义务责任编辑)。

【素材解析】

这则素材让人有诸多感悟,感悟的点有可能就是写议论文的论点。对材料删繁就简,只保留与论点有关的信息,提炼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加以组织,就能支撑不同的论点。例如文章第一段段首对沈从文其人其文的评价,可用来论证“人品与文品有密切关系”的观点。段中谈及沈从文起点之低及理想之高及最后的成功,可论证“胆魄之重要”、“志当存高远”、“不应畏惧困难”之类的论点。第二段说的是沈从文成功的原因及创作的习惯,可用来论证“热爱才能成功”、“锲而不舍很重要”、“天才出自勤奋”等观点。第三段谈及沈从文改文章适得其反及妻子对其重要的帮助,可用来论证“过犹不及”、“和谐家庭关系对男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的观点。

下面作具体的写作示范。

【语段示例】

一、世上只有想不到或不敢想的事,而没有敢想、想得到却始终做不到的理想。

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从小立志“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 。虽然他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大胆决定。沈从文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气魄定下常人谓之不可能之志向,并为之孜孜奋斗,最终独辟湘西文学王国,被汪曾祺赞誉为“星斗其文”。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奇迹!

奇迹是如何产生的?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生命无非是一场旅行,前提是先有目标方向的指引,才不会走向茫然虚无的深渊。史立兹有言:“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因此,只要敢于大胆确定理想,哪怕理想是如何的遥不可及,但只要做到了竭尽全力,都有可能摆脱燕雀戏藩柴的草根命运,而如鸿鹄畅游于天际。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则是人类前行的动力。

著名作家沈从文原本只不过是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但仅仅是因为对写作无法割舍的热爱,让他做出了“用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的疯狂决定,也正是由于对创作的这种极端的热爱,让他夜以继日,伏案写作,有时候甚至写到流鼻血还不眠不休,最后竟至昏倒,稿件还沾着血迹。

三、过犹不及,适度为美。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著名的“过犹不及”的观点,确实如此,凡事皆有度,适度为美。超过事物合适的度往往弄巧成拙。著名作家沈从文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他的作品大多是精雕细琢、反复修改而成。但改书成痴,甚至有某种强迫症倾向,有时改了多次,反而不如最初写得好。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管是文学创作或是为人处世,刻意为之固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凡事太过难免流露太多的雕琢刻意机械之痕。为人处世,不仅不宜犯“过犹不及”的错误,有时候甚至应该持有顺应自然的心态,这种心态往往是克制过犹不及的良方。台湾著名女作家简有言:“山林不向四季起誓,枯荣随缘;海浪不对沙岸承诺,遇合尽心。”这话深得我心。

四、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站着一个能干贤惠的女人。

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往往有一个失败的男人,而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站着一个能干贤惠的女人。沈从文文学辉煌的奖章上,有妻子张兆和不止一半的功劳。当初为追求兆和,沈从文写了无数情书,为博得佳人青睐,自然是字斟句酌,不敢马虎,爱情成了沈从文练笔的最佳磨刀石,这些信件后来出版为《沈从文致张兆和信》。“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语言固然优雅,若非兆和爱情的熨帖,怎能如此触动人们麻木的心弦?嫁给沈从文后,张兆和成了他极其细心、认真的义务责任编辑,甚至在沈从文后来有爱把文章改得面目全非毛病的时候,也只有妻子才能禁止得了。

良师益友般两情相悦的妻子,这是上天的恩赐,难怪沈从文赞叹:“生命都是太薄脆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佳作示例】

无悔初衷

江美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谈及的人生境界中的一境就是无悔。的确如此,人生在世,无论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散发弄扁舟,乘桴浮于海,都应对自己的初衷无悔。

世间最霸气的无悔初衷者,莫若大师沈从文。沈老从小痴迷着“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的梦,一个小学都未曾毕业、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人,竟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人生初衷,多少年夜以继日地写作:冬天没炭火暖屋子,捂着被子写;夏天天气炎热难当,搬到树荫底下写;写到流鼻血还舍不得停下追寻初衷的步伐,竟至晕倒在血泊中。为了心中最初的梦想,无畏无悔,沈从文最终缔造了湘西文学王国,终成“星斗其文”的一代大师。

可是世上能有多少个求仁得仁的沈从文?多少人妄想成为太阳,最后却和光同尘!多少人为了初衷为了未来,勇敢地出发了,征途却事与愿违地变化了。然而因为这样就放弃初衷后悔初衷了吗?我认为,初衷无论实现与否,都应以无悔的心态坦然面对。

柳岩被誉为“天生的舞者”,她自小喜欢并学习钻研舞蹈,这让人们相信她冥冥中与舞蹈“一见钟情并终其一生”的缘分。然而征途变化,柳岩现在不仅不是舞者,反而是众多电影女星中的一员。可是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掩盖她的璀璨。也许我们不能看到最初期盼的壮阔蓝天悠悠白云,但能够收获婀娜红花依依小草。无法实现初衷,但并不浪费当初时时刻刻的思虑,因为这往往是另一个机缘的开始。既无浪费,何悔初衷?

选择了初衷,继而经不起苦苦追寻而后悔放弃,那人生注定失败,也等不到另一份机缘。真正成功的人,即使无法实现初衷,也会借鉴那被迫改行的弯道。钱学森考进清华大学时,历史、语文成绩满分,可这个文科高材生最终却成了物理学家。他未曾后悔早年把光阴浪费在文学上,相反,这使他感性与理性兼具,能够更哲学地看待科学。

真正的成功不一定都如沈从文一如既往,一往而终。插花不成、杨柳成荫也是一种成功。但无论如何,都该无悔初衷。

无悔初衷者,看重的不是成功的结果而是收获的过程。为了真正的成功,无悔初衷!

【现场评析】

亮点精评:文章逐层深入,条分缕析,摆脱了许多学生列举两三个同一深度的正向素材、做量上堆砌的模式。除了论证无悔初衷的作用外,更致力于论证即便人生航向变化,初衷对新的人生航向也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强调无悔初衷的理由,认知辩证而有深度。就素材的处理而言,例证恰切有力,论证充分。文章从沈从文传记众多的信息中提取出与“无悔初衷”相关的内容,剔除了其它无关信息,显示出强大的灵活运用素材的能力。

不足之处:文章的瑕疵之处依然体现在论据方面,三个论据尽管都得当,有质的保证,却稍缺量的丰富。此外,文章只有事实论据,而缺少名言警句类的论据,角度稍显单一。

上一篇:英国大学的“质控” 下一篇:限制与超脱